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广东区域均衡发展进化论:从产业转移到产业链转型引导粤东西北“融湾”“入链”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5

  近日,广东省举行省长与专家座谈会,邀请7位权威专家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建言献策。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同富裕背景下这一任务更为紧迫。广东明确,要坚持把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作为关键之举,加大力度、久久为功,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推动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加快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珠三角是海外技术扩散与产业转移的率先登陆区,也是广东省内的创新源。推动珠三角地区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两翼和山区转移,既带动自身的产业升级,也实现与三大地带的共同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在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到了2008年,广东省政府更是对产业转移做出具体规划。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会上表示,从数据上看,近年来广东各市之间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所拉大,但因为人口持续向珠三角集中,各市人均GDP差距反而在缩小,广东已经呈现出在集聚发展中走向相对平衡的趋势。

  随着近年来,广东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合作也从单一的产业转移走向产业共建。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覃成林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随着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逐渐见顶,接下来需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从产业链转型的角度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合作。“这一方面能够引导制造业链条不断向这个粤东西北地方延伸,另一方面也加强产业生态的韧性。”

  自2008年起,广东省内掀起一股“产业转移潮”,珠三角城市纷纷出台政策以及资金引导产业转移。

  以珠海为例,从2008年起五年内,珠海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将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推动珠海市产业转移园工作,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企业逐步向对口产业转移园搬迁。

  覃成林认为,产业转移对于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的支柱产业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6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达8.2%,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人均GDP达35516元,超过5000美元关口,达5346美元。

  河源是近年来广东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的典型例子。

  早在2008年,中山、河源两市代表签订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补充协议,成为当时全省蕞具规模、组建方级别蕞高的转移园。经广东省政府同意,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被整合并入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整合后的转移园规划总面积将达50平方公里,极大地弥补了珠三角产业用地的不足。

  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周吴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针对产业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集群和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以及主要针对地区为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市高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新型智能终端、模组、核心元器件、新一代通讯设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应用、新能源等。及水经济产业是大自然赋予河源的独特优势,其中水经济产业投资强度大、产值高、财税收益强的特点,目前市高新区已汇聚如农夫山泉、今麦郎等优质水产业。”周吴伟表示。

  河源依托完备的产业基础和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谋划了电子信息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宏伟蓝图: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城市,瞄准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电子信息产业也逐步发展成为河源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占全市工业总值近三成。

  不过,周吴伟认为,粤东西北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往往面临产业基础不够厚实、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等的问题。

  “与深圳、东莞等城市相比,市高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方面仍较为缺乏,难以对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部分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零配件无法实现本地采购,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也给企业造成诸多不便;在人才方面也面临培育不足以及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周吴伟说。

  周吴伟还专门提到,受海外疫情影响及综合因素等影响下,不少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出现集装箱紧缺、货柜预定时间延长,导致出口船期难以确定,运输成本不断增加。

  在产业转移的推动过程中,粤东西北的城市实际上也面临着省外城市的竞争。近年来,江西、山西等省份纷纷举行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对接大会。

  “创新要素高度集中于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不足,导致部分产业在扩散过程中转移去省外城市;珠三角对外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减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座谈会上表示,广东区域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占优,这三个问题或加大广东区域发展差距。

  珠三角城市多年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在制造业领域,也在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是,随着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已经基本转移,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后如何升级?

  覃成林认为,广东接下来需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从产业链转型的角度去思考粤东西北地区如何与珠三角进行合作。“比如,产业链条上的某些环节适合转移出去的,那么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能够形成一个合作,把大湾区的制造业链条不断向粤东西北地方延伸,这是未来进行产业转移的思路,对于整个大湾区以及广东,产业生态的韧性会更强。”

  在2019年,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强调区域的功能优势。比如,珠三角核心区以创新驱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重大产业像东西两翼布局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则以绿色低碳新兴工业、、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

  广东今年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一核一带一区”的动力传导体系,探索完善区域合作新模式,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强化广州—湛江、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深入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巩固完善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长期对口帮扶长效机制,推动珠三角产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

  周吴林表示,工业园的发展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一方面深河指挥部正积极引导深圳产业转移至相关帮扶园区,另一方面工业园正加强对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结合三大产业集群招商地图和招商目标企业库,积极对接头部企业,大力引进一批头部、强链、补链企业。瞄准产业链上游和高端产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具有高端技术、规模品牌、发展前景的高端产业项目。

  “如果粤东西北只是承接珠三角的淘汰产业,就跟市场完全脱节,不具有可持续的造血功能。但产业共建中,共建的都是优势产业、高端产业,是建立在稳定的需求和可持续的回报基础上的。”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分析。

  覃成林认为,加强产业共建是完善动力传导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中也涉及两地利益分配的问题。“珠三角的城市协助粤东西北的城市,共同推动某一产业的转移,对于转出区域来讲短期内无疑是一种产业发展资源的损失,因此需要安排好产业转移所产生的这个价值需要如何分配,例如采取GDP各自计算的方式,这对带动产业转出地政府的积极性也有帮助。”

  以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近年来深圳、河源两市深化探索出“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的跨区域合作新模式。以“飞地经济”的形式,河源市与深圳南山区在2018年底签订合作协议,立足两地比较优势,探索“珠三角总部+河源基地”“珠三角研发+河源生产”“珠三角创新+河源产业化”等产业合作共建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对于省内的产业转移,覃成林建议,可以利用生态补偿的机制推动产业梯度转移。

  “珠三角地区对于粤东西北提供的生态服务需要提供补偿,这种补偿可以以推动产业转型或者产业转移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支持,例如把推动产业转移的工作也算在机制的范围里面,对珠三角来讲也有一定的积极性。”覃成林说。

  他还建议,粤东西北地区要努力争取省外优质企业的转移。以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工业园除了从珠三角城市引进企业和项目外,也吸引不了不少全长三角、京津冀的企业,甚至全球的企业落户园内。

  “产业转移要以珠三角为主,但不要完全局限于珠三角地区,沿海以及内地在制造业领域发展得好的企业,也希望把企业放在广东,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粤东西北地区也要吸引着部分的需求。”覃成林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6399.html

标签: 产业链整合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大同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同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原标题:推进产业链链长制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7月22日,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宏文一行莅同,就我市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开展调研。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副市长、大同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学斌陪同调研。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占祥参加调研。   调研中,武宏文一行先后深入山西同德兴华特钢有限公司、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RCEP利好持续释放晨鸣纸业领跑造纸全产业链新布局

RCEP利好持续释放晨鸣纸业领跑造纸全产业链新布局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RCEP利好持续释放 晨鸣纸业领跑造纸全产业链新布局   造纸业“涨声一片”,龙头全产业链布局优势逐步显现。近日,受到上游纸浆价格高企影响,多家纸企为应对市场变化实施多轮涨价。7月1日起,晨鸣纸业、太阳纸业、APP中国等公司旗下纸种价格在...

杭叉集团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杭叉集团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杭叉集团603298)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叉车、仓储车、牵引车、无人驾驶叉车(AGV)等工业车辆、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清洁设备等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智能物流系统集成方案以及包括产品配件销售、车辆修理、车辆租赁、生产再制造等在内的工业...

锂矿大涨天齐锂业尾盘涨停!上游企业能否靠“一体化模式”出圈?

锂矿大涨天齐锂业尾盘涨停!上游企业能否靠“一体化模式”出圈?

  8月22日,锂矿股午后持续走强。天华超净300390)上涨13.57%,盛新锂能、天齐锂业002466)涨停,融捷股份002192)、天齐锂业、科达制造、华友钴业603799)、中矿资源002738)、赣锋锂业002460)、西藏矿业000762)涨超5%。   新能源领域景气高涨之下,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工率快速提升,下游增产、补库等行为快速拉动对锂盐的需求。据...

新时代下国企资源整合路径选择——从战略性重组到产业链整合

新时代下国企资源整合路径选择——从战略性重组到产业链整合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新时代下国企资源整合路径选择——从战略性重组到产业链整合   通过专业化整合,有效解决中央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从企业角度看,既有地方国企之间的整合,也有地方国...

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集友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近5成

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集友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近5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 集友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近5成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0日集友股份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85.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我们这十年党建引领产业兴跑出发展加速度平凉党建联盟为产业链发展加力赋能

我们这十年党建引领产业兴跑出发展加速度平凉党建联盟为产业链发展加力赋能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握拳力千斤。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实施“四强”行动的硬核支撑,围绕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构建党建共抓、政策共研、资源共济、信息共享、生产共促的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互促共进、融合发展,打造了党建联盟赋能产业链发展的“平凉样本”。   走进庄浪县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