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国通号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2022年,公司进一步强化经营龙头地位,全力抢抓市场,全年新签合同总额730.0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1%,其中:铁路领域239.15亿元,同比增长0.76%;城轨领域126.85亿元,同比下降4.81%;海外领域25.76亿元,同比增长17.23%;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338.33亿元,同比增长2.45%。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474.12亿元。
铁路“四电”集成业务方面,公司克服不利因素,合理部署,在全力保障高铁新建市场的同时,积极谋划普速铁路新建、地方铁路专用线、既有线改造等市场,相继承揽沈白、渝昆、杭温、汉巴南、精阿、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青藏铁路格拉段改造、阳涉铁路电气化改造、贵广铁路提质改造、雄商高铁“三电”迁改、京广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市场开发齐头并进,确保了铁路市场合同额同比增长。在此基础上,公司推动实现高铁业绩分立,旗下通号工程局集团、上海工程局集团亦具备了独立承揽高铁弱电集成项目的资格,三个投标主体的形成为进一步巩固提高铁路弱电领域市场占有率建立了有利基础;独立承揽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站后四电系统集成项目,实现新建铁路“四电”整线制业绩突破,为拓展铁路强电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领域,由于多个重点项目未如期在年内招标,公司承揽合同额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公司下属卡斯柯、城交公司仍稳居控制系统行业前茅,相继承揽徐州3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个项目,稳固收获全国半数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高位领先优势。在此基础上,公司相继承揽重庆18号线号线三期通信及自动售检票系统、北京13号线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技术防范系统改扩建、香港机场线LAR项目ATS分包、深圳地铁一、二期工程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广州地铁智慧安检系统建设等重点项目,对稳定公司城轨业务起到了支撑作用。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依托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独特优势,深耕属地化经营和落实以干促揽的成效显现,相继承揽泰国普吉岛缆车建设、匈牙利境内扎霍尼港现代化升级改造、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都会南区综合运输系统(4号线)等重点项目,新签合同额增幅较大,实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自主化ETCS-400T车载系统在奥地利维也纳顺利完成实验室集成试验及验收,敲开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核心市场大门,填补国内信号厂商在此认证领域的空白。
在工程总承包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强化主业强关联、强带动和高收益等管控要求,在确保项目承揽质量的基础上,发挥设计及技术引领作用,加强项目承揽建设能力,综合提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合理控制工程总承包项目承揽,调整合同承揽结构。具体业务承揽过程中,不断提升EPC工程总承包能力,充分发挥BIM应用能力和技术底蕴优势承揽项目,提高项目承揽质量,为后续承揽相关地区轨道交通、市政信息化等业务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公司也注意到国内铁路建设虽仍保持一定强度,但传统“四电”集成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高铁、城际铁路投资和建设模式趋于多元化,大型基建项目招投标呈现全专业总体总包化,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竞争形势日趋严峻,海外基础设施类建设受政治经济形势影响依然较大。为此,公司在结合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和“十四五”规划,苦炼内功加强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投入,提升管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充实市场力量,从源头入手,广泛获取市场信息,深入整理分析,提前做好策划准备。根据公司目前掌握的情况,2023年,高铁客专“四电”集成市场规模将不低于2022年,预计招标高峰期集中在二季度及四季度两个时段,公司将紧抓业绩分立、业绩突破两大有利契机,组织相关子企业全力确保重点项目,市场占有率力争再有提升。在城轨控制系统领域,根据公司初步掌握的情况,2023年将有30余条新建/延长线公里线路进行信号系统招标,总体水平高于2022年度实际招标量,公司也将全力以赴,加强相关领域业务的开拓力度和资源投入,加大通信集成与施工业务的承揽力度,支撑城轨业务的合理增长。在海外业务领域,公司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和国家,在既有线改造市场和新建线路市场双向发力,以列控系统的核心优势带动“四电”专业承包,探索市政及信息化业务,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承揽水平。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公司依然会坚持现有管控要求不放松,将市场重心和市场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以拉动轨道交通和信息化等核心业务为宗旨,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承揽水平。力争2023年整体承揽水平有较大的增长,铁路、城轨、海外等核心业务领域增幅超过2022年增幅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自成立起就承担起发展民族产业与民族技术的重任,长期以来始终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及其衍生应用的研究与探索,作为保障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核心企业,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坚持以轨道交通为优势主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升级行业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打造轨道交通现代产业链链长,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在为国家轨道交通运营提供安全与高效的核心技术支撑的同时,不断利用深厚的技术积淀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为国家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建设助力。
公司轨道交通核心业务为:1)设计集成,主要包括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相关产品的系统集成服务及为轨道交通工程为主的项目建设提供设计和咨询服务;2)设备制造,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信号系统、通信信息系统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3)系统交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项目施工、设备安装及维护服务。
公司在持续引领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业务的同时,实施“六核一体两翼”业务战略,构建“轨道交通+N”产业格局,着力建设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系统技术全球领先、综合实力世界一流的产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的积累与持续创新,把创新作为中国通号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头部动力,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努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立足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优势业务,将核心技术主动向其他产业行业延伸,围绕数字产业、新基建等国家重点战略方向,大力发展信息通信、电力电气化等重点业务,做精做优工程总承包业务,努力壮大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协同高效的多元产业格局。
自设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立足于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政策、运行模式、市场环境等市场要素具有深刻的理解,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充分适应市场环境,稳定而高效。公司订单获取方式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生产原材料的获取采用集中采购为主方式,依靠高效成熟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系统交付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一体化全方位服务或定制化的专业服务。
公司全面参与国内用户的招标采购活动并积极参与国外用户的采购活动,由公司运营事业部作为市场销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市场销售管理相关制度,并监督和检查公司各级市场销售活动。公司充分发挥行业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秉持用户需求为首、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产品和高效率服务的宗旨,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市场化方式获得产品和服务订单。
公司为顺应中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模式,建立了成熟稳定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系统交付等业务生产及服务模式,同时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可根据国内外业主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产及服务,公司提供的相关产品及服务均可严格依照合同要求按期、保质完成。由公司运营事业部作为设计集成和系统交付业务生产服务归口管理部门,公司科技创新部作为设备制造业务生产服务归口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制定相关生产服务管理相关制度,并监督和检查公司各级生产服务活动。
公司各类采购活动均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依照《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管理办法》规范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采购方式,确保采购效率。公司主要推行集中采购制度,由公司物资装备事业部作为采购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采购管理相关制度,并监督和检查公司各级采购活动。集中采购制度分为两级进行实施,包括公司总部集中采购和下属二级企业集中采购两种模式,二级企业亦存在完善的采购管理机制,由专职采购部门独立归口管理下属企业的采购活动。
公司实行股份公司总部牵头抓总、二级企业主体经营、三级企业执行落实的市场经营管理体制,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运转、科学高效的内部组织体系。通过完善“总部—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管理架构体系,实现“战略引领和管控中心—业务运营和利润中心—执行中心和成本中心”贯通,总部突出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安全质量监督、科技创新统筹、产业孵化、风险管控六中心定位,发挥战略管控、科技资源整合、新产业300832)孵化等作用,做实做强“战略+运营管控型”总部;二级企业立足战略执行、市场开发、业务运营、收入利润、科技创新、安全质量管理、人才培育七中心定位,发挥经营主体、创新主体和产业主体作用,实现业务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三级企业坚守业务执行与成本控制定位,做好业务支撑,提升精益化水平,提高效率效益,形成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从全球铁路行业看,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Economics)对全球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测,全球铁路总投资额将从2020年的3820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的5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8%。从累计投资规模上看,预计全球除中国外2020-2040年共计21年间铁路基建的总投资额累计将达到51370亿美元。除中国外,欧洲仍然是未来铁路基建投资规模蕞大的领域,2020-2040年欧洲铁路投资累计规模将达到23850亿美元,亚洲(除中国外)位列第二,将达到16020亿美元,其次是美洲8230亿美元,澳洲1690亿美元,以及非洲1580亿美元,国际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阶段。
国内铁路行业看,“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约2.37万公里,铁路市场总投资额预计达到3.5万亿元,与“十三五”时期基本持平,同时期,我国将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铁路专用线建设投资总额预计也将达8000亿元,国内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铁路投资从新建向改造、运维转移趋势明显。“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开通运营的8000多公里高速铁路陆续进入大修改造期,普速铁路新建里程逐渐增多,同时将重点围绕既有线电化、标准提升和扩能改造等持续推进通道项目改建。因此国内铁路行业正处于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的阶段。
从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看,受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影响,世界各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亚洲与美洲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欧洲城市轨道交通以有轨电车为主。根据公共交通国际联会(UITP)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球(除中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1412公里,其中亚洲(除中国外)新增里程位居头部,将达到667公里,其次为美洲,新增里程约520公里,总体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与“十三五”规划新增运营里程持平。到2025年,中国内地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其中上海和北京将分别形成1000公里以上的庞大线网,“十四五”时期预计将维持较高投资水平,城轨通信信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每年220亿元,其中信号控制系统市场规模预计每年100亿元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线城市交通客流量迅速增长,一线城市郊区线网加密需求不断增加,跨坐式单轨、市域(郊)快轨、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等中小运量城轨制式发展需求将逐步释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核心技术具有门槛高的基本特点,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对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有极高要求,相关供应商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深度的行业技术掌握能力、成熟的产品研制和测试验证能力,以及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快速的需求响应能力,才能长期持续提供可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本行业还具备显著的周期性特点,这是由轨道交通建设维护本身的特性及相关产品系统核心元器件迭代所决定的,依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行业惯例,高铁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一般在10-15年左右,部分室外设备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更新周期更短。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作为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继续保持业界领先的地位。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所覆盖的总中标里程继续位居世界头部;在国内高速铁路控制系统集成项目,以及核心设备中轨道电路、调度集中系统、计算机联锁、CTCS-3车载自动防护系统、无线闭塞中心和列控中心等产品方面,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均持续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公司的核心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和相关服务覆盖了我国已运营及已完成控制系统招标的全部城市140余条线路,继续强势领跑。公司通过加快海外经营布局,持续加强海外市场资源投入,充分利用匈塞高铁、雅万高铁等海外项目的高质量开通、推进所赢得的良好口碑,有力提升公司在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品牌力与影响力,正逐步成为国际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虽然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也愈发激烈,但公司未来将继续把握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有利趋势与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资本助力,打造“创新型、科技型、数智化、国际化”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创新更领先、系统安全更可靠、产业布局更合理、业务结构更优化、管理水平更先进、质量效益更优良、品牌形象更受信赖的轨道交通特色产业集团,努力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随着铁路行业竞争性环节改革加速推进,铁路建设运营主体由“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转变,为公司参与地方铁路建设、发展电力电气化等业务带来了市场机遇。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指导意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支线铁路及铁路专用线,以有关地方和企业出资为主,项目业主可自主选择建设运营方式,意味着地方对铁路项目招投标的话语权将逐渐提高。二是国家层面提高了地铁和轻轨的修建门槛,要求各地按照经济适用原则合理选择城轨系统制式,提高投资效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线城市交通客流量迅速增长,一线城市郊区线网加密需求不断增加,跨坐式单轨、市域(郊)快轨、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等中小运量城轨制式发展需求将逐步释放,制式多样化特征逐步显现。三是“十四五”时期,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更加深化,融资渠道和模式愈加多元。PPP、BOT、F+EPC等模式逐步成熟规范并有望被更多城市轨道交通业主采用,TOD开发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体量和投资力度将逐渐成为重要的竞争要素。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群进程加快,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制式在城市群区域中发挥了主要交通骨干作用。但受管理模式及技术发展限制,区域内各制式间没有形成联动,制约着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综合服务理论及技术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基于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蕞强“智慧大脑”,实时推演客流、列车流及设施设备态势,提供全网运输计划协同编制与动态调整,强化综合保障与联动响应处置,从而实现区域轨道交通新变革,增强轨道交通吸引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并已完成现场示范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在此期间,我国将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铁路运输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传统运输组织方式、生产作业方式、营销服务方式、信息服务方式,加强运输调度指挥,强化业务协同运作,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提升货运列车运输能力,压缩全程作业时间,保证货物运到时限。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已完成现场应用示范。同时,公司以中国高铁控制和自动驾驶技术为基础,自主研发了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旨在提升运输效率、挖掘行车潜能、提高货运列车运行品质、降低司机劳动强度、降低运输能耗,大幅提升货运铁路运输综合效能,满足我国重载铁路日益增长的运能运量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都市圈的要求: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高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建设比重在铁路基建领域逐步增加。目前,公司根据不同地区市域(郊)铁路需求,开展多制式控制系统融合研究,完成了兼容型车载设备研制,完成了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3分钟自动折返、20秒自动换端功能现场试验。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推动整体业务持续发展。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依靠突出的科技创新实力,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拥有3929项注册专利,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与此同时,公司针对核心技术与相关技术人员签署专项保密协议,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和传播。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公司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致力于核心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全面应用覆盖铁路列控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轨列控系统、货运自动化系统、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及检测系统、通信信息系统等轨道交通核心系统。新增列车自主运行技术,实现列车自主资源管理和主动间隔防护,可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定制相应的处理机制;新增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技术,可通过卫星、公网等多通道实现多模双向无线通信,满足列车追踪间隔动态配置,可实现移动闭塞,提升货运运能;新增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在行业中首创了“设计标准化、调试工厂化、现场插接化”,可缩短典型站现场室内施工安装及设备调试时间80%以上;新增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培训系统,填补了高铁信号职培产品的空白;新增CTCS2+ATO自动折返技术,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间隔,减少旅客平均等待时间,满足人民群众“高速度、高密度、公交化”的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新增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使视频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深度学习能力,提升了在全天候、不同强度光照条件自动适应能力,提高了复杂视频背景环境下抗干扰、精准判别、动态分析能力;新增400MHz铁路数字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技术,实现了车机联控中数据传送及无线列调中语音集群的可靠通信,提高了行车安全、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等核心主业的开展均充分依赖于公司的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在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方面,公司完成了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铁路局认定的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了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形成了基于5G的铁路通信相关设备样机;研究轨旁障碍物感知和防护,掌握了定位和障碍物检测等关键技术,为自主感知控制系统开发打好基础。
在支撑海外工程建设方面,公司完成了北京实验室和塞尔维亚实验室建设,支撑了基于基线的ETCS列控系统地面设备在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旧段开通;完成了车载设备ATP在奥地利集成试验及业主实验室验收,完成了捷克VUZ环线试验及德国、奥地利正线试验,LTM单元获得SIL4级安全认证证;完成了泰国实验室建设,有力支撑了泰国铁路信号系统改造项目。
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公司针对川藏铁路长大区间、长大隧道、长大坡道等极端条件,形成了川藏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设备选型建议,编制了面向列控系统选型的川藏铁路特征分析报告;完成了区域协同运输服务系统在重庆大竹林中心、重庆北站南广场示范应用;开展了低真空管超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研制,完成了分区运控系统和舱载运控系统研发,开展了山西大同阳高超高速磁浮试验线现场试验;完成了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车载和地面设备样机开发,完成了实验室功能测试。
在推动行业技术发展方面,公司完成了普速列控系统车载和地面设备研制,完成了车地通信设备现场试验;完成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新型列控系统现场综合试验验证;完成了列控联锁一体化装备研制,完成了和若线现场试验并开通;完成了400M数字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样机研发,完成了现场试验;开展了视联网融合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暗光下的目标检测、异物检测、区域人数统计等算法开发。
在促进智慧城轨建设方面,公司完成了智慧轻型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在凤凰磁浮项目顺利开通;完成了悬挂式永磁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和运输系统研发,开展了兴国县现场试验;完成了城轨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TACS)在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状态监测,运行稳定良好,完成了上海3/4号线大系统需求基线发布,完成了软件的初步开发;完成了基于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在长沙6线全线开通;实现了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3分钟自动折返、20秒自动换端功能,顺利完成了现场无人自动折返试验;完成了城轨智能调度系统线网级多专业集成自动工单、运控运维联动功能,完成了昆明线网运维中心建设,开展了上海陈太路试用;完成了智能分析技术研究,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了智能客运分析系统,实现了凤凰磁浮、台州市域S1线现场应用。
在基础设备器材研制方面,完成了机车车载继电器上道试用,取得运用报告;完成了板载继电器工艺流程方法设计与优化,开展了小批试制工作,并上道试用;完成了高频数字化交流电源模块研发,完成了轻量化电源系统的样机试制;实现了ZPW-2000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监测系统(分体式)、道岔转换智能诊断系统、道岔钢轨断轨监测系统等产品上道试验和推广应用。
围绕公司核心技术及主要产品,新增申请专利1339件,新增授权专利876件(当前有效授权专利总数3929项,其中海外专利211项);截止目前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主承担的《高速铁路复杂工况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多功能车辆总线芯片自主化研究》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项目奖2项。承担了11项国家级部委支持及13项行业主管单位支持的研究项目,承担了42项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编制任务,主编的2项国际标准在IEC/TC46发布,新获得4项牵头国际标准编制。作为轨道交通控制行业权威期刊《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的主办单位,公司的研发和应用成果常年在国铁集团主办的《铁道通信信号》、中国铁道学会主办的《铁道学报》及《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等行业内权威期刊刊登。
公司针对高铁、普铁、地方铁路、重载、城轨、市域(郊)、磁浮、旅游专线等全部轨道交通领域,分析相应场景和特殊需求,开展市场目标导向的研究开发活动,形成列车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自主运行、区域客运协同运输管理、行车指挥自动化、安全计算机平台、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轨道交通仿真测试、道岔转换、电磁防护等领跑行业先进技术,研制适用于目标场景,功能完备、性能优越的控制系统和基础设备,如:基于北斗定位的新型列控系统、普速铁路列控系统、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智能客运分析系统、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智慧轻型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城轨智能调度系统、道岔转换智能诊断系统、列控联锁一体化设备、全电子联锁设备等,并积极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开展示范和开通应用,强有力的支撑了公司轨道交通领域市场快速推广。
公司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为国铁集团、18个铁路局和40多个城市以及诸多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口碑享誉全国,是客户蕞信赖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专家。公司为我国95%以上已开通运营的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施工项目,据统计,2022年中国通号在已开标的42个地铁信号控制系统项目中,中标22个,市场占有率超50%,继续蝉联榜首,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也为公司未来发力更新改造和运营维护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突出的综合科技创新实力及关键核心技术储备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拥近4000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100%自主化,推动高铁、普铁、地方铁路、重载、城轨、市域(郊)、磁浮、旅游专线等全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到的新型轨道交通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列车自主运行技术、区域客运协同运输管理技术、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列控系统集成技术、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道岔转换技术方面领跑同行业。依靠世界领先的综合研发实力,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并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是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铁路行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行业标准,原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式、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职责)秘书处单位,推动了全国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和铁路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主导了CTCS、CBTC等中国蕞主要、蕞前沿、蕞基础的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标准的建立。公司拥有极其丰富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复杂铁路枢纽改造经验、既有线升级改造经验、满足不同区域运输需求的定制开发经验,城轨、地铁、磁浮等全部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维护经验。此外,公司还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和测试机构,实验室设施的完备性、规模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公司构建了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技术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和示范建设,汇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形成了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示范格局,包括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12个国家级和行业创新平台、13个国家级创新示范、30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公司多年来服务于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深度参与6次国家铁路大提速,先后参建国内全部重大高铁项目建设,拥有长里程、高海拔、高寒地区、万吨重载等多种项目经验,多个项目创下国内乃至世界“头部”,工程服务标准化管理成为业内标杆,提升了中国轨道交通弱电工艺标准和形象,树立和维护了公司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公司专业提供包含投融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配套工程建设及维修维护在内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一体化服务,作为国内行业技术谱系蕞全、系统产品蕞多的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13个现代生产基地,打造了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是全球唯一可提供从投融资到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与运营维护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的企业。这种一站式服务,可以有效减少客户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降低复杂线路系统兼容风险,减少改造项目对于正常运营的影响。在适应普遍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依据客户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组合;配合公司内部高效精准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并为跟踪开展维护维修和更新升级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5.核心服务和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公司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类建立企业标准,实施严谨的质量安全管控措施,确保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核心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为保障国家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提供支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分析业务发展模式,树立系统管理思维,深化体系融合,提高运行效率,构建全产业链安全质量管控体系。公司质量管理遵循ISO9001:2015标准要求,均建立质量管控规范、制度流程,保持持续改进并通过独立第三方认证。公司所属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工业制造类企业均通过ISO/TS22163:2017(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的升级)认证;所属的研发设计类企业均通过了CMMI软件成熟度评估认证。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均满足欧洲铁路产品安全EN50126标准,强化产品安全保障监督,有效加强新产品研发过程管控和既有产品变更过程管控,在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修性方面符合国际普遍认可的质量要求。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渠道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大专家级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培养,畅通科技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和评价考核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公司提质增效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真正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依靠力量。
公司超过4,400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22.53%,其中38.1%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并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公司所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依然处于健康发展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与传统控制系统融合发展,新兴技术的驱动、铁路和城轨新促生的需求可能会引起公司主营系统设备升级换代,对公司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若对新技术的研究进度缓慢,将会影响新一代系统产品的研制进度,不利于巩固公司创新引领地位。
应对措施:从行业和公司长远发展需求出发,凝练科技问题,定位新兴技术,聚焦行业新需求,拟定重点科研项目,布局战略力量,统筹创新资源,强化新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资源配置,确保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加强科技研发与市场经营的联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定位市场,提高用户特定需求响应速度,及时调整研发策略,持续保持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先优势,支撑公司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公司产品市场分布集中,导致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公司经营风险;二是国际政治局势、国际性突发政治事件、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等各种因素对公司海外经营形成风险。另外基于公司的业务性质,可能会涉及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研发、制造、安装、测试、维修及销售引致的责任赔偿或来自政府的处罚。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转化,不断拓展新领域市场,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对海外市场,公司会加强对目标国综合信息的及时汇总与分析工作,时刻保持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高敏锐度,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防范化解海外经营风险。
公司承建的部分铁路、城轨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结算缓慢、回收滞后等特点,部分合同资产或应收款项结算期、回收期较长,可能对当期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加强源头、过程管控,对重点项目合同资产及应收账款定期分析、动态监控,优化企业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调动人员积极主动性,加快资金结算与回收进度。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下降,铁路行业突出强调防范化解领域内的债务风险,铁路投资规划落地执行收紧,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控制投资节奏转变。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期间将严控地方政府因城轨投资所带来的债务风险,提高了包括大、中、低运量在内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门槛。
应对措施:公司将依托经营布局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加强与铁路业主的沟通,通过标杆工程、精品工程等树立领先业界的品牌形象与口碑,逐步将经营重点从新线建设为主转向新线建设与既有线升级改造并重的经营格局;同时积极拓展经营思路,紧跟城轨建设模式,发挥全系统资源,采用投资带动、联合经营、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巩固既有地铁领域市场和拓展中低运量领域市场,形成多点支撑的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经营格局。
能源危机、通胀飙升、债务收紧等多重危机交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增大,对中国通号拓展海外市场带来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利用国家对外援建先导优势、国家海外政策支持利好积极开拓市场,准确把握目标国政策信息及动态方向,加快海外市场和产业布局、加强国际经营,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挖掘发展机遇。
市场竞争风险: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公司竞争对手增多,铁路建设模式调整,铁路项目建设招标规则变化,压缩公司传统业务空间,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应对措施:坚持以市场为龙头、科技为后盾的经营方针,强化与科技创新充分联动,在科技引领下保持整体竞争力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始终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良好体验,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2年,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融入交通强国重大战略,以科技引领发展,以改革激发活力,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各项经营财务指标均实现较好地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03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34亿元,同比增长10.9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7亿元,同比增长9.38%。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国际方面,海外市场普遍存在技术标准与产品认证的障碍,不同区域对中国标准的市场认可度存在差异,影响中国标准走出去也左右着行业竞争格局。一是海外各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制式、遵循标准和铁路管理办法都不尽一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地域保护。二是多数海外业主长期接受欧美标准,形成思维惯性,对中国标准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三是多数海外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市场对产品的安全认证方式种类多,国内多数产品需要经过重新认证方可进入市场,增加了时间成本。四是海外业绩壁垒矛盾凸显,很多国家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业绩资质要求较为苛刻,对市场开发造成较大阻力。
但上述因素对长期深耕国际市场的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大型国际化企业影响相对较小,总体上国际上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竞争企业在逐步整合,有进入“寡头”时代的趋势;国内同行业企业或领先的总包单位纷纷涉足通信信号领域,将导致竞争格局愈加激烈;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对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国内方面,一是由于铁路基建投资整体放缓,各铁路企业必须全力提高既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或向其他细分领域延伸,抢占其他外部企业市场份额,才能保证市场总体承揽额稳中有升,必然导致竞争加剧。二是国铁集团、各省政府推进“一省一公司”体制改革,省市政府加大高铁、城际铁路投资力度,业主单位大规模改组重构,项目建设和运营主导权多元博弈,未来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将提升。三是大型基建项目招投标全专业总体总包已有显现,这种对竞标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更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行业全方位能力建设。四是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作为高附加值市场,轨道交通领域内各企业纷纷聚焦目光,既有企业也不甘落后,在未来一段时期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综合来看,轨道交通行业整体竞争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受资质、业绩等门槛的限制,高铁客专“四电”集成业务仍将是中国通号与中铁工电气化局、中铁工武汉电气化局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为主要竞争对手,中铁工中铁建下属其它五六家企业参与的基本格局,未来市场竞争预计更加复杂,对企业的整体市场经营能力与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铁路核心控制系统领域,铁科院在国铁集团的政策支持下不断冲击市场,和利时、交大微联等企业在子优势产品上保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通号的市场领导地位依然稳固。在城轨控制系统领域,虽然不断有企业力图有所突破,但根据近年的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市场持续向头部企业聚集,预计交控科技、浙大网新600797)等企业会不断向中国通号的领导地位发起冲击,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
作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持续巩固和加强全球市场领导地位,公司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资源优势,以“坚守主责、创新引领、突出主业、多元协同”为战略导向,实施“六核一体两翼”业务战略,发展“信号(控制)系统、信息通信、电力电气化、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智能制造”六大核心业务,发挥“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安装”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加强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经营,构建“轨道交通+N”产业格局,建设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系统技术全球领先、综合实力世界一流的产业集团。
2023年,中国通号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沿着高端发展路线,推动战略统筹、目标统筹、要素统筹、工作统筹,着力保障稳定增长,着力优化产业体系,着力攻坚科技创新,着力巩固安全质量,着力推动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公司治理,着力防范发展风险,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做出品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全力完成2023年各项经营指标,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落到实处。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全国中成药集采将启 业界称量增促行业发展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重锤落地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余承东:华为又赢了!折叠屏比苹果轻 拍照比苹果真,搭载全球首款双向北斗卫星
蕞高18.95%!高比例减持不断 周内超90股股东要套现
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涨0.91%|国产疫苗进入mRNA时代 肿瘤治疗还有多远
李强:做强制造业的力度必须加大!
英伟达升3%,市值跃升全球第五!半导体板块走强
5G正兴,更“黑”的黑科技6G要来了……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
银行股反弹!头部共和银行升近5%
全国中成药集采将启 业界称“量增”将促行业发展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余承东:华为又赢了!折叠屏比苹果轻 拍照比苹果真,搭载全球首款双向北斗卫星
拜登政府要求字节出售TikTok?商务部:若消息属实,中方将坚决反对
“一两万优惠很多消费者不买账了”!车企价格战一卷到底,多家A股供应链企业回应影响
中国移动年报出炉!日赚3.44亿元,去年营收超9300亿
42家房企争抢,网上报价罕见“触顶”!北京首轮集中土拍火热…
股价腰斩后又狂飙近50%!TVB与优酷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带来7亿元收益!
增量资金持续进场,多只主题基金份额大增!这一板块历史性低估,主力加仓名单来了
PCB板块继续领跑,行业有望底部复苏,绩优股名单来了
国产HPV疫苗“双城记”:万泰沃森二价贴身肉搏
中国钢材价格优势凸显 出口强势或延续至5月份
中办、国办: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学医疗中心建设
股价腰斩后又狂飙近50%!TVB与优酷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带来7亿元收益!
还得是奢侈品?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公布,LV总裁首登世界首富,前三富豪两个卖奢侈品
新黄金赛道!合成生物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产业,资本扎堆涌入!
增量资金持续进场,多只主题基金份额大增!这一板块历史性低估,主力加仓名单来了
中办、国办: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PCB板块继续领跑,行业有望底部复苏,绩优股名单来了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3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6款游戏获批
外交部: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已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希望美方增强透明度
京东超市:2023年经认证低GI品牌数量增幅将达3倍
腾讯发布2022年财报:首次披露汽车出行领域进展
猫眼娱乐2022年收入达23.20亿元
复宏汉霖H药 汉斯状 欧盟上市许可申请获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
安莉芳控股去年实现收益13.34亿港元
博雅互动公布2022年业绩 净利642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安莉芳亏损扩大,老牌内衣们的焦虑
新希望服务管理层:客观看待并购标的,关注细分赛道
指尖悦动附属认购3000万元理财产品
诊断日期:2023-03-24
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已有1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051.15万股,占流通A股0.52%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5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2023-02-28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12-31)减少2247户,幅度-2.56%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有害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