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芯片龙头企业、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市场看好半导体三领域成长潜力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为了维护我国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半导体产业链多个领域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董事长熊建明表示,半导体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建议支持半导体物理专业优质课程开发,建立半导体系统性创新平台,推进半导体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稳中向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建议,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要立足长远和前瞻性布局,重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避免一拥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两会代表和委员还针对半导体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电子特气、光刻胶等卡点问题提出建议。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基础性材料之一,由于技术壁垒、认证壁垒、市场壁垒较高,制约了我国电子特气产业的进一步突破。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提出四项建议破解这一难题,并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开展电子特气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制定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核心材料,目前被广泛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加工制作环节。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提出关于在半导体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步伐,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建议。他说,在国产光刻胶赛道上,徐州博康已实现从单体到光刻胶专用树脂、光酸以及蕞终光刻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单体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光刻胶已进入国内主流厂商。
刘忠范认为,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用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政府牵头推动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的攻关工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伴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力度叠加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预计半导体产业将稳步发展。
在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其中,集成电路、电子特气、光刻胶等需要重点发展的细分领域,受到分析人士的普遍看好。
对于今年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发力点,中信证券策略团队预计市场期待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后续有望落地。政策未来可以围绕制定目标、组织协调、引导投资、支持人才、攻关机制、国际合作、财税政策、专项补贴、鼓励国产等方面展开。从当下产业安全角度看,应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环节,后续有望获得政策推动。
陈雳认为,伴随着以5G、车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广,更多产品将会需要植入芯片、存储器等集成电路元件,因此集成电路产业将会迎来进一步发展。
电子特气方面,东吴证券表示,受下游需求增量支撑,各类气体价格触底反弹,同时,PMI大幅回升重回荣枯线以上,经济回暖势头强劲,工业气体行业景气向上。此外,晶圆厂扩产明确,拉动上游电子特气需求不断增长。电子特气为晶圆制造中第二大耗材,占晶圆制造材料成本13%。20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5%。受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我国特气企业正加快攻克瓶颈问题,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光刻胶方面,国联证券表示,光刻胶是IC制造的核心耗材,技术壁垒极高。研究机构TECHCET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超过25亿美元。
事实上,2022年半导体板块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已有134家半导体板块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有60家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占比逾四成。
业绩快报方面,截至目前,已有90家半导体板块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业绩快报,47家公司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占比逾五成。其中,芯原股份、拓荆科技、安路科技等14家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此外,还有44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全年业绩预告,13家公司业绩预喜。北方华创、长川科技、世运电路、斯达半导等4家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均在100%及以上。
对此,陈雳表示,“半导体产业公司表现较好,一方面源于相关企业获得了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来自于旺盛的国内需求。而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居民消费也将回暖,电子产品、汽车、家电等产品消费的增长将对半导体需求构成拉动,半导体行业盈利有望进一步释放。”
谈及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对记者表示,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未来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来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加快,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面临重大发展契机。考虑到目前半导体板块整体估值并不高,未来在业绩增长的带动下,会驱动板块走出一轮向上行情。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对半导体产业链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能力持乐观态度。在国家政策持续的大力支持下,智能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仍将继续演绎,半导体需求有望复苏,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
陈雳建议以三条主线布局半导体产业链:一是关注GPU芯片,随着数字经济顶层规划出炉,国内数字经济建设有望加速,同时AI的发展也将对算力有更高要求,高性能GPU芯片需求较为强劲;二是关注先进封装领域,国内半导体产业有望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三是关注汽车电子,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将持续增长,届时将对汽车电子构成较大需求。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带热“浪漫经济”
(两会观察)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南北如何携手共进?
出口同比增长73.2% 跨境电商企业忙碌赶订单扩产能
代表委员关注农村共同富裕 乡村发展如何有人可用
委员建言养老第三支柱 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
毕业生稳就业如何落实落细?多位大学校长代表支招
“消博号”彩绘飞机接受深度检查
专家:推动闲置流转起来 线上线下结合变浪费为消费
从两高报告看法治中国如何助力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走出去”步入快车道 中医药如何在海外“站稳脚跟”
宋海良: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煤电 融合发展场景无限
本周猪价小幅下跌 需求回暖有限、高价猪肉走货困难
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8万亿,释放了什么信号?
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这些重磅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首提防范化解头部房企风险
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8万亿元
两会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部署数字化转型 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如何落实?
稳投资促消费进一步减税降费 2023年我国财政预算紧扣“加力提效”
稳就业有信心有底气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创历史新高
今年“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彰显稳健 为高质量发展留有空间
全面注册制提升市场效率 三大类优质企业将加速聚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