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热点追踪|盲目向上游产业链延伸不可取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2

  :一家上市一年左右的次新股拟定增募资不超4.38亿元,用于数字化、智能化不锈钢特氟龙风管生产等项目,公司此次定增前景怎样?

  邱诤: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和末端污染治理设备,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光电、精细化工、汽车制造等精密制造业,末端污染治理领域主要包括电力、钢铁、冶金、水泥、玻璃、陶瓷等重工业行业。2021年该公司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78%左右,由于公司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主要销往泛半导体领域,因此该公司较其他环保设备类上市公司更引人眼球。

  此次公司定增募投项目之一数字化、智能化不锈钢特氟龙风管生产项目计划投资2.50亿元。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不锈钢特氟龙风管4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项目产品主要用于光伏、集成电路行业的制程污染防控装备,公司将借此实现制程污染防控产品在上游产业链的延伸。该项目听起来前景似乎不错,但目前至少应该注意的是,2021年上市时该公司募集资金净额1.42亿元,截至2022年3月公司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19亿元,看起来投资速度似乎不慢,但实际上公司利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148.34万元(2021年9月24日董事会通过)和补充流动资金5789.41万元,合计共1.19亿元。也就是说,除了置换自筹资金和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到手后的8个多月时间,公司未进行任何投入。

  2021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7.95亿元,而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净值高达9.25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负债累计已高达8.94亿元。此次募集资金到手后,公司在应收款项居高不下导致有息负债激增的背景下,募集资金项目能否顺利投入需谨慎跟踪,毕竟公司IPO募集资金进展速度并未达到预期。

  《红周刊》:广田集团公告称,公司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债务逾期的情形,这对公司影响会有多大?

  邱诤:仅仅一个月时间,广田集团共发布5份银行债务逾期的公告,金额分别为3.92亿元、2.81亿元、7.11亿元、4.27亿元和5.70亿元,合计高达23.81亿元。导致公司债务逾期的主要原因是受头部大客户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从而导致公司有息负债不断增长。实际上不仅仅只是广田集团,应收款项居高不下已成建筑装饰行业的顽疾,截至2022年3月31日,建筑装饰行业的金螳螂、亚厦股份、中装建设、洪涛股份等公司的应收款项分别高达117.03亿元、36.46亿元、26.07亿元、26.02亿元,这些公司一旦行业上游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发生恶化,极有可能导致公司发生较严重的坏账损失的风险。

  《红周刊》:主导产品为PVP的一家化工上市公司,拟新设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NMP及12万吨BDO上下游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3.5亿元,共分为两期,一期计划于2023年6月~2024年6月完成,总投资预计7亿元;二期计划于2025年6月~2026年6月完成,总投资预计6.5亿元。项目建成后,其前景如何?

  邱诤:主导产品为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在药典中名为聚维酮)及PVP K30(K值为30左右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公司,为国内蕞大的PVP系列产品的制造商和供应商,PVP行业的上游行业以γ-丁内酯(GBL)行业为主,而γ-丁内酯是该公司此次投资项目BDO(1,4-丁二醇)的衍生物。

  BDO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原料,用途广泛,亦可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其中包括GBL以及此次该公司拟投资建设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维生素B6、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T)等。虽然BDO价格从2021年年初开始上涨,由期初的12211元/吨上涨至2021年末的28636元/吨,高峰时上涨至30676元/吨,但目前BDO的价格已下跌至19500元/吨。而受产能增速影响,BDO未来价格的价格波动可能会更大。

  近年来,国内新增的BDO项目单套产能基本在6~10万吨/年,生产能力增长很快,目前国内BDO产能达到220万吨/年。而从2021年已公布的企业规划来看,未来新增BDO产能的计划约588万吨。预计2022年底国内市场将新增34万吨BDO产能,2023年底新增229万吨,2024年底新增190万吨,2025年新增115万吨。据统计,到2025年国内BDO规划产能将达到800多万吨,此次该公司投资建设12万吨BDO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虽然延伸了公司的产业链,但BDO产能快速增长的风险不得不警惕。

  (本文已刊发于7月2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6252.html

标签: 产业链上游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国投瑞银基金施成:看好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

国投瑞银基金施成:看好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

  施成,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毕业,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任中国建银投资证券研究员,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任招商基金研究员,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任深圳睿泉毅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研究部,2019年3月起管理公募基金。现任国投瑞银基金研究部副总监,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超200亿元。   得益于新...

2022年中国种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预测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2022年中国种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预测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情报网讯: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的“芯片”,对于农业增产增收、提升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在国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的背景下,我国种业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种业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育种,包括种子研发、化肥、农药、除草剂、农业机械、育种采摘等;中游为各类种子,主要包括粮食种子、蔬菜种子、花卉种...

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集成电路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集成电路代表性企业蕞新投资动向。   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联动,EDA 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撬动者。上游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于制造所需的自动化工具 EDA; 搭建 SoC 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半导体 IP; 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及材料。中游包括:通过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物理实现等步骤生成版图的 IC 设计厂...

吉林化纤:公司涉及的碳纤维产品处于产业链上游

吉林化纤:公司涉及的碳纤维产品处于产业链上游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吉林化纤000420)提问, 请问有跟比亚迪002594),广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601633)合作吗?正常生产了吗?供销情况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涉及的碳纤维产品处于产业链上游,涵盖大、小丝束且多个级别,在民用、工业以及高技术或特殊等众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产品运用到的终端厂家需要下游复材厂商...

我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旺盛

我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旺盛

  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主要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类。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不过,在节能减排要求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推动了我国锂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

超2000亿元!正极材料及上游投资扩产火爆

超2000亿元!正极材料及上游投资扩产火爆

  作者高禾投资研究中心新能源行业组   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大致可以分为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锂电池性能和制造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

穗恒运A:2022年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加码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穗恒运A:2022年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加码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8月30日晚间,穗恒运A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减少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减少43.01%。   报告期内,电、热收入同比增加以及结转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两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公司营收同比略降,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系电、热产品销量同比下降以及燃煤成本上涨等综合影响。在煤电企业大面积亏损...

苹果华为高端产品短兵相接产业链分化折叠屏或成新看点

苹果华为高端产品短兵相接产业链分化折叠屏或成新看点

  无论是对手机品牌,还是手机零部件供应商,抢占市场份额都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多方面原因,手机消费市场低迷,手机出货量大减。而这一影响也随之传导到了产业链上游。中报季期间,等多家手机供应商表示,受手机业务拖累,公司   9月6日,华为推出华为Mate50系列产品;紧接着两天后,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苹果也预计推出自己的iPhone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