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对接水利水电产业链多主体共建育训创新平台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8

  育训并举是职业院校重要职责,建设育训创新平台是育训并举关键环节。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工地就是课堂、质量就是生命”***学传统,20世纪70年代建水利机械实训工厂,80年代建勘察设计院,90年代建教学科研电厂、监理公司等。2011年进入灾后重建新校区后,学校针对水利水电育训平台建设全链性不足,行业企业参与不深等问题,基于能力本位理论、资源整合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联合行业、企业,建设四川水利创新发展研究院、国际电工学院等机构。经过多年实践,构筑水利水电全产业链育训创新平台,构建多元主体共建育训创新平台新机制,构造“四个一体化”行企校育训体系,实现平台功能从以育为主向育训并举转变、人才培养从准员工向职业人转变、共建模式由行企校多元参与向多元主体转变、管理方式由单一向融合转变,提高育训质量。

  根据“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场域对接产业场域、学习世界对接工作世界,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育训创新平台支撑专业群,实践水利水电产业链、专业链和育训平台“三层啮合”的水利水电产业链育训创新平台建设理念。根据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及相关专业群的27个专业对接水利水电产业链内的勘察、测绘、环评、设计、造价、施工、监理、发电、输电、配电、管理、运维等。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按照标准岗位化、设备同步化、环境企业化、育训职业化、管理现代化、面向国际化等“六化标准”和全链性、功能互补性要求,深融产学研创用,投入资金2.4亿元,建成国际电工学院等3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系统性、全链性构筑“三层啮合”的育训创新平台。

  学校遵循“技能型—技术型—创新型”递进成长规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围绕标准、资源、师资、管理等育训结合关键要素,进化育训组织形态,深化“三教改革”,支撑和促进“岗课赛证”融通。将行动领域标准融入学习领域标准,构造学习领域与行动领域“岗课赛证”标准一体化。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开发一体化实训资源包、培训资源包和双创资源包107个,并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步迭代,实现资源一体化。校企联合教师理实双评、校企双向交流,在平台上一体化培养。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相融的管理一体化,形成类型教育管理机制。实施技能培养育训赛“三结合”、技术培育转用推“三耦合”、创新培植研创改“三融合”举措,进阶入岗培养“新时代李冰”,育训相长锻造水利工匠。

  学校坚持多主体建育训机制:由学校出场地、出课程、出师资,政府出政策、出资源、出指导,行业出标准、出专家、出市场,企业出设备、出技术、出管理,分类施策。学校对自建生产实体全面真实融入“智慧水利”“智能电力”“智能测绘”进行升级,校企共建基地对接真实生产现场,以全程真实项目导入进行增效。政府牵建的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和四川水利创新发展研究院新增单位持续扩容,行企校联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不断提质,形成科学可持续机制。行企校开发课程标准718个,教师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3312人次;行校共研出台标准271个,选派专家指导231人次,引荐项目78个。与四川省电力企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联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按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文化共传,构建起“行企校命运共同体”。

  根据岗位群的需求和不同受教育者的需要,学校对学生、教师实施“以育领训、抓训为育、训育结合”,对企业员工、国际交流实施“以战领训、抓训为战、战训合一”,分类制定训育方案,实现面向全员的进阶培养。针对施工过程难以跟踪对接、特高压电网运维“电老虎”危险系数大等困难,运用VR实训、虚拟******实训等方式,形成让受教育者能够“线上线下练、校内校外战、国内国外训”的立体化平台,实现训育全过程高品质供给。

  近五年,学生就业满意度、专业能力达成度、职业能力达成度等核心指标逐年上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托平台,学生获奖206项、专利23个,教师获奖147项、专利88个,综合获奖98项,开展培训鉴定76863人次。学校承***四川省、水利部学生技能竞赛8次,四川技能大赛、华能集团职工技能大赛、中铁二局职工测绘技能大赛等9次。学校水利、电力、测绘等相关专业就业率达99%,接受4所省内外本科院校师生实习实训和实践锻炼,开展技术服务项目297项,帮助企业技术改进35项。相关做法和育人成效被媒体广泛报道。近20个国家、500余家企业、社会机构和国内兄弟院校来访学习,并给予高度评价。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9597.html

标签: 产业链理论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以数字化治理保障产业链安全

以数字化治理保障产业链安全

  原标题:以数字化治理保障产业链安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产业分工持续深化,市场竞争逐渐转向产业体系与配套能力的竞争,提升产业链水平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对“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突发因素,产业链供应链受影响较为严重。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治理有利于对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摸清薄弱环节、找准风险点,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专家:辩证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专家:辩证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中国有成熟的加工制造业基础、熟练工人和充足的供应链经验,中国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内投资,它在亚洲经济中正是一种核心节点型的特殊战略地位。当一些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同时,更多优质的投资和订单却在向中国集中。中国应当把握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求新定位的契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公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速已远远超过东亚,主要原...

概念追踪|特斯拉4680电池大规模生产在即!多公司争相布局2023年产业链将迎来爆发(附概念股)

概念追踪|特斯拉4680电池大规模生产在即!多公司争相布局2023年产业链将迎来爆发(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APP获悉,特斯拉日前宣布,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圆柱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有媒体从多家企业了解到,亿纬锂能、松下、LG新能源已布局4680圆柱电池并快速推进量产,同时将带动雅化集团、石大胜华、天赐材料等产业链企业所生产的相关原材料需求放量增长。中信证券指出,特斯拉4680电池已实现量产,有望引领产业变革。目前主流电池厂纷纷跟进,预计2023年迎来爆发。相关标的:...

2022-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2022-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

东临碣石这家五年企业如何建立台球全产业链基业?

东临碣石这家五年企业如何建立台球全产业链基业?

  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东戴河海滨,放眼望去,同样看到台球产业的蓝海不可斗量。   2016年,璟点台球器材连锁超市启动。五年过后,台球产业以迅猛下沉之势发展,也带动璟点业务的全面壮大。2022年,璟点公司总经理王健将其定义为璟点新五年的启动年,“璟点超市”也升级为璟点集团。...

【光明时评】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

【光明时评】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   前不久结束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各国与会者形成《天津倡议》,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共同推动全球职教务实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倡议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与产业...

2020年中国聚酰亚***薄膜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2020年中国聚酰亚***薄膜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2020年中国聚酰亚***薄膜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据相关消息称,日本钟渊化学已开发出适用于高速、高频5G的超耐热聚酰亚***薄膜“PixeoTMIB”,堪称聚酰亚***薄膜的全球蕞高水平,这使得处理5G毫米波段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实现高速通信。据了解,样品已从10月份开始提供,计划于2021年全面推出。   聚酰亚***薄膜,又被称为PI...

氢能产业链全景深度梳理

氢能产业链全景深度梳理

  从入门到精通,量身打造交易系统,三少这里有“鱼”更有“渔”。   国际能源转型一直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路径进行,而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的氢气是目前公认的蕞为理想的能量载体和清洁能源提供者。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且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是我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