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产业链基础理论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39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1、产业链的理论缘起 • 关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产业链理论的 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关于社会分工的论断,其著名的“制针”案例就是对产 业链功能的生动描述,只不过传统的产业链局限于企业 的内部操作,强调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仅把产业链看 作是一个产品链。 • 马歇尔 (Marsll,1920)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 强调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这可以称为产业链理 论的真正起源。

  • 我国关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初期阶段基本以介 绍和研究西方产业链理论专著为主,产业链真正引起学术 界的关注,并得到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 90年代初期,我国产业链的研究起步于农业产业链,目前 涉及的行业比较广泛,以电信、电子行业居多。 • 在我国,“产业链”这一词较早是由傅国华于1990年至 1993年在立题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受到海南热 带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启迪,提出中国化的关于“产业链 ”的名词。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1、产业链的理论缘起 • 从西方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来看,专家学者一般运用经 济学相关经典理论阐释,从企业战略、产业价值链及产 品供应链等视角探讨产业链相关构成,并广泛用用定量 研究方法对特定产业、个案企业进行动态研究,探讨产 业链内涵及其价值。 • 随着产业链理论研究的深入,从产业链理论也成为涉及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 经济学理论。而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快,跨国公司和国 际贸易领域的兴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合作方式的 完善,产业链理论在不同产业实践、企业经营战略实施 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2、产业链的概念 •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 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 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 关系形态。 • 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 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在相 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 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 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无 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2、产业链的概念 • 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 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 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 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 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 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 企业链:由企业生命体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 互作用形成的企业链条。 • 供应链: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 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 • 空间链:指同一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

  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3、产业链的内涵

  • 1)以某种关键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应用为聚集要素的产业链 • 如煤炭工业产业链、石油工业产业链、钢铁工业产业链等, 这类产业链多以关键资源及相关产业为轴线,通过由资源开 采、产品加工、成品生产等环节组成; • 2)以某项关键技术为轴线相关产业聚集的产业链 • 如航天工业产业链、计算机产业链、信息技术产业链等,多 形成于掌握该项关键技术的科技中心,如美国的硅谷、北京 的中关村等,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产业链的基本类型 • 3)以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为主要素的产业链 • 如电视机产业链、发电设备产业链、旅游产业链等,在该 类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和关键作用; • 4)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为主要素的产业链 • 如服装工业产业链、食品工业产业链、建材工业产业链等 ,这类产业链是以各种各样的大型专业市场为核心,其生 产利润和价值主要为市场聚集地所得。

  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5、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 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 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 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 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 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 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 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 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 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 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 形式的日益复杂化。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4、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供需链内部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开始,引起产业链的载 体——企业链的有效对接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

  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4、产业链的形成

  对接层次 对接内容 价值链和企业链 价值链和供需链 价值链和空间链 企业链和需求链 企业链和技术链 企业链和供应链 对接具体内容 对接核心

  头部层次(宏观)——对接 的导向: 价值链和其他三个维度的 对接

  产品 技术标准 生产要素 配套半径

  第二层次(中观)——对接 的主体部分:企业链和供 需链、空间链的对接

  企业链和空间链 第三层次(微观)——对接 的基础: 各维度内部的对接 供需链中的对接 企业链中的对接 空间链中的对接

  需求链和技术链 分工和交易、市场竞争 结构 区域经济

  市场交易式产业链指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是 完全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 位平等。靠供需链组成有机的链条。

  优点:整个产业链中不存在垄断利润的节点 ,企业生产不会受制于某些厂商。

  缺点:产业链中的商品迂回程度较低,供需 链中的技术链较短;过于“独立”式的生产 不利于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利于社会 分工的发展和整体产业链价值的蕞大化;产 品生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 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的产 业链。

  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 司,有着产权的关系纽带。总公司或集团公 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着 强有力的控制。它是一种在产业链内部进行 “自给自足”的模式。 用集团内部的计划代替市场交易,从而使生 产更加稳定;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难 度加大.不利于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

  准市场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通过 虚拟、OEM、ODM、特许经营连锁、外包、战 略联盟、租赁等既非市场交易又非产权控制 的形式.以及处在自己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形 成的一种既非完全市场交易又非企业集团内 部关系的产业链。

  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 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之下。

  由于“关系型契约”不像产权纽带一样稳固 .对核心企业控制链条的能力要求很高。

  混合式产业链是指含有市场交易式、纵向一 体化式、准市场式这三种产业链模式中的二 种或三种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实中蕞 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同一条产业链 中的某一部分是一种产业链模式,而另外一 部分又是另外一种产业链模式。

  它是技术链比较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 式;由于生产的灵活性,能适应消费者日益 多样化的需求;能够较好地实现产业价值; 行业调控也具有复杂性。

  二、波特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1、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一书中提出的。

  •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 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 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 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 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称之为产 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

  二、波特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2、产业价值链的效应 (1)链式效应 • 产业需要完整价值链,而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 料加工、中问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 环节,实现供给、生产、销售、服务的功能,从而保证该 产业价值链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进而 实现互补、互动、双赢。 • 链式效应不但会发生在某一个产业价值链当中,而且不同 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问也会有这样的链式效应。

  二、波特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2、产业价值链的效应 (2)集群效应 • 在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领域中,关联度较高的众多企 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就产生了企业在某一产 业价值链上集聚的现象。 • 这种产业价值链上企业的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及配套服 务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 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及通过技能、技术或由共同投人品 联系起来的相关企业,同时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多功能公 共机构的参与。 • 集群内企业间是通过长期形成的非契约“信任与合作”维 系的,在面对外来竞争时,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零售 投资者 文化和创意 支持代理商 批发和分销 当地政府 商业支持机构 专业制造支持

  【美】安迪•普拉特:价值链视角下的创意产业生态网络图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772.html

标签: 产业链理论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专家:辩证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专家:辩证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中国有成熟的加工制造业基础、熟练工人和充足的供应链经验,中国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内投资,它在亚洲经济中正是一种核心节点型的特殊战略地位。当一些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同时,更多优质的投资和订单却在向中国集中。中国应当把握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求新定位的契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公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速已远远超过东亚,主要原...

【书讯】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理论与实证

【书讯】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理论与实证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演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增加值贸易核算与建模、国内附加值和质量决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头部至第三章为宏观分析,聚焦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产业链,运用图表分析、国际比较等定性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变化及中国角色。第四至第七章为微观阐述,构建出口国内附加值决定的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运用2000—2009年近...

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022-2028年中国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头部章 环保线缆行业产品定义及行业概述发展分析   二、环保线缆行业产品应用范围分析   四、环保线缆行业发展地位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环保线缆行业产业链发展环境简析   二、环保线缆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及相关概述...

推动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推动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赵景)9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杨继军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亚斌、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应恒、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

陕西:抓住“碳”机遇发力碳减排

陕西:抓住“碳”机遇发力碳减排

  作为能源大省,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陕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背后是陕西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陕西拥有全国唯一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月6日拍摄的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墩也联合站全貌。通讯员 魏塞平摄   在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30万吨/年...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在渝成功举办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在渝成功举办

  近日,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指导,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中国半导体照明/LED 产业与应用联盟、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主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协办,舜联集团 SciLinks Group 承办,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的「2021...

沈阳新民: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沈阳新民: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央广网沈阳9月28日消息(记者麦丰)9月2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聚焦目标定位 勇当振兴先锋”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委常委、新民市委书记马原介绍,近年来,新民围绕“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目标,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功入围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名录和...

崇信县乡村建设巡礼之十二|​汭河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红色领航设施蔬菜产业链党建联盟暨汭河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崇信县乡村建设巡礼之十二|​汭河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红色领航设施蔬菜产业链党建联盟暨汭河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红色领航设施蔬菜产业链党建联盟暨汭河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崇信县探索设立红色领航设施蔬菜产业链党建联盟,通过推行“六联”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成立由产业链链长任书记,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副书记的设施蔬菜产业链党委,共涉及企业、合作社13家,从业人员408人,其中党员28名。建立了党建共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