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2022年半年报点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垂直整合正在进行时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9

  事件:金力永磁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82.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10.51%。2022单Q2实现营收17.95亿元,同比增长76.77%,环比增长18.98%;归母净利润为3亿元,同比增长152.22%,环比增长83.12%;实现扣非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71.45%。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高增。公司22H1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成品产量为6232吨(同比增长14.20%),销量5933吨(同比小幅增加8.92%),成品价格为48.51万元/吨(去年同期32.42万元/吨),同比增加49.62%,由此带来盈利的大幅度提升。具体从单吨毛坯净利润水平看,由21H1的3.13万元/吨→4.87万元/吨(剔除掉汇兑收益及减值因素影响),同比增加55.35%。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从各领域占比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2022H1实现收入10.58亿元(同比+233.76%),占比由去年同期17.52%→32.02%,同比+14.50pcts,实现可装配新能源乘用车约99.2万辆;在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公司实现收入9.84亿元(同比+26.69%),占比为29.78%,同比下降13.17pcts;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5.53亿元(同比+13%),占比为16.74%,同比下降10.29pcts;值得关注的是,3C领域产品开始规模化量产,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88.66%),并且公司持续深化在3C领域的战略布局,已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营收为0.98亿元(同比+67.85%),公司还积极布局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3C领域产品的逐渐起量,公司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

  加紧布局上游回收领域+下游3C领域,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公司于今年7月分别收购银海新材51%股权、收购信阳圆创46%股权和收购苏州圆格51%的股权。此次收购的三家公司主营业务覆盖了稀土永磁产业链的上下游,其中银海新材为公司的上游布局,主要涉及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回收;信阳圆创和苏州圆格为公司向下游3C组件的布局。1)上游回收,银海新材专注于稀土材料回收,主要业务是将稀土抛光粉、磁性材料等废弃物料作为原料,提取其中的稀土元素。当前,公司多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产品的产能为5000吨/年。2)下游3C组件,信阳圆创和苏州圆格是重要的3C磁性材料及组件供应商并且具备多年行业经验。此次收购将实现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上游资源保证,下游拓展高附加值的3C业务,构建稀土永磁回收综合利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磁组件制造完整的绿色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Q2毛利率环比小幅提升,费用管控能力加强。从盈利端看,22H1公司毛利率为21%(同比-4pcts),单Q2毛利率为21.50%,环比增长2.13pcts,公司盈利能力较为稳定。从费用端看,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11%,同比下降7.09pcts,主要原因系港币募集资金受港币汇率上升导致汇兑收益大幅增加;其中研发费用率为4.26%,同比下降0.06pcts;销售费用率为0.62%,同比下降0.07pcts;管理费用率为2.64%,同比下降1.85pcts;财务费率为3.41%,同比下降5.10pcts。

  产能有序释放,产业链垂直整合正在进行时。22H1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成品产量为6232吨,其中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量为4160吨(同比增长49.80%),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66.74%,占比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5个百分点。产能方面,包头一期8000吨/年的产线吨),规划2025年产能可达40000吨,21-25年产能的CAGR高达27.79%。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量加速释放,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龙头企业。考虑公司产能释放加速,假设2022/2023/2024年钕铁硼磁材毛坯产量分别为20000/25000/32000吨,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2、13.10和17.04亿,当前319亿市值,对应PE分别为31.9/24.4/18.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需求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核心假设条件变动造成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7406.html

标签: 产业链整合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链式整合做大优势产业集群

链式整合做大优势产业集群

  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挂图作战开工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述评(一)   工业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项目是促发展的强劲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县市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推动一大批工业项目持续开工、投产。   通过观摩发现,各县市区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紧紧围绕持续做实、做优关键产业链链长制,通过链式整合,不断提升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能级,为工业经济稳中向...

《论产业链整合》pdf

《论产业链整合》pdf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论产业链整合 芮明杰 刘明宇 任红波 著     总 序 ···  , 虽然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孔子和孟子 , , 那里 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那里 但是经济学却 , · 《 》 , 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从亚当 斯密的 国富论 算起...

“百企智汇”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发展发布会暨战略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百企智汇”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发展发布会暨战略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市分公司、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承办的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发展发布会暨战略签   广州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刘泉宝,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跃珍,广东联通副总经理、广州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闻屏等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单位及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意在“生态圈”中保持话语权智能电动时代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汽车-产经新闻::新闻中心_中钢网

意在“生态圈”中保持话语权智能电动时代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汽车-产经新闻::新闻中心_中钢网

  8月11日,广汽集团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按持股23%、26%、51%的比例设立电驱科技公司(暂定名),开展自主IDU电驱系统及GMC混动机电耦合系统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其中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9亿元   8月11日,广汽集团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

联翔股份:致力推动产业链整合成功上市引领行业变革

联翔股份:致力推动产业链整合成功上市引领行业变革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联翔股份:致力推动产业链整合 成功上市引领行业变革   5月20日,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响,浙江联翔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联翔股份;股票代码:603272)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作为行业的领...

杭叉集团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杭叉集团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杭叉集团603298)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叉车、仓储车、牵引车、无人驾驶叉车(AGV)等工业车辆、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清洁设备等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智能物流系统集成方案以及包括产品配件销售、车辆修理、车辆租赁、生产再制造等在内的工业...

浙商证券给予东富龙增持评级:看好国际化延伸、产业链整合

浙商证券给予东富龙增持评级:看好国际化延伸、产业链整合

  09月01日发布题为《看好国际化延伸、产业链整合》的(300171.SZ,蕞新价:26.91元)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财务表现:疫情扰动下单Q2收入增速放缓;2)成长性分析:优势板块延续增长,海外业务占比提升;3)盈利能力分析:结构切换,毛扰动;4)经营质量分析:预计2022H2现金流改善,看好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风险提示:订单交付周期性&波动性风险、整合进度不及预...

数智化平台如何支撑产业链整合用友YonSuite补齐关键一环

数智化平台如何支撑产业链整合用友YonSuite补齐关键一环

  早在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就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下,产业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形态。   不过,在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产业链发展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置身事外。顺应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趋势,“大而不强”的中国产业链该如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