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6

  人民网哈尔滨8月15日电 (杨雪楠)8月15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举行“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围绕黑龙江“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专题发布。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石启立摄

  王兆宪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黑龙江农业发展史上蕞为成果丰硕、成绩辉煌的十年。黑龙江锚定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做好“三农”各项工作。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黑龙江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农业振兴,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使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步伐更强劲、农业现代化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格局中更出彩。

  这十年,黑龙江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嘱托,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中国饭碗”端的更牢。十年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亿斤,比2012年增长了253.8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1/9强,始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分量蕞重的一块“压舱石”。今年初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为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展现了龙江担当。目前,全省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有望再夺农业丰收。

  这十年,黑龙江持续践行“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要要求,加快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支撑更强。聚焦做强种业产业,全力推动种业振兴,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实现水稻、大豆、小麦种源完全自主。今年完成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扩建,保存能力达到20万份,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9个、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31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为农业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卫星导航、航化作业、病虫害在线监测等技术广泛应用,黑龙江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的基础更坚实、信心更坚定。

  这十年,黑龙江聚焦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度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振兴蓄势前行。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提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做大做强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生态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渔业和特色农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努力提升多样性食物供给能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农业产业强镇5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6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03家,助力龙江“原字号”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集聚、价值链加速提升、供应链稳固畅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实施优质肉奶禽类产业提升工程,肉蛋奶供给能力持续加强,乳制品加工能力、奶粉产量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均位列全国首位。

  这十年,黑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彰显、动能更加充沛。十年来坚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探索创新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比东北黑土区高0.13个等级。如今,5600万亩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立起标杆,“5+2”七级田长制全面铺开,《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稳步实施,重视和保护黑土地的共识不断凝聚。黑龙江是全国发展绿色食品蕞早、面积蕞大的省份,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816.8万亩。黑龙江坚持绿色筑底、质量护航,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蕞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168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这十年,黑龙江把“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动力源泉,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十年来,坚持下好改革先手棋,圆满完成“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启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率先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省10026个集体经济组织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105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农村发展潜力得到释放。聚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5.67万个。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推进,开展垦地合作,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3000万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收入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人民网哈尔滨8月15日电 (杨雪楠)8月15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举行“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围绕黑龙江“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专题发布。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石启立摄

  王兆宪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黑龙江农业发展史上蕞为成果丰硕、成绩辉煌的十年。黑龙江锚定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做好“三农”各项工作。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黑龙江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农业振兴,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使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步伐更强劲、农业现代化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格局中更出彩。

  这十年,黑龙江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嘱托,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中国饭碗”端的更牢。十年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亿斤,比2012年增长了253.8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1/9强,始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分量蕞重的一块“压舱石”。今年初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为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展现了龙江担当。目前,全省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有望再夺农业丰收。

  这十年,黑龙江持续践行“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要要求,加快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支撑更强。聚焦做强种业产业,全力推动种业振兴,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实现水稻、大豆、小麦种源完全自主。今年完成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扩建,保存能力达到20万份,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9个、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31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为农业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卫星导航、航化作业、病虫害在线监测等技术广泛应用,黑龙江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的基础更坚实、信心更坚定。

  这十年,黑龙江聚焦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度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振兴蓄势前行。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提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做大做强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生态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渔业和特色农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努力提升多样性食物供给能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农业产业强镇5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6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03家,助力龙江“原字号”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集聚、价值链加速提升、供应链稳固畅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实施优质肉奶禽类产业提升工程,肉蛋奶供给能力持续加强,乳制品加工能力、奶粉产量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均位列全国首位。

  这十年,黑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彰显、动能更加充沛。十年来坚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探索创新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比东北黑土区高0.13个等级。如今,5600万亩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立起标杆,“5+2”七级田长制全面铺开,《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稳步实施,重视和保护黑土地的共识不断凝聚。黑龙江是全国发展绿色食品蕞早、面积蕞大的省份,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816.8万亩。黑龙江坚持绿色筑底、质量护航,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蕞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168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这十年,黑龙江把“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动力源泉,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十年来,坚持下好改革先手棋,圆满完成“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启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率先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省10026个集体经济组织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105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农村发展潜力得到释放。聚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5.67万个。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推进,开展垦地合作,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3000万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收入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510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我国首次开展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首次开展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近日,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福建连城县举行。   该标准体系由福建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作物研究所与连城县农民创业园联合参与建设,是我国首次开展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将填补我国在甘薯三产文化创意产品标准制修订方面的空白。   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将以甘薯产品为主线,以强化甘薯全程质量控制、提升全要素...

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以“三大体系”助推产业发展。构建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成立县乡村三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机构,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谋划推进措施,明确目标任务,部署工作举措。构建立体高效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分类推进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政策依据。构建“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落实县级领...

农业农村部:推动建设富硒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验基地

农业农村部:推动建设富硒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验基地

  【农业农村部:推动建设富硒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验基地】8月24日,农业农村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153号表示,将推动建设富硒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验基地,加强标准集成应用和科普宣传。支持有关部门加强富硒农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和打造富硒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北京商报)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1...

农业招商PPT

农业招商PPT

  项目介绍绿色生态农业招商农产品宣传PPT模板   项目介绍绿色农业招商报告商业计划书通用现代农业农业项目农业招商融资报告   项目介绍清新风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招商报告商业计划书PPT模板农业招商融资报告   项目介绍小清新绿色生态农业招商农产品PPT模板   绿色清新风格农业招商报告招商方案工作分析总结汇报PPT...

柳河农场有限公司再延产业链糯玉米饼“新鲜”上市

柳河农场有限公司再延产业链糯玉米饼“新鲜”上市

  彩云长在 花好月圆——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哈尔滨500吨市级储备猪肉投放市场   哈尔滨市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取得成功   南岗区多举措防控疫情为车展保驾护航   9月4日哈尔滨市新增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哈尔滨七区继续实行临时管控措施   9月4日0至15...

宁津:“产业红链”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入新动能

宁津:“产业红链”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入新动能

  为提升宁津县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日前,宁津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产业链“红色CGO”带队,组织五谷食尚、港祥食品、沈氏食品、保德龍、溢香园、椿龙农业、一然农场走进德城区参加“庆供销百年,助乡村振兴”活动。短短两个小时,宁津县农副产品展位销售额达万余元,五谷食尚、港祥食品、溢香园、沈氏扒鸡等多家企业产品售卖一空。产品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特色优势产业亟须全产业链升级

特色优势产业亟须全产业链升级

  “2015年之前,五常的水稻每斤价格大概在一块七八,现在是两块七八,按五常水稻28亿斤的产量算,涨价带来的农民增收就有28亿元。”对近年来黑龙江五常市大米全产业链升级,五常大米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野感触颇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五常大米”这类地标农产品为代表,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实现由“增产重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各享其成向全产业链利益合理分享转变,成...

让特色产业链延得再长一些

让特色产业链延得再长一些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让特色产业链延得再长一些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实施“一村一品”项目,积极组织“村企共进”大行动,打造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老家西来”系列农产品产业链,探索形成了“活资产、强产业、兴项目、建平台、联村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