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链水平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省乡村产业振兴开局良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固、乡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乡村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适应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统筹规划不够等,要补齐这些短板,必须积极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夯实乡村产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要藏粮于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加强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推行田、水、林、路综合治理。加强水利化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全面提升作业机械动力、作业效率和质量标准。发展农业物联网等手段提高农业产出率,打牢稳定粮食产能基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补齐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短板。坚持粮经饲统筹,紧盯加工端和消费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品牌结构和区域布局,变大路货种植为精优品种植,变单一种植为多元种植,变分散种植为集约种植,增加高端优质绿色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导向转变,加快拓展农业的多功能。
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要藏粮于技推进农业先导性产业发展。围绕现代种业、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生态环保、动植物防疫、农产品加工、烘干冷链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先导性产业发展。强化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搞好协同攻关,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链与服务链对接。以引导、鼓励、激励等办法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以试验、示范的方式向农户展示新品种、新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通过组织农业技术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方式传播农业科技成果。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实用农技服务,向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要以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培育计划补强乡村人才短板。培养留住用好熟悉农村环境、有乡土情结的“土专家”“田博士”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细化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将福利待遇与推动乡村振兴实绩、服务基层贡献挂钩。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和高职高专要专门开设服务乡村的专业与课程,培育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纪和创业的专门人才,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新动力。
延长乡村精深加工产业链。要打造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要设立研发中心,依托“粮头、农头”资源,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新产品,形成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加工层次和增值效益。要实施“百千万工程”。在优势产区和产业园区,围绕农业优势资源规划主导产业和配套项目,积极培育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农业及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群体、北大荒农垦集团等千亿级企业、倍丰农业等百亿级企业,建设一批有牵动性和辐射力的骨干龙头企业,新建一批成长性好、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要“深食尾”“壮工尾”。改善适口性,让农产品的品质结构从“大路货”向“精深特”转变,把“食”做出名堂、声誉、品牌和价值。鼓励和引导企业改变“初加工”、突破“原字号”,从上游向中下游扩展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延伸价值链,向“食尾”“工尾”聚焦升级,延长多条乡村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做优适应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服务主体,开展便利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统筹抓好农产品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建设,重点完善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粮食现代仓储物流业建设。推行“订单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农资购销、农技指导、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仓储、饲料配送等涉农服务。要支持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体验一体、休闲度假一体、健康养老一体等新型服务业态,以此为契机,创造机会吸引人、美化环境留住人、传承乡愁聚拢人,增加农村吸引力。把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为依托的新型服务业态尽量留在农村,把因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产生的就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要优化乡村产业发展软环境。加强各级农村经管站服务功能,稳定强化公益性服务,放活经营性服务。进行“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动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审批事项一号申请、一网通办,建立“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落实软环境建设主要领导负责制,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努力优化风清气正、公平正义、服务高效的乡村产业发展软环境。
推动多规合一引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精心设计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要根据乡村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系统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为乡村产业兴旺引路导航。在乡村产业规划编制上,允许根据不同乡村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差异,编制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走特色各异、形态多样、差异化产业兴旺之路。要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对接和衔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将乡村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规划引领约束作用,切实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增加乡村产业发展在多种规划编制中的安排。在各专业规划编制中,协调安排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生态要求,统筹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突出可持续性和差异化。城郊乡村可发展低碳加工业及设施、休闲、创意等农业新业态,注重特色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平原地区的乡村应倾力规模化种植养殖与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突出优质高效。山区乡村可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做强山区特色产业。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