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农产品加工厂在农村荔浦:“特色菜单”让脱贫户吃上就业“营养餐”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1

  荔浦:“特色菜单”让脱贫户吃上就业“营养餐”

  2022-08-10 10:36

  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 农产品加工厂在农村 荔浦:“特色菜单”让脱贫户吃上就业“营养餐”

  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 农产品加工厂在农村 荔浦:“特色菜单”让脱贫户吃上就业“营养餐”

  □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周俊远

  走进荔浦市修仁镇平村百亩荔浦芋种植基地,工人正忙着做好田间管护工作,青山绿水间,芋叶田田,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

  对此片荔浦芋进行“专职管护”的脱贫户沈玉凤,一年下来能有近6000元的收入,加上自家种植的荔浦芋、荔浦马蹄等农作物,稳定增收不成问题。

  据荔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蔚介绍,针对脱贫户或缺劳力、或缺技能、或无法抽身远离家庭等情况,荔浦市让脱贫户“开菜单”“点菜”,政府“下厨”,通过数据寻岗、公益设岗、产业活岗等菜单式施策,开出了“一对一帮扶,手拉手、菜单式培训”等就业政策清单。在此基础上,还开展工种培训,提高脱贫户致富能力,统筹开发12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而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的种植生产和荔浦衣架加工制造,每年可让5万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5617个脱贫人口吃上了就业“营养餐”。

  三大国字号农产品成脱贫户“金饭碗”

  时下虽不是采挖马蹄的季节,但在荔浦市茶城乡屯留村,村民坐在自家门口凳子上边削马蹄边拉家常。脱贫户陈梅青一边忙活着给马蹄去盖削皮一边说:“吃过早饭就分发马蹄了,我们负责削皮,一天下来多的能赚到四五十元收入。”

  荔浦有着“中国马蹄之乡”美誉,全市马蹄种植面积8万多亩,年产量达19万吨,收购白马蹄、马蹄加工成了荔浦市农民的“四季活”。

  目前,荔浦市有马蹄加工企业10多家,与荔浦有购销关系的市外马蹄加工企业20多家,注册的马蹄专业合作社12家,常年从事马蹄流通工作的农民7000多人,每年为企业提供削皮马蹄4万多吨,全市3万多农民、近1000脱贫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领“工资”。

  据了解,如今全市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三大国字号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产量达64万吨,每到荔浦砂糖桔成熟采摘季节,有着近千支采果队超过1.5万人活跃在果园里,将新鲜的砂糖桔输送到全国各地,加上全市120多家水果分选包装合作社,柑橘类采摘和分拣包装等能提供5万多个就业岗位。

  “今年随着政府出台种植荔浦芋每亩补贴600元激励政策,全市荔浦芋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荔浦芋产值将达20亿元。”荔浦市荔浦芋种植协会负责人介绍,这将提供劳动岗位上万个,其中脱贫户基本都参与到田间管护,实现就业增收。

  每天早上9点,荔浦市东昌镇叶家屯衣架机砂作坊准时开工,村里的老人也准时到车间砂衣架。在荔浦,很多民营企业建立了成品初加工合作车间,把车间安置在农家、在村头,让农民实现在家里、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为打通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的“蕞后一公里”,荔浦市开展民营企业走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让群众能在头部时间了解农产品供求和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将车间搬到了农村。

  荔浦的衣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如今全市拥有衣架家居企业320多家,衣架行业年产值近70亿元,被誉为“中国衣架之都”,带动了小五金、油漆化工等8个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打造了衣架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带动,近3万名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衣架车间吸纳1000多脱贫户就业。

  “菜单式”施策让脱贫户吃上就业“营养餐”

  “在灵芝园除草,捡灵芝菌,照顾到家中老人小孩,每出工一天都有100元的收入,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时下正是灵芝种植用工时期,在荔浦市茶城乡文德村灵芝园,忙完家务活的脱贫户李福德与20多名脱贫人口摇身一变成了“灵芝园丁”,捧上了稳岗饭碗。

  茶城乡文德村通过产业激活就业岗位促进脱贫户就业增收,只是荔浦市助力脱贫劳动力捧上“硬饭碗”的闪光点之一。在推动脱贫户就业,促进增收中,荔浦市让脱贫户“开菜单”“点菜”,政府“下厨”,通过数据寻岗、公益设岗、产业活岗等菜单式施策,让脱贫户吃上了就业“营养餐”。

  据李蔚介绍,通过组织11个乡镇的256名脱贫劳动力,到厂门口“点对点”输送,零距离送工,帮扶联系人与脱贫户“一对一”等形式开展就业帮扶,实现“面对面”招聘,引导脱贫户到企业现场体验分拣钟点工,通过菜单式施策让脱贫户吃上了就业“营养餐”,促进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实现了增收。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工种培训,切实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因地制宜统筹开发12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一对一帮扶”,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促进了增收。

  此外,荔浦市还开展了脱贫人口稳就业保就业“双百行动”专项行动招聘会,提供6000多个工作岗位,共吸引3000余人进场求职,求职登记人数850余人,达成意向性就业180人,就业培训需求人数150人,政策咨询280人,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有力促进了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现就业创业,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435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田东县加快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田东县加快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为目标,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加快推进田东县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建立了涵盖种植、施肥、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标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自2019年以来,田东县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核心、绿色标准体系为基础、绿色产业体系为关键、绿色经营体系为支撑、绿色政策体系...

提升产业链水平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提升产业链水平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省乡村产业振兴开局良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固、乡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乡村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适应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统筹规划不够等,要补齐这些短板,必须积极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

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人民网哈尔滨8月15日电 (杨雪楠)8月15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举行“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围绕黑龙江“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专题发布。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丨“非凡十年”龙江展开农业现代化建设恢宏画卷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丨“非凡十年”龙江展开农业现代化建设恢宏画卷

  15日下午,省委宣传部举行“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我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做专题发布。发布会全景描绘了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恢宏画卷,生动记录我省为践行“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嘱托不断开拓前行的铿锵步伐。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作主旨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黑龙江农业发展史上成果蕞为丰硕...

新疆博湖:蔬菜俏销市场“蔬”写绿色产业链

新疆博湖:蔬菜俏销市场“蔬”写绿色产业链

  “装满了吗,满了就关门,准备发车。”秋收时节,在新疆博湖县本布图镇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人们装箱、搬运、装车忙个不停,一辆辆运输车辆装满了新鲜蔬菜,销往全疆各地蔬菜市场。   田玉春是博湖县本布图镇村民,也是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之一,今年种植了20亩地的辣子、西红柿等蔬菜,9月8日,天刚蒙蒙亮,夫妻俩人就来到地里开始采摘工作,装满三轮车之后...

宁津:“产业红链”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入新动能

宁津:“产业红链”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入新动能

  为提升宁津县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日前,宁津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产业链“红色CGO”带队,组织五谷食尚、港祥食品、沈氏食品、保德龍、溢香园、椿龙农业、一然农场走进德城区参加“庆供销百年,助乡村振兴”活动。短短两个小时,宁津县农副产品展位销售额达万余元,五谷食尚、港祥食品、溢香园、沈氏扒鸡等多家企业产品售卖一空。产品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农产品用上数字供应链“菠萝的海”的菠萝不愁卖了

农产品用上数字供应链“菠萝的海”的菠萝不愁卖了

  “宝宝们,我在祖国大陆蕞南端徐闻,我身后就是水果分选线,农民伯伯刚摘下果子头部时间就送到仓里,我们店拿的都是A级果”。9月22日,在全国闻名的“菠萝的海”湛江徐闻产地仓,迎来头部场丰收节原产地直播。   智能化分选的产地仓中,一颗颗菠萝正在通过数字化分选线,按大小、外表、糖度、上水、黑心等标准进行分选分级与自动化打包,并通过相应的冷链储运发向全国。...

特色优势产业亟须全产业链升级

特色优势产业亟须全产业链升级

  “2015年之前,五常的水稻每斤价格大概在一块七八,现在是两块七八,按五常水稻28亿斤的产量算,涨价带来的农民增收就有28亿元。”对近年来黑龙江五常市大米全产业链升级,五常大米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野感触颇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五常大米”这类地标农产品为代表,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实现由“增产重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各享其成向全产业链利益合理分享转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