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产业洞察: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的全产业链战略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0

  两篇系列文章中,谈及到中国为什么能够构建傲视全球的,以及下一步为赢得竞争应该如何纵向扎深产业链的系统分析,其中都涉及到全产业链的分析。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也为了企业更好地设计自己的产业定位,本文以四家手机业务为例,系统地阐述四种迥然不同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根本性的影响。

  众所周知,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虽然是手机产业的典型代表,但这四家公司的手机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地位实则大不相同。按理说,这四家公司手机业务的发展规模与江湖地位也是差异巨大的。

  根据今年三个季度的业绩发布来看:三星、小米快速增长;苹果依然出于领先地位,但增长率偏低;华为同比减少38%,主要是受到芯片制裁的影响。

  表面看,除了华为的芯片供应受制裁而影响业务发展之外,其他公司的手机业务发展都如火如荼,仿佛整个产业一片欣欣向荣。无论哪家公司选择了哪种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结果都是业务同样得到快速发展。

  这种现象似乎反映出一个规律:一家公司的产业定位选择根本不重要,公司业绩的发展主要看天吃饭。就像雷布斯以前说的,只要踩准行业发展的风口,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

  本质上,这四家公司手机业务的产业定位迥然不同,实施的发展战略与品牌策略也大相径庭,这在它们过往的业务发展中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

  面对它们的未来发展,只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阐述这四家公司的手机业务在产业中的定位以及反应的战略本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重点阐述一下苹果的独特定位与产业影响。

  这对我们后面界定其他企业的产业定位与战略本质,有着******穿越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以及全触摸屏智能手机,并不是苹果蕞早提出与发明的,它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被产业界提出与发明,作者本人在20年前有幸得到并使用了世界蕞早的智能手机。

  但是那个时候的世界手机厂商,既没有前瞻的战略远见,更没有自我革命的战略魄力。

  直到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在2007年横空出世,系统性地定义与塑造了互联网在移动端的场景呈现,并催生了全新的供应链、培育了全新的产业资源、设计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业界公认苹果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谓实至名归。那么,该如何定义苹果手机的产业定位呢?

  苹果的产业定位是:移动互联网的实际开创者;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探索者与塑造者;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开创者与培育者。

  苹果定义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边界与空间广阔的产业,颠覆与升级了几乎所有其他产业,把消费互联网带到了全新的高度,并催生了产业数字化的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只是不得不说,苹果虽然开创与塑造了智能手机的供应链,但它却是封闭的,属于只有一条供应链的产业链,不算是全产业链的开创者与塑造者。

  不过,苹果的创新,起到了培育全产业链的价值,早期培育的供应链上的关键部件供应商,都成为了全产业链的重要厂商。

  另外,在2007年时,谷歌借由收购的安卓操作系统,正式向产业界推出全新开放、免费的产业合作商业模式,同时,高通等芯片厂商也不断推出全新的手机芯片,这直接催化了全产业链。

  所以,谷歌可以算是智能手机产业的新增供应链的创造者、供应网即产业链的建设者与聚合者。

  三星早期就是苹果的供应链,提供存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同时三星早期就是主流手机厂商之一,在参与苹果供应链的过程中,极大提升了自己的研发实力。

  除此之外,三星也是谷歌安卓早期的深度伙伴,所以在与两大主流厂商的共同发展中,在上游地段很好地培育与延伸了自己的产业链实力。

  另外,三星在实力不及苹果、无法引领市场的时期,依靠不断推出各种手机、占领所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以达到提升市场份额的目的。这就像软件行业的快速迭代一样。

  所以,三星手机的产业定位是:产业链的早期技术创新参与者与投资者、核心元器件的超越者与创新者、产业链的规模推动者与繁荣建设者,以及机海战术的开创者与推动者。

  到了2011年,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已经完全进化成熟,供应链配套体系也已经完备。

  这个时候,崇拜苹果的小米正式开始进场,做起了手机。

  借助成熟的产业链与配套体系,小米在安卓系统上开发了MIUI,高效整合了上游关键部件产业链,创新设计了自己的线上渠道、米粉运营、产品预售、以及极致性价比的新商业模式,迅速打开了市场。

  小米是坚定的“薄利多销”的拥趸、低成本扩张的模式信徒。小米是典型的创新慢一拍、迅速管理供应链大规模生产的范式。

  从这个角度,小米不能算是一家产业链研发投资者,但却是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者、商业模式创新者、品牌运营者。这直接带来了小米的爆发式增长,反过来,这对产业链也产生了反哺作用。

  所以,小米的产业定位是: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者与使用者、产业链的模式创新者与规模推动者。

  华为虽然表面上推出自有品牌手机较晚,但华为早在20年前就深度参与手机制造,成为海外运营商做低端手机的贴牌供应商。

  这为自己低调地积累了丰富的手机设计与制造能力,帮助华为在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手机时,站在很高的起点之上。

  这是很多国内手机公司根本不了解、也不具备的资源。另外,华为一直在通信网络的研发领域投入巨资,积累了成熟的研发体系与卓尔不群的研发实力。

  在4G大干快上、大规模催化整个通信产业的2012~2013年,手机产业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方面整个手机全产业链与配套供应体系已经完全成熟,任何公司都可以直接享受全产业链红利;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得到了跳跃式发展,大规模催化了手机产业的规模。

  此外,小米模式的成功,既给后来者提供了商业模式借鉴,更是催生了产业链的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的创新。

  这个时候,可以看作是雷布斯所说的智能手机产业的风口!

  华为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场了,在自己拥有成熟研发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狼性优势,推出华为、荣耀等品牌的手机,同时进击线下与线上渠道,享受了天时地利的产业红利。

  所以,华为得以迅速上位,并同时占据了高低端市场。

  后期华为陆续推出自己的芯片、备份研发操作系统,都为自身积累了极强的产业链优势。

  所以,华为的产业定位是:核心元器件与系统的高端模仿者与自有创新者、三星与苹果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使用者与高端追赶者、产业的规模推动者。

  从企业发展战略看,苹果是创新聚焦战略,三星、华为都是差异化战略,小米则是典型的低成本战略。

  与此同时它们都是战略生态管理与全产业链的高手,是产业链不同发展阶段的经典代表,并在过去都取得了属于自己的产业链成功。

  但基于百森新咨询的研究,过去15年来,全球数字化与智能化的TDWS曲速发展,迅速催生了泛数智化产业(即数智化全产业链),并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高速催化与升级各行各业,形成数智化全产业链的泛在化。

  而手机公司过去的成功范式与产业链战略,都将受到新的挑战。此时急需重新定位自己在未来数智化全产业链的角色、设计新的发展战略。

  百森研究发现:在泛数智化产业的革命性推动下,创新与差异化、战略生态化将重塑任何产业链头部公司的未来发展格局。

  从消费者角度,小米是一个产业规模的推动者,是带给消费者比华为更实惠的手机公司。但如果华为解决了芯片制约,小米的发展将受到很大挤压。这在前两年的发展业绩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小米需要快速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投入资源提升原生创新,成为产业链的创新推动者,才能提升自己的产业链地位,赢得更广阔的未来泛数智化产业发展机遇。否则只能沦为产业链中低端的规模化整合者。

  华为需要更开放的文化与更前瞻的战略眼光,站在新的产业起点,重新定位自己的战略生态,升级产业链战略,将能把制裁劣势迅速转化为自己在泛数智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优势。这需要华为的自我重塑。

  苹果与三星,依然掌控着自己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如果继续自己的创新引领、扩大生态开放,则在全球市场依然会保持很好的发展。

  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泛数智化产业的催化下,将越来越由技术主导者与战略生态塑造者控制,任何产业链技术与生态主导方将享有空前的跨战略优势:在享受差异化战略的竞争优势时,同时享受了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成本领先战略优势,并形成不断强化的战略飞轮。

  所以,从未来的大国竞争角度看,技术创新、掌握产业链上游环节、重塑全产业链生态都是核心的重点。

  我们需要带给消费者高性价比的公司,我们更需要勇于探索、引领技术创新、开创产业链新格局的公司。

  国资委中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

  美国·硅谷数字化战略设计中心、波士顿未来领导力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长期跟踪研究亚马逊、谷歌、AT&T、Verizon、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沃尔玛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变革与创新

  北京百森新咨询总部研究设计中心资深研究员

  长期跟踪研究BATH、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的变革与创新发展。擅长战略、组织发展、领导力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成立于2005年,业内领先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

  在北京、美国两地设有数字化战略设计中心与未来领导力研究中心

  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在商业研究方面有长期深度合作

  2019年荣膺中国品牌工程委员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评选的咨询行业“中国品牌”公司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27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要谨慎选择汽车产业链个股不要单纯炒热点

要谨慎选择汽车产业链个股不要单纯炒热点

  打开新闻网站,基本上都会看到中国造车征服世界的报道,东边电动卡车征服日本物流,电动大巴征服韩国公共交通,欧洲落地生根遍地开花,拉美电动汽车遍地跑等消息,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实现弯道超车,稳居全世界头部阵营,中国汽车产业链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要精选汽车产业链个股,同时一定要谨慎,不要单纯为了炒热点,高位套牢甚至出现巨大亏损。   新能源赛道是当...

【干货】煤炭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煤炭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干货】煤炭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

2022年中国硫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附产业链、产量、进出口规模及市场需求量)

2022年中国硫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附产业链、产量、进出口规模及市场需求量)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年中国硫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附产业链、产量、进出口规模及市场需求量)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   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在现代科技研究与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对各行业领域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

我来更新下产业链的概念

我来更新下产业链的概念

  我没说产业链就一定是坏的,我服了能不能睁大眼睛看?恶心谁呢搁这,出言不逊拉黑。   太多人问了我总结下。这玩意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就是一种大资金的操盘方式。毕竟收割的话怎么都要收割的,而分辨质优产业链还能让你同车赚一笔。   头部种产业链是黑嘴吹票+大资金收割。   这种是比较恶心的,黑嘴先和大资金商量好然后高位吹票鼓励开盘就追...

新能源汽车电源模块及快充产业链专题研究:电源不止集成那么简单

新能源汽车电源模块及快充产业链专题研究:电源不止集成那么简单

  (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王舫朝、武子皓)   一、电源行业综述:规模大、种类多、应用广   1.1 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大、增速快   电源是给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的装置,由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材料、电阻电容、电池等元器件构成,生产制造涉 及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化学、新能源等技术。电源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

光伏产业链解析(一)

光伏产业链解析(一)

  机构蕞新调研纪要会在知识星球分享,   光伏行业的本质决定了:行业的发展一定是追随光电转化效率提升这一条主线的,现在主流PERC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还不到25%,理论上,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无限的逼近100%,也就是后面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同样意味着行业未来的技术变革还将继续,行业远远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相反,还将持续保持频繁的技术迭代。硅料上,从硅烷流化床法到西门...

氢能产业链解析——制氢篇

氢能产业链解析——制氢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氢能产业链解析——制氢篇   毕马威中国于9月15日发布《一文读懂氢能产业》报告,为助力大家深入了解氢能这一重要清洁能源,我们将在报告基础上陆续推出氢能产业链解析、海外氢能战略和中国氢能战略等微信文章。此为微信系列的头部篇,聚焦氢能产业链...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复合材料产量、复合材料规模、复合材料专利申请数量   复合材料 ( composite;composite material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能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复合而成,其中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但彼此独立,各自保持其固有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等特性,且其间存在界面的多相固体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