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链主养成&链长进阶:“链长制”为何成了“热词”?
在中国干部队伍里,上至省领导、下至县区“一把手”,很多干部近两年都有了特殊头衔——链长。作为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的有益探索,应时而生的“链长制”与市场机制互为补充,已成为各地政府推进产业链纵深拓展和再造升级的“灵丹妙药”。从链主养成,到链长进阶,“链长制”究竟如何驱动产业变革?
对接产业链项目11个、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项、帮助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问题10多项……作为链长制工作中的一员,来自长沙市工信局的胡浪梳理着自己和同事们一年来的成绩单。
一年前,胡浪被选派到湖南省长沙市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目前刚刚结束在“链办”挂职工作。
相邻的江西省南昌市,今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作为产业链“链长”的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艳,面对疫情带来的一个个问题,一次次连夜召集多部门负责人,商讨有效的解决方案。高新区的很多企业不仅没有掉“链”,反而逆势上扬,交出让人振奋的答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湖南、山东、江西等地的采访对象一致认为,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链长制成为地方政府稳链固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有力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链长制串起一条条产业链、联通一家家企业、统筹一项项要素资源。在链长制催动下,产业变革浪潮涌动。
图: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现场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衡阳西渡高新区,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数十栋厂房建设正在收尾,130多家已签约的钟表产业链企业将陆续入驻园区。
放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10多年前,当地曾引入一家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钣金件、铸造件等所有零部件几乎都要从广东运过来。这家“孤零零”的企业始终未能做大。
今昔对比,西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胜利感叹道,之前招商引资“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现在如果不是主导产业、不是主导产业链上的企业,基本不会引进。
产业较成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早意识到产业链的重要性,并主动求变。
时间拨回到2017年。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有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但本地配套率较低;部分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未来产业鲜有布局;一些园区产业小而全、特色不明显,长沙亟需找到一条产业突围之路。
长沙市工信局投资规划与合作处副处长朱理劲回忆说,当时国家已提出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长沙开始探索如何围绕产业链来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工作。2017年9月,长沙市工信局牵头,联合重点园区和企业,着手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方案。
根据方案,长沙确立了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创造性地设立链长制,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明确一位市领导联系一条产业链。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链长定期外出招商和调研,每年对各条产业链的工作考核排名。
一次调度会上,各条产业链的排名结果被当场通报。会后,排名靠后的产业链链长赶紧给工信部门打电话,了解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做法,逼着‘链长’必须实打实地抓工作。”朱理劲说。
链长制起初是个别地区的先行探索,随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速了链长制的推广。对各地而言,确保产业链的安全、稳定、畅通,不是选做题,而成了必答题。
2019年,浙江在全省范围推行链长制,提出各个开发区确定一条产业链并实行链长制试点,由开发区所在地市县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做好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等“九个一”机制,从而推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这被认为是依托浙江“块状经济”的制度演变。
2020年以来,江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以及深圳、宁波、合肥等城市,因地制宜推行链长制。比如,山东建立了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等四大机制,还启动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江西11名省领导担任14个产业链的链长,把纾困解难作为链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既统筹解决共性问题,又精准解决关键难题。
梳理各地链长制工作,可以看出共性特点:党委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负责人担任链长,发挥高位推动、统筹协调、促进督办的作用;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发挥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政府部门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对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使得招商引资、投资规划等工作更具针对性。
如今,链长制还在不断进化中。比如,产业链范围由原来的二产拓展到种业、物流、文创等一产、三产;工作内容由侧重于招商引资延伸到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平台引进;工作机制方面,多地提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五链融合”。
湖南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学工评价说,以链长制为代表的产业链推进机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瞄准优势产业链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做到上下同心,政策支持有重点、可持续;企业发展快成长、高效率。
链长制全面铺开,催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速推进,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既体现在价值观上,也体现在方法论上。
——在这个生态中,政府部门、协会、平台等各方纷纷赋能,优化产业链的土壤更肥沃了。
营造优良的产业生态环境,是长沙推动产业链建设的“看家法宝”。链长制高位推动下,长沙融合和统筹各种力量,市级领导、经济部门、选派干部、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齐参与,链长牵总、会长搭台、校长支撑、行长帮扶“四长联动”,各方都有了“产业链思维”。
朱理劲认为,商务部门出台招商政策、发改部门制定项目投资规划、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无不在研究产业链。在“链办”挂职的数百名干部,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把产业链思维也带了回去,有助于优化整个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各种协会、平台、联盟涌现,成为串起产业链的重要纽带。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是服务信创、高端软件等产业的公共平台,2019年成立以来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5亿元。正如这家研究院的综合事务部经理熊久鹏所说,一种如同“热带雨林”般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已经初具雏形。
——在这个生态中,既有龙头企业“枝繁叶茂”,又有中小微企业“绿草如茵”。
去年下半年,胡浪前往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一家中小企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缺乏固定资产,无法获得抵押贷款。过了两天,胡浪带着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蕞终,这家企业获得了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了燃眉之急。今年,这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件“涉小”之事,让胡浪感触很深。他说,有了链长制,中小企业遇到困难,可以反映给“链办”并直达链长,更容易享受到扶持政策。
采访中,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多位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他们感受到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上下游企业的意愿明显加强。不少银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连成整体的网链结构,与优质核心企业深化合作的同时,用金融活水“灌溉”中小企业。
——在这个生态中,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创新之花”开放愈加频繁。
不久前,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发布的一款碳纤维臂架泵车让人为之一振。碳纤维用于受力状态复杂多变的臂架,单节长度达到14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联重科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付玲说,作为链主企业,中联重科从设计、制造、工艺、成本等方面提出需求,与国内的碳纤维厂家联合研发,蕞终实现产品的国产化。
如今,像中联重科这样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蔚然成风。业内人士指出,链长制成为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江西省在链长制的推动下,有关部门和企业一方面整合分散资源,由龙头企业或高校牵头组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对接“大院大所”,吸引“中字头”“国字头”高端研发等创新要素落地。
协同创新产生了放大效应。江西省鹰潭市工信局局长高华说,过去鹰潭只有四五家企业生产超细铜线,近年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开展线毫米以下的超细铜线 更深入地把握市场规律
当前,链长制已然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概念,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正向作用,还有赖于更深刻地把握市场规律。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
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振认为,链长制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部门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对产业的支持和服务宜做到精准、科学,着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产业链相关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湖南华伦博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庭认为,产业链不是一个地方的链条,应当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布局着眼,强化自身比较优势。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各地要用更加开放的格局,形成良性的区域竞合关系。
以长时间维度看,产业链做大做强跟宏观形势、区域经济、行业周期、龙头企业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孙庭等业内人士认为,推进产业链要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在很多地区,产业的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还存在薄弱环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将更多精力放在补足产业链,升级做强“底座”,都需要链长制久久为功。
一根碳纤维,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那么粗,比铝还轻,却比钢硬,被称为“黑色黄金”。
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光威集团前身是一家小渔竿厂。35年前,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接管了威海市田村镇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工厂,将主体业务转为渔竿的研发生产。上世纪90年代,渔竿的主原材料进入了碳纤维时代,“光威渔具”原材料被国外“卡了脖子”。
研发出碳纤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头部步”,想要不被“卡脖子”,进而创新发展技术,甚至占据引领地位,产业链必须形成合力。
在工信部门搭建的技术需求平台上,链主企业提出技术要求,“谁能做就找谁承担研发任务”。光威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产学研合作,成功将碳纤维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果进行产业化;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有难点,请来山东大学共同攻关;碳纤维设备研制涉及热工、流体力学等多学科,光威就与产业链上的其他单位合作研制;碳纤维生产中的原辅材料,邀请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
链主首先行动起来。在轨道交通领域,光威看到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中多种部件的用量前景,与中车青岛四方股份等主机厂成立实验室联合攻关;在能源行业,光威生产的用以制造风电叶片的碳梁成了产业链新增长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有望以节能安全的优势应用于电力传输。
地方政府也带头去“敲门”。威海市领导专门带队远赴西安,召开产业对接会,做客的是威海市政府领导、工信部门和威海碳纤维产业链代表企业,迎宾的是军工、航空、航天等多家“国字号”高校院所和大型央企。一行下来,链主企业高效地搜集到下游客户的技术、资金、产业链配套等120余项需求清单,还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直接促成价值数千万元的高模碳纤维订单。
在链主企业带动下,产业链可以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现在有越来越多像朱勇这样的年轻创业者主动加入产业链,不仅发挥了自身优势,还帮助产业链补链、延链。光威复材董事长卢钊钧说,“在产业链上,有的有资金,有的有项目,有的有技术,我们恰好都能发挥作用。只要你愿意做碳纤维,我们就能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植产业链,把蛋糕做大。”
随着威海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受到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链主企业与上下游联手合作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2021年,产业链53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27.8%;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30.3%。
首先,自主创新、赢得竞争才能行稳致远。
光威集团每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保持在11%以上。这背后,盈利能力是支撑光威集团不断创新的基础。2012年,光威熬过原始创新的艰难时刻,开始连续五年盈利。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登陆资本市场的头部家专业碳纤维企业。
其次,产业链体系化、生态化方可共生共赢。
在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000余亩、以光威集团为龙头的碳纤维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介绍,仅去年以来,就有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及制品项目、碳纤维树脂项目、碳纤维复材高端磨具项目、高端靶机项目、航空航天复材项目等15个高端产业链项目和1个园区配套绿色能源项目在这里落户;同时,与产业联系更加紧密的21家科研平台业已搭建。
在这里,产业生态不断培育,小微企业加速孵化。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只有5年的初创公司,生产的造纸用刀已行销国内造纸行业产能排名前列的造纸企业。从一个薄薄的刀片,就可以看出当地碳纤维产业园强大的聚合能力:刀片原料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纸机装备及高分子耐磨产品均来自园区企业,技术支持来自山大、哈工大、北京化工大学的研发平台,产品成分化验也可以足不出园区。
第三,政府系统谋划、系统推进才能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山东省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方面,针对产业链短板和弱项,优化整合11条标志性产业链,绘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1张图谱”,确定链主企业112家、核心配套企业709家,组织多场对接活动推动;另一方面,整合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推进,建立产学研融合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和技术对接,同时,省市县工信部门重点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具体到威海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以龙头带中小、以骨干带配套、以园区聚要素”的地方政策有不少亮点。威海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建立起“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两年突破计划引领、一批示范项目带动、一个智库保障、一只基金支持”的“五个一”协调推进体系。此外,在争取支持资金、发放优惠贷款、引进产业紧缺人才等方面,企业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江西、浙江、湖南、山东等地,记者注意到,上至省领导、下至县区党政一把手,很多干部这两年多了个特殊的头衔:链长。大大小小的链长成为地区发展的一道景观。
01 链长1.0版: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很多企业对链长的直观认识,都是源于一次紧急的求助。
有困难找链长,成为很多地方在特殊时期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一招。
02 链长2.0版:延链、补链、强链
随着工作的深入,如何解决产业存在的链条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很多链长思考谋划的重点。
水大鱼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
汉驱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文程介绍,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在深圳,之所以选择赣州,主要是为了方便就地采购生产直驱电机所需的稀土永磁材料,初步统计仅物流成本每年就可减少200多万元。
03 链长3.0版:布局创新链
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是江西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
担任链长,改变了过去对单个企业逐个帮扶的做法。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
如今,在赣县区,以中科三环、粤磁科技、腾远钴业、寒锐钴业为龙头的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均达到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江西一个个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除了引进和搭建平台,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链长们还在不断探索中进阶:组建产业联盟盟长、金融服务团团长、高校校长、企业链主,通过链长牵总、盟长搭台、团长服务、校长支撑、链主带动的“四长一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让学术、金融资源等更加紧密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