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的二十大书写文旅康养新篇章|崆峒区扎实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有力
制定出台了《平凉市崆峒区文旅康养产业链实施方案》《平凉市崆峒区文旅康养产业链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平凉市崆峒区星级农家乐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了文旅康养产业链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盟,建立了“政府主抓、部门指导、乡镇推动、企业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以“产业链链长、工作专班、发展图谱、专项方案、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1+6”工作机制,确定核心骨干链主企业13家,形成了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为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
确定了建设文旅康养体验区、打造文旅康养基地的目标定位,规划了打造环崆峒山景区文旅康养产业核心、中心城区文旅康养服务核心和泾河川区带动南山北塬竞相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带的产业发展布局。紧盯国省政策投资导向,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省在线平台,分类储备文旅康养产业重点项目70个,概算总投资86.92亿元,筛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1个重点项目列入市级项目谋划储备库,16个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市、区招商引资项目库,为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项目蓄能,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今年列入计划实施的15个重点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4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9.2%。建成平凉城市活力公园、龙隐寺湿地公园、崆峒古镇非遗文化一条街等重点项目,完成柳湖公园、东湖公园等街头游园和城市绿地提升改造。整合东西部协作等区级各类资金1800余万元,争取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117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675万元,建成花所寺沟、上杨小岔,大寨柳沟、白庙合抱谷、峡门白家山村兰崆翠英农场等8个乡村旅游项目,海寨沟乡村旅游度假区、白庙虎山生态园、大秦乡特色餐饮一条街等6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28届兰洽会、崆峒区九大产业链项目云招商推介签约会等活动,成功签约了崆峒欢乐大世界旅游产业项目,签约资金3000万元,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做好串珠成链,产业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全面落实平凉市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规定,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保金129万元,协调减免旅行社房租6家。围绕“引客源、聚人气、留游客、扩消费、增收入”的思路,充分发挥崆峒山景区龙头带动作用,串联周边柳湖公园、南山生态公园、市博物馆和海寨沟景区、虎山生态园、平东工委纪念馆等旅游景区景点,深入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和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打造了道源文化体验游、养生休闲度假游、城市风情休闲游、乡村民俗风情游4条精品旅游路线,构建了区域旅游大环线,实现了景区景点互联互通。截止10月底,全区共接待游客712.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34%和17.39%。
推动跨界融合,产业要素供给更加完善
坚持多元协同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旅游”产业模式,完成海寨沟景区道路提升改造,挂牌设立乡镇文化馆图书馆分馆40个,成功创建白庙乡贾洼村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个,完成四十里铺镇、峡门乡等2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和22个村级体育惠民工程建设任务,新建花所寺沟、上杨小岔、白庙贾洼等乡村旅游厕所10座,配套建设海寨沟景区、麻武月明、崆峒西沟等乡村旅游景点停车位230个,布设乡村旅游景点垃圾箱95个,安装旅游标识13面,全域旅游导览图12处,旅游警示提醒标志66处。开发“崆峒炸鸡”“崆峒蜂蜜”“崆峒胡麻油”等农旅融合特色产品7个,开展网红直播代货32场次。一部手机游甘肃旅游全域推广,重点景区、宾馆饭店及公共服务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旅游城市颜值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加大宣传推介,文旅品牌打造成效明显
成功举办了“问道崆峒·共享冬奥”2022年平凉春季文化旅游暨崆峒区第六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通过参加“兰洽会”、“5.19”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等系列活动,着力扩大宣传效果。主动邀请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来我区采风采访,海寨沟滑雪场、白庙花海冰雪游乐场、平凉红牛美食分别在CCTV财经频道、甘肃卫视进行了宣传报道。积极推广“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采取短视频、短图文宣传方式,在省文旅公众平台发布旅游信息6条,市级公众平台发布旅游信息22条,狐网、腾讯网等社会媒体发出8条,形成了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叠加效应,有力提升了崆峒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强人才队伍,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大力实施“归雁工程”,指派18名科级干部深入产业一线开展帮扶工作。制定印发了《崆峒区文旅康养产业链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崆峒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派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招募“三区”文化人才20人,引进文化旅游紧缺人才5人,举办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人才等培训班7期,培训文旅康养产业从业人员200余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人。树立市级文艺领军人才1人,市级乡土文化人才4人,区级乡土文化艺术人才15人,为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23年,崆峒区文旅康养产业链要围绕创建建设文旅康养体验区,打造崆峒文旅康养基地的目标任务,紧盯产业链建设中的短板弱项,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着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
积极配合花所、安国、崆峒、柳湖、白庙、麻武、大寨等乡镇,结合地域特色、民俗风情、自然生态,编制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乡村旅游业态,引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向集约化、生态化和品质化有序发展。精心指导海寨沟乡村旅游度假区、白庙虎山生态园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修订提升景区修建性规划,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水平。
做好文旅康养三年项目谋划储备和调度汇总,计划实施文旅康养产业项目29个,完成项目投资1.07亿元,重点抓好白庙中心敬老院、海寨沟乡村旅游度假区、大寨柳沟乡村振兴生态示范园、花所寺沟村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等5个续建项目,建成崆峒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崆峒镇西沟村文旅振兴示范点、麻武乡月明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上杨乡小岔村生态旅游示范村二期等12个新建项目,做好上杨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麻武乡草甸生态康养体验园等12个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夯实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基础。
着眼文旅康养产业链缺失环节和发展短板,认真研究研判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多方争取国省文旅产业项目补助,主动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继续跟进白庙虎山生态园、花所天源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融资和用地招拍挂工作,着力解决文旅康养产业融资难问题。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接续推进海寨沟乡村旅游度假区、崆峒山生态旅游度假山庄、白庙虎山生态园等重点项目招商引资进度,力争在项目签约、落地和资金引进方面有较大突破,着力打造有特色、有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民宿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持续完善土地、金融、人才、技术等保障措施,广泛吸引旅游企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度假旅游、自驾旅游等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发挥文化旅游产业政策聚合效应,抓好景区景点扩容提质,推进海寨沟4A级旅游景区、虎山生态园3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丰富“二次消费”,打造文旅康养产业新的增长极。
深度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崆峒武术、陇东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编排演文化艺术作品,开发文化养生产品。充分利用市二院国医馆、皇甫谧针灸医院、乡镇社区中医馆,大力培育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等体验性较强的养生养老产业。依托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所天源生态产业园、中医药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延伸产业链条。继续办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冰雪文化旅游节等重点节会,持续放大节会综合效应,打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武术之乡等文化旅游名片,不断提升崆峒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建立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产品营销”的“三位一体”营销模式,整合宣传、文旅、网信等部门资源和各种宣传营销力量,引导和促进重点文化企业、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加强合作,大力开拓客源市场,联合打造精品线路,广泛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视频植入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短、平、快”宣传推介,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立体化的宣传叠加效应,持续放大“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