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理论丨积极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挑战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3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理论丨积极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挑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受阻的难题至关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在整个经济体系里面,发挥着脉络和骨骼的作用,企业是经济体里的细胞,产业链供应链把这些细胞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机配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才能确保生产稳、企业稳、就业稳、民生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我国产业和经济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大局。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六稳”的同时,首提“六保”,特别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会议指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不仅是党中央应对疫情冲击的暂时策略,也是在较长时间内顺利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长期要求。

  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发挥着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变动的功能。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特别重要,处在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对于供应链的形成和变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产业链中核心行业是处在上游或核心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参与供应链的其他众多企业和产业链的其他行业起着支持作用,共同形成维护链条运转的合力。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会改变整个生产的流程,改变生产和服务的形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组,从而引起产业链供应链的变动,提升整体的能力和效率。法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放程度等构成营商环境的状态,也会影响市场主体的选择,尤其是空间和区域资源配置,从而也会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的变动。

  受国外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因素交织令企业生产运行遇到较大阻力。世界范围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来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也在向国内传导。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仅是当务之急,也面临多重压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够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这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遵循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变动的客观,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受阻的难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外贸领域,从外贸融资、出口信保、出口退税等多方面发力;在生产领域,从放开货运物流限制,打通原材料、零部件等供给渠道入手,加强区域之间上下游产销对接。各地也陆续出台系列措施,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完善财税金融支持体系。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将各项措施细化成“一企一策”,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河北以12个产业链为重点,紧盯龙头企业和重点配套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与兄弟省份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江苏南京聚焦八大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明确了八大产业链的主攻方向,着力强链补链,每月对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调度,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制定产业图谱,全面梳理产业链发展情况,找准产业链优势与劣势,聚焦重点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协同机制强化等,瞄准问题短板,逐一协调解决,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的工作推进机制。

  重点企业要紧扣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目标,推进强链补链各项工作,加强要素保障,做好产业链、配套链衔接;梳理产业链供应链,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生产运行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不断完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技术结构,不断加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以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紧布局和推进一批新基建建设,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加快数据赋能;发挥数字技术在文旅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改造。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对全球的贡献,国际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会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形成有效支撑。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受阻的难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抓“六保”促“六稳”工作才能扎实推进。

  编辑/朱琨 实习生/王子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6450.html

标签: 产业链理论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定位于概念界定

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定位于概念界定

  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定位与概念界定 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定位与概念界定   [摘要] 在当今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中, 产业链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层 次。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基 础, 甚至基本概念的运用都相当混乱。 本文首先对以产业链为对象的研究进行理论定位, 进而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从各个角度切...

产业价值链理论

产业价值链理论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基于这一项产业链理论予以相关研究,按照时间的发展跨度而言,还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这一理论正式出台到大众的眼前。截止当前的实际情况,还是要 把产业这一概念融于其中,并将其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由此可见,产业链不过就 是产业内部的一种团结协作的关系,这能够维护好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25];但 如果每一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保持一致, 那么将这些企业全部都纳...

如何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如何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分工合作的成本,扩展了企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实现了跨行业合作。为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不少大企业加大对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实现“裂变”,而大量中...

2021年中国NB-IOT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NB-IOT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头部章NB-IOT网络市场发展综述   头部节NB-IOT技术发展背景分析   一、NB-IOT技术立项过程分析   二、NB-IOT技术标准进展分析   第三节NB-IOT技术发展基础分析   第二章NB-IOT网络市场网络部署分析   头部节NB-IOT技术相关标准分析...

【书讯】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理论与实证

【书讯】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理论与实证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演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增加值贸易核算与建模、国内附加值和质量决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头部至第三章为宏观分析,聚焦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产业链,运用图表分析、国际比较等定性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变化及中国角色。第四至第七章为微观阐述,构建出口国内附加值决定的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运用2000—2009年近...

基石资本杨胜君:下一个投资机会在产业链整合

基石资本杨胜君:下一个投资机会在产业链整合

  面对今年以来一级市场出现的许多问题,基石基本合伙人杨胜君给出的答案,都是“聚焦”。   “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聚焦半导体、新能源,只是在不同的年份会根据市场做细分调整,但在这些大的方向上,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   “有些业务在行情好时,市场规模判断是100个亿,现在市场进入调整期,规模减半,假设头部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还是30亿元,那么留给其他玩...

【光明时评】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

【光明时评】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   前不久结束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各国与会者形成《天津倡议》,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共同推动全球职教务实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倡议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与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