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此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是不同主体参与产品生产的分工体系;供应链是为保障产业链高效开展分工协作,对人、财、物、信息等的流动进行协同管理的体系;价值链是产品市场收益在分工主体间的分配体系。在原全球化体系下,三个体系保持稳定。由于近年各国要素优势发生改变,推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重构,打破了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原有平衡,全球产业链开始多元化、分散化和本地化,部分产业链还面临脱钩和分化的趋势,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卡点、堵点、断点,脆弱性凸显,威胁到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由此引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问题。
首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开放经济具有全球化和真正多边主义的格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将有力保障多边贸易稳定安全,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在规模和质量上提升至高水平;同时,意味着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化体系正常运转,从而形成更高层次国际经济联动,推动互联互通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发展。
其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全球性公共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应开放包容,为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提供参与全球分工的机会,保障在链主体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发挥普惠共赢的全球化机制优势,让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世界新机遇,推动实现“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再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推进经济协调发展。产业链发展经验表明,发达的产业链空间布局蕞终表现为产业集群形式。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引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具有特殊战略价值的集群及其供应链,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沿链就业岗位、地区人口结构以及行业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利于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并持续发挥动力。
再者,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创新改变竞争格局,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体系,关乎一国经济发展大局。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是决定能否全面开展自主创新的敏感领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增强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消除“卡脖子”环节的威胁,从而稳定创新主体对经营的预期与风险的控制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竞争力,开发高品质产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蕞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将彻底改变现有生产要素投入产出函数与资源利用模式:新型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化调整、绿色技术的研发、绿色产业的稳健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等,都涉及各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升级甚至重构。全面绿色生态化转型中的各类主体,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保持韧性,在稳定的产业发展环境下,构建新的绿色生产方式,确保绿色转型稳步向前、深入推进。
除了各国要素优势变化的内部因素,还存在一些外部因素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主要包括:1、遍及全球的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等造成部分产业链供应链断点、断供、延供;2、政治因素干扰全球化体系,凸显出产业链供应链上堵点、卡点的薄弱性和危害性;3、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对外依赖度高,削弱了对关键技术与零部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力;4、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管理经验还不丰富,数字化管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统筹全球供应链的科学化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从国际及国内层面,针对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卡点、堵点,全方位补链、增链、强链,培育点链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耐冲击、迅速复供复产的竞争力。
在国际层面,一方面,维护和发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依托“经济走廊”“经济通道”等多层次国际经济交流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RCEP、自贸协定等机制,鼓励更高水平地“走出去”,做大互利共赢的国际平台,推动更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加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供应链关键基础设施控制权等领域的全球合作,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筑牢基础。另一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引进来”,充分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看涨预期和信心,发挥我国市场规模的巨大吸引力和谈判优势,鼓励跨国公司提高在华研发创新战略布局层次,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
在国内层面,首先要加快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通过顶层设计,集中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优势,突破“卡脖子”环节的技术屏障,降低技术依赖,提高科技自主可控能力。其次,做好产业链的国内有序转移,充分释放各区域要素潜力和相对优势,通过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推进梯度分工,鼓励优势互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再次,应重视“软竞争力”的培育和制度建设。软竞争力是文化、国际视野、管理理念的综合体现。应通过软竞争力的宣传、辅导与相关激励制度的引导,鼓励在链企业借助数字化在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上的优势,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主体开展消费者需求的科学化研究,深入理解目标客户消费行为与理念;在此共识上,施行先进高效科学的点链协同管理,发展绿色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客户导向的附加值,增加全球目标客户满意度,构筑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蕞后,探索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化发展的有效制度。通过市场配置和政策引导,增强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探索激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链、强链、补链的市场机制,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可持续动力。(本文作者:郭小婷博士,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