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链——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经过近300天的建设,我省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华润宜良新发“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于11月投产并网。这是昆明市全力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的一个新实践。
近年来,昆明市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撑作用,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今年8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强省的有关要求,昆明提出重点打造“8+N”产业链,绿色能源产业链作为其中重要一链,加快了提档升级的步伐,助力昆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昆明市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起步早、基础好、条件优,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电网基础设施保障,光伏发电产业,储能产业,氢能产业,电线电缆、输配电装备等智能电网装备制造5个方面,昆明绿色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具备了产业链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基础。
云南省是电力大省,昆明市作为省会,输变配电设施基础较好,昆明供电局共管辖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28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25座、110千伏变电站105座、35千伏变电站91座,主变容量3686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万台,为昆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电力保障。
在光伏发电方面,全市已建成集中式光伏项目158个,装机容量54万千瓦,在建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8个,装机容量120.7万千瓦,总投资73.68亿元;已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10.56万千瓦,在建分布式光伏项目约60万千瓦,总投资30亿元,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4%。
在智能电网装备制造方面,昆明电机厂的中小型水力发电机组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昆明电缆厂等企业在特种电缆研发、设计、制造方面在全国已具有领先优势;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气化铁道牵引变压器技术国内领先,非晶合金变压器生产线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储能方面,昆明市的抽水蓄能发展相对较快,富民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已列入国家、省“十四五”抽水蓄能发展规划。电化学储能依托安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孚能、欣旺达、蜂巢等多个储能电池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具备了发展电源端、电网端、负荷端、储能电站巨大优势。
在氢能方面,云内动力已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计划到202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贵研铂业公司在电堆催化剂研发上已有一定技术积累,尤其是贵金属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制备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绿色能源是云南独特、宝贵的优势资源,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区域优势显著,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昆明应发挥更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发展。
昆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昆明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强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拥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较好的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提质升级步伐。昆明市成立了绿色能源产业链专班,在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培育上下游、左右岸,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形成集群式发展,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
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吸引力。围绕影响绿色能源产业链引进和培育的要素清单,制定出台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专项政策措施,优先支持绿色能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点保障产业链重点项目在资金、能源、土地、用工、运输、原料等方面需求。
今年9月,昆明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促进企业联动发展,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昆明绿色能源产业主要聚焦在5个方面,特别是电线电缆输变配电装备制造产业具有一定基础,但整个产业普遍存在小散弱、联动性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昆明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光伏发电产业,主要是依托光伏电站电厂的建设,但缺乏光伏制造端的企业;又如,昆明在氢能储能方面有较好基础,但目前整个产业布局还不够广泛。
“产业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进一步整合全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提高产业链企业的研发生产、人才培养、创新应用、品牌推广、集成服务等水平,构建健康有序的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和联盟共同体,同时通过搭建公共平台,打通昆明绿色能源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壁垒,促进沟通互助、合作交流,提升昆明市绿色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昆明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国金说,昆明的冶金业、数据产业、绿色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都走在了全省前列,理应做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未来,昆明将主动发力,做大、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链,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根据发展规划,到2025年,昆明市电力装机容量达1025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6%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0%以上,光伏发电装机量达到120万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电站储能配比不低于10%,加快氢能、储能等绿色能源新领域应用的推进,实现能源装备产值200亿元以上,新增绿色能源投资3年不低于400亿元,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渝昆高铁昆明境内首座大桥下部结构顺利完工
·昆明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链——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华能澜沧江云南段多能互补基地发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勐绿高速国庆一号隧道左幅顺利贯通
·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昆明施工1段正式动工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新华全媒+|秋日长江畔 丰收正当时
走进“大国粮仓”感受“储粮之道”
新华全媒+丨活力中国 乐享假期
北京市文物古建筑消防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培育一批精品咖啡庄园,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办
《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政策解读
云南“十四五”期间将培育一批以中药材为主
真金白银减负担降成本——《云南省扶持个体
到2025年 云南省将培育打造12个“千亿元园
乐见更多“是人”与“斯人”的讨论
打好“收官战” 跑好“头部棒”
【健康直通车】儿童早期发展很重要
【云岭健康大讲堂】第六十九期:如何减脂才
【理通三迤】基层青年干部要涵养“三气”
【理通三迤】如何绘好党员教育之“树”
【专题】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云南网简介| 服务合作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中央厨房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