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岩: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标准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敏锐抓住了信息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探索并长期坚持了一条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为继续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国电子报特开辟“两化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专栏,拟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典型企业代表撰写署名文章,多视角展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成就及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新时代融合发展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形成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道路,标准对于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性作用持续显现,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化融合是探索现代化强国之路的重要战略选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系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效路径。
(一)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
多年来,我国围绕工业经济提质、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把握信息革命发展先机,探索并长期坚持了一条信息化和工业化交叉融合、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引发制造业系统性、群体性技术突破和产业革命,新型工业化道路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两化融合也迈入快速发展轨道。新时代,通过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可在凝聚我国工业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浪潮,不断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建设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二)两化融合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之举
产业链供应链是我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经济安全发展的生命线。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放大,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一方面可打破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间的信息壁垒,快速感知供应链上下游供需波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变能力,破解产能过剩、供需错配、供应链卡断堵等痛点问题;另一方面可发挥数据要素的驱动潜能,以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快速汇聚和自由流转,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主体降低资源获取成本、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有效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和安全水平,助力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两化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建成全球规模蕞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以及互联网创新活跃、产业规模领先的双重优势,不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激发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带动制造业技术进步、管理变革和模式创新,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和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而且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创新突破,通过在制造业各环节的广泛应用,为信息技术提供蕞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信息技术的迭代优化和系统创新,从而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同频共振和协调发展。
标准是引领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抓手
“融合发展,标准先行”。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标准已成为纵深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对于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彰显。
(一)标准指引制造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路径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破解工业转型升级深层次问题的“必修课”。基于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我国提出了两化融合领域首套自主研制且实现大范围应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通过标准将数字化转型理念、方法、规律快速导入广大制造企业,引导企业构建从战略到执行、技术到管理、局部到全局的融合推进机制。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发布10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近6万家企业依据标准开展近9万项研发创新、高效生产、绿色节能等类型的数字能力建设工程,贯标达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0.0%、经营利润平均提高11.2%,标准在引导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的成效日益彰显。
(二)标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客户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数字化供应链应运而生,成为了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产物。近年来,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趋势和特点,深入开展数字化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国家标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GB/T 23050-2022)发布实施,加快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架构、成熟度模型、追溯体系、风险评估以及产业链图谱等关键亟须标准研制,完成《数字化供应链 成熟度模型》国际标准立项和团体标准发布,为广大企业利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数字化工具、提升供应链协同管控水平指明了方法指引,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敏捷性、稳健性和风险应对能力提供了参考指南。
(三)标准促进融合发展领域解决方案创新推广
近年来,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领域,同步推动关键标准研制、解决方案研发与产业应用推广,以标准为支撑加快融合发展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步伐。聚焦制造资源泛在连接、生产设备运行管控、复杂产品集成研发等融合发展典型场景的痛点需求,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推动研制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数字化管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余项,并以重点标准为依据,通过“试点应用-标杆案例-规模推广”的推广路径,加快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在航空、电子、汽车、轨道交通、石化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推广,有效促进了融合发展领域解决方案的集成创新、高效复用和扩散传播。
(四)标准为全球产业数字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不断深化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关键标准研制与应用推广,同时,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基于两化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产业实践经验与标准化工作基础,我国积极探索国内国际标准需求同步提出、内容同步研制、技术同步验证的标准化工作模式,由我国主导研制的产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方法等两项国际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1项工业数字模型国际标准完成立项。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化的持续突破,标志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为全球各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以两化融合标准为抓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下一步,需要立足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依托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等标准技术组织,加快两化融合关键亟须标准立项研制与深化应用,以标准为抓手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两化融合标准增强复杂产品研发创新能力
聚焦研发数据互通、模型交互融合、设计协同联动等复杂产品集成研发需求,加快设备数字孪生、制造业数字化仿真、工业软件、工业数据等关键领域标准研制。以两化融合标准引导企业打造异地协同研发能力、平台化设计能力、研发制造一体化能力和数字化交付能力,赋能复杂产品研发创新全过程,助力国产大飞机、高速轨道车辆、卫星导航等典型复杂技术产品和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优化升级。
(二)以两化融合标准助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
聚焦精益制造、柔性生产、设备连接等工业企业实际场景,加快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上云、设备健康管理与运行维护等重点标准研制。持续推进两化融合标准在生产制造纵深领域的应用,提升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运行管控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水平与生产运行成本,加快提升企业生产制造效率,逐步培育“以融合提质量、以融合降成本、以融合促效益”的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态。
(三)以两化融合标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完善数字化供应链标准体系,重点开展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架构、供应网络规划、订单协同管理等标准研制,推进产业链图谱、产业链供需对接、产业链风险预警等标准制定。以标准为依据组织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等级评价,引导企业逐级提升数字化供应链水平与能力,助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高效协同、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
(四)以两化融合标准牵引系统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度、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字典、设备数字化管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等两化融合重点领域的标准测试验证与试点应用,基于标准应用提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融合标准+解决方案”应用示范标杆与典型案例,以标准为牵引加速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应用。
(五)以两化融合标准助力产业数字化国际合作
持续深化与ISO、IEC、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紧密跟踪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化发展态势,引导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快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供应链等两化融合重点领域国际标准研制,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以国际标准化为牵引将我国两化融合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向国际推广,带动产业数字化国际合作迈向新高度。
作者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副主任委员 赵岩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