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广州发布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63

  工作目标:到2024年,初步建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群。

  智能网联汽车。3级(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50%,4级自动驾驶汽车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5G车联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国家级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初具规模。

  新能源汽车。强化“三电”核心技术自主开发,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芯、集成电驱动、机电耦合系统、大功率充电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不断提高电池性能,探索能够突破当前动力电池瓶颈的新技术路径;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进入全国城市前5名,占全市汽车产能约20%。

  汽车零部件。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供给水平,重点推动自主可控汽车芯片推广应用,形成较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

  《行动计划》中提到八项主要任务。其中提出巩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成果,尽快实现网约车、轻型物流车全面电动化。提升出租、环卫、邮政、物流、工程等公共服务领域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使用率,大力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公共机构使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探索在商用车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重点支持黄埔等区率先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应用;支持燃料电池专用车在环卫、物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反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穗厅字〔2021〕17号)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穗府办规〔2020〕25号)工作部署,加快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培育区域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广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计划。

  到2024年,初步建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群,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智能网联汽车。3级(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50%,4级自动驾驶汽车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5G车联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国家级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初具规模。

  新能源汽车。强化“三电”核心技术自主开发,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芯、集成电驱动、机电耦合系统、大功率充电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不断提高电池性能,探索能够突破当前动力电池瓶颈的新技术路径;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进入全国城市前5名,占全市汽车产能约20%。

  汽车零部件。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供给水平,重点推动自主可控汽车芯片推广应用,形成较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

  (一)强化产业规划。高水平编制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接国家住建部和工信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要求,编制我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工程。(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

  (二)支持整车企业做强做优。在资金、土地、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引导其加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研发及市场推广力度,加快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增资扩产项目建设,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价值。引导龙头企业全方位布局自动驾驶产业未来发展蓝图,抢占自动驾驶商业化战略高地,并以交通大数据、车联网云平台为突破,参与出行服务、数据服务相结合的综合交通服务,实现跨界融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牵头)

  (三)支持零部件企业强链补链。依托珠三角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等行业平台,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导和带动作用,建立整车企业与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沟通对接机制,提升汽车零部件供给水平及本地配套率。梳理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重点招商引资目录,市区联动,引进关键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广州,优化广州汽车产业链结构,加快形成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打造两个自主可控的汽车“芯”地。聚焦黄埔区和南沙区,发展宽禁带半导体项目(如南砂晶圆、芯粤能项目),逐步解决车用功率器件的自主可控问题;加快推进粤芯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推动车规级芯片的设计、测试和生产;打造芯片研发创新平台,建立车规级芯片的标准、测试和验证平台,吸引国内自主可控的芯片生产、设计、封装等企业落户广州。围绕广汽(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一个完全自主的“核”心零部件产业。大力推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涉及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人工智能芯片、高清摄像头、高精地图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布局。(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相关区政府)

  新能源汽车。争取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电动汽车“三电”系统落地,加快“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产能提升。突破超级快充电池技术,提高电芯导电能力,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热稳定性,推动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产业化落地。支持快充电芯、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及电池包(PACK)集成系统的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搭建超级快充电池平台在多款车型应用。(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相关区政府)

  智能网联汽车。大力开展智能汽车新型集中式电子电汽架构、复杂环境感知、信息融合、智能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等基础技术研究,重点突破高精度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线控底盘、智能驾驶舱等核心零部件瓶颈,构建核心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力争到2024年,完成全新一代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领航驾驶辅助系统(NDA)新能源集成控制器新能源电驱动技术等新技术自主研发。(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区政府)

  新能源汽车。聚焦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连接、换电技术、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推动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产业化落地。优化“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攻克硅负极材料在大型动力电池上的应用性难题,实现锂离子电池体积缩减20%、重量减轻14%,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纯电动车型工况续航1000km,实现电池体积和重量减半,使用寿命延长、安全可靠性提高。支持整车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研发以及负碳、氢提纯和制备、车载储氢等技术研究,储备氢燃料乘用车制造技术。(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区政府)

  依托新丰、花都、南沙、增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整合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等检测认证资源,推动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汽车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机构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认证平台,开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研究,加快构建完善公共测试服务支撑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六)支持园区载体建设。支持广汽(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广州天河(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企业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支持番禺区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快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提升番禺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完善汽车核心产业链,完善车路协同、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的示范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相关区政府牵头)

  (七)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实施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工程,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示范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稳步推进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依托工信部“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项目”,建立黄埔、南沙、花都、番禺四个区域级车联网先导区,探索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在公交、共享出行、港口码头、智能环卫、物流配送、智慧泊车、智慧高速等特定场景的应用。逐步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ETC收费快速通行、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出行效率优化、自动驾驶干线物流等智能网联应用场景建设,发布标准化接口规范,推动车路协同设备应用,实现数据交互以及跨平台协作,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及数据共享分析服务。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与出行公司合作,建立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的新型共享出行运营平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港务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

  新能源汽车。巩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成果,尽快实现网约车、轻型物流车全面电动化。提升出租、环卫、邮政、物流、工程等公共服务领域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使用率,大力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公共机构使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探索在商用车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重点支持黄埔等区率先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应用;支持燃料电池专用车在环卫、物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统筹做好全市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鼓励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或扩建加氢设施,积极探索混合建站发展模式。(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政府牵头)电车资源br>

  (八)支持智能网联数字新基建。

  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在黄埔、花都、番禺、南沙等区建成典型的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在一定规模城市范围内或高速公路上形成5G、车联网网络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全覆盖,部署车联网路侧设备(RSU)不少于400套,改造红绿灯等道路交通设施不少于100个,部署车联网路侧感知设备、计算单元不少于50套,前装或后装支持直连通信接口(PC5)通信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车辆不少于10000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区政府牵头)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分类推动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新建住宅、办公楼、商场、酒店等配建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位和充电基础设施,支持环卫、通勤、出租、物流、租赁、执法巡逻等领域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鼓励开展换电模式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便利的充换电网络,健全完善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

  (一)组织保障。发挥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市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示范运营工作。

  (二)用地保障。支持“链主”企业根据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工业产业区块管理、新型产业用地(M0)准入退出等政策措施加强产业载体管理。加大“链主”企业产业用地供应力度,鼓励其对产业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产业用房按我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政策规定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支持“链主”企业产业项目(包括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产业项目)纳入我市新型产业用地(M0)范畴。支持“链主”企业联合参与产业用地“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

  (三)人才保障。支持各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制定针对性的人才支持政策,支持建设人才公寓,健全人才住房配套保障机制。针对境内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紧缺人才,提供安家费与住房补贴、给予落户指标与购房资格、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和一定比例优质学位、高端医疗险和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等支持。针对骨干人才,鼓励其按我市现有人才政策规定申报并予以支持。

  (四)金融需求保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行业客户、融资租赁公司购买新车交易信贷支持力度,针对购买新车贷款业务降低信贷门槛、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保险机构针对其购买新车交易特点探索推进汽车交易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

  ©2002-2021北京智德典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爱卡汽车) 版权所有.电话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电话: 邮箱:/p>

  广东论坛广州发布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快速回复赞一个报名报名人数:亲,报名人数必须是阿拉伯数字,例如1留言:留言蕞多不能超过200字蕞多不能超过200字符留言不能为空用户名是否显示在列表中:是否提交报名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794.html

标签: 汽车产业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产业链企业积极扩产

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产业链企业积极扩产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背景下,8月份以来,产业链上市公司陆续发布投资扩产相关动态。   亿纬锂能8日发布2022年度定增修订稿显示,公司拟募资90亿元深度布局“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 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等。亿纬锂能预计,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产能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张。至2027年,本次募投项目释放产...

这个论坛在松江举行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协同合作驶上“快车道”

这个论坛在松江举行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协同合作驶上“快车道”

  这个论坛在松江举行,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协同合作驶上“快车道”   上海市松江区政府新闻办官方澎湃号   2022-08-13 14:38   8月12日上午,2022中国汽车智舱创新发展论坛在松江举行。本次论坛的举办及相应的资源集聚,将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协同合作迈上新台阶。未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哭穷究竟谁把钱赚了?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这是很不健康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8月11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的窘境。   无独有偶,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抱怨道:“电池占掉我整车...

3年内再交付1100辆氢能商用车潍柴携手产业链共同布局氢能赛道

3年内再交付1100辆氢能商用车潍柴携手产业链共同布局氢能赛道

  商用车运营交接之后,9月1日,再签下1100辆大订单,按下氢更大规模、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的“加速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潍柴力邀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就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市场拓展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全力打通产业闭环,提升各环节效率、降低成本,打造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氢能商业示范合作样板。   “氢能的发展需要产业链...

威灵汽车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称要补齐新能源供应链上的短板

威灵汽车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称要补齐新能源供应链上的短板

  9 月 7 日消息,2021 年 5 月 18 日,美的旗下的威灵汽车零部件公司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   在今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美的集团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在供应链安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智能电动核心部件,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旨演讲。   陈金涛表示:威灵汽...

中下游不赚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分摊不均

中下游不赚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分摊不均

  2022年9月6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8日开始投放中...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成功合龙   2022年服贸会达成成果1300余个   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动态地图2....   总资产...

格局加速重构汽车供应链“破”与“立”

格局加速重构汽车供应链“破”与“立”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南京 上海报道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来全球布局的供应链将会有所改变,短链、区域链多点供应将是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但是不管怎么变,供应链靠近市场、工厂去布局仍然是不会改变的。”日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

【建议收藏】重磅!2022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图谱

【建议收藏】重磅!2022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图谱

  全国新能源汽车供需规模;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广东省新能源汽车销量;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增长,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