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干货分享碳核算产业链由哪些构成?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9

  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精准可靠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础。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将驱动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国家出台各种举措来推进碳减排和碳中和,其中开展碳交易就是重要措施之一。而与之相应的,则是要解决碳排放量的碳核算问题,以何种准则、何种方法进行碳排放核算,碳核算的数据又从何而来的问题。由于控排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核准企业排放量,确定其是否要购买碳排放配额才能达标,因此厘清企业的碳核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是核查企业碳排放量的重中之重。

  碳排放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是碳交易主要品种。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对应的是“排放”,而CCER对应的是“抵消”。碳市场按照1:1的比例给予CCER替代碳排放配额,即1个CCER等同于1个配额,可以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排放配额的5%。CCER增加供给量,一般而言CCER可申请的项目较多,因此CCER交易价格较碳配额通常更加便宜,控排企业会考虑优先购买符合条件的CCER来抵消碳排放。

  碳交易体系总量和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相匹配,总量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下降。这能向市场传递出碳价长期将上涨的价格信号。目前,碳排放配额是免费分配,分配的基准值是国家参照企业所在行业内相对先进的碳排放水平来确定的,一家企业每年获得的配额就是这个基准值乘以企业当年的实际产量,产量越高,配额越多;但同时,产量越高也意味着碳排放量越高。所以,技术先进、减排能力强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盈余;反之,技术落后、减排能力差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缺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对基准值的标准设定会越来越严,这也意味着每家企业所获得的配额会逐年降低。

  每一轮交易期(例如一年)结束后,控排企业需要向政府提交足够的碳排放额度以抵消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要求,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全国统一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进行核算,其余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继续根据所在试点省市的核算指南进行核算报告及交易履约。

  我国目前的碳配额制度和碳交易主要针对的是重点排放单位企业。根据《全国碳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含自备电厂)和航空等八个行业中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约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经济主体(简称成“重点排放单位”)。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扩大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或主打蓝碳产品市场化交易。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拟注册在三亚。据悉,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碳核算产业上游:核算标准与指南不断完善

  作为碳排放减排基础的碳核算产业,其上游则是碳核算体系的建立,包括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报告编制指南等。目前,针对不同的适用对象或核算主体,国际上和国内都已经形成了一些通用的碳核算方法、报告标准或指南框架。

  目前我国在国家及行业企业层面的碳核算体系已经建立较为完善,基于产品及个人的碳核算体系目前还正在探索试验中。综合来看,所有的碳核算体系都旨在提供国家、产品系统、组织、项目的温室气体量化方法,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信息报告形式。在我国碳核算体系的建立中,其主要参与者为国家相关机构,包括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同时,还包括在碳核算体系建设过程中,提供咨询建议的各行业重点单位、高校研究部门等。

  碳核算产业中下游分析:参与者不断增多

  在碳核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碳排放的测量和计算成为产业中关键一环。碳核算可分为基于计算和基于测量两种方式,具体包括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目前我国碳核算指南只包括了排放因子法和质量平衡法。其中,排放因子法适用范围蕞广、应用蕞为普遍,以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的乘积作为碳排放估算值,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活动水平数据一般取自企业台账、统计报表等文件;排放因子主要有实测值、推荐值和缺省值三种。基于这三种方法的碳核算,都需要用到企业活动数据、排放因子数据、设备监测数据等各项数值。

  位于碳核算产业中游的厂商主要为数据收集厂商、碳核查机构、碳捕捉设备生产商、第三方检测机构、碳监测设备供应商等。随着碳交易兴起,围绕碳核算的各项服务参与者不断增多。

  目前,数据方包括碳信息披露项目(CDP)、PCAF(碳核算金融联盟)数据库、彭博数据库、明晟数据库以及标准普尔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一般会收录企业的年报数据或者碳排放估算数据,从而被纳入数据库的企业碳排放量可以被直接查询。而国内的碳排放数据商市场正在处于格局构建的蓝海市场,目前有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EADs)和生态环境部的环境信息平台()披露的企业碳排放年报,以及万得信息、恒生聚源、新华财经等综合数据信息服务商都在布局双碳主题相关数据。

  第三方服务商方面主要是提供碳中和科技和数据收集、分析、咨询、核查等服务。目前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也有一些资本介入扶持有科技基础的初创企业,比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申能碳资产、碳阻迹、环保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寰宇科技等。同时也有传统节能减排技术公司向碳中和不断渗透,比如中节能、北京燃气(研究院)。此外,还有科研高校等研究机构,比如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中心等。第三方碳排放核查机构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的要求需要进行备案公示,比如有中环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等。

  此外,还有碳检测设备相关公司。2021年5月,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在江苏正式上线,不仅头部次精准计量出了火力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实现了碳排放的实时监测。随着碳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和发展,碳核查需求有望迎来放量。相关设备布局的上市公司有谱尼测试、理工环科、清新科技、雪迪龙等。

  碳核算的下游为碳核算服务使用机构,包括碳排放交易所、实体企业(包括高耗能企业、超排企业以及制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所有企业)、金融机构(包含银行、券商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下游用户的核心诉求是通过运用碳核算来进行核定碳的配额参与碳交易,企业自身的控排、战略转型,以及金融机构实现自身碳核算和规避金融资产中的气候转型风险。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6976.html

标签: 产业链构成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的应用和服务将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市场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升高,我国大数据产业也迎来发展迅速。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大数...

国泰君安证券:军工行业重点推荐航空航天赛道

国泰君安证券:军工行业重点推荐航空航天赛道

  【本报告导读】:军工投资逻辑转向注重基本面研究,行业高景气叠加装备升级和股权激励,行业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本期我们深度对话军工行业,探寻行业分析框架与投资机会。   ·【宏观策略深度对话行业】源起与目标。股票价格波动是“心中之花”,股票投资需守正出奇,“正”即是对于基本面的研究和理解,“奇”是市场博弈,人们对于业绩的展望和预期波动。正奇之间,既要看懂业绩,又要看懂...

全球产业链重塑将给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风险和壁垒

全球产业链重塑将给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风险和壁垒

  我们正身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后疫情时代,多重复杂因素耦合,预示着全球化重塑正在加快,很大程度上将改变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进程。产业链重塑对于一个经济贸易大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全面、科学的认知研究,很可能会坐失良机,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的演变加快,全球产业链重塑受到了新的地缘政治潜在风险的影响,发达国家在加快推进产业链重构层面提出了中长期战略规划,将促使后发国家在...

2022-2027年中国贻贝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2022-2027年中国贻贝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2027年中国贻贝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17年中国贻贝进口量持续下降,到2017年下降至45908吨。2018年中国贻贝进口量迅速回升至87418吨,同比上升90.42%。随...

产业链布局不断向纵深发展广联航空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209%

产业链布局不断向纵深发展广联航空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209%

  8月24日晚间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2.54亿元,同比增长126.99%;归属于上市公司4395万元,同比增加8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258万元,同比增长209.29%;归属于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加90.91%。   是少数具备从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设计、工装设计、零部件生产到整机部段交付全产业链技术能力和...

人工智能架构图和产业链构成

人工智能架构图和产业链构成

  :通过海量数据输入,在算法平台(软件框架)上进行模型训练,形成AI技术工具,处理现实应用问题。   AI产业链构成:人工智能是典型的分层结构:一般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 基础层:主要提供数据输入和计算能力,包括AI芯片、AI基础设施、数据及服务等;   ─ 技术层:在基础层上开发算法模型,通过软件框架进行训练和学习,...

重磅:《纽约时报》视中国对全球光伏产业链构成重大威胁堪比华为5G

重磅:《纽约时报》视中国对全球光伏产业链构成重大威胁堪比华为5G

  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与大脑。目前,中国是全球出货量头部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中国的光伏产业很强,但“强到什么程度”,少有人知。   定量看,国际能源署(IEA)此前发布的《光伏全球供应链特别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来扩张光伏设备产能,规模是欧洲的10倍,在价值链上创造了超过30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

光伏产业链构成

光伏产业链构成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为硅料的采集,硅片、硅棒、硅锭的生产;中游为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制作;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与运营。   光伏硅片分为两种,一种是薄膜,一种是晶硅,然而晶硅又分为单晶和多晶。   单晶硅的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优良,且光电转换效率更佳,但在行业发展初期生产成本偏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多晶产品在这一阶段依靠价格优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