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向新记”②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闫新宇)11月6日,在四川成华经济开发区所属“成都机器人产业园”的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记者看到,可以按摩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人动作的机器人、可以跳舞的机器人……来自各大品牌的机器人正在有序运转。
目前,这里已聚集安川电机、ABB、发那科、西门子、埃斯顿、卡诺普等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投用了300余台(套)智能制造设备。当中以制造业为主,包括焊接、搬运、打磨、物流等机器人,以及用于国家级行业技能大赛的专用设备。此外,还有人形服务机器人,着力家庭服务的智能化替代。
据介绍,该中心是成华携手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围绕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的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
同时,依照高标准建设,联合链主企业、985高校,落地机器人联合实验室,集应用推广、技术研发、产教融合、创新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为一体,以“四平台、一基地”的模式,全面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它也是一个半公益性的创新平台、孵化平台、共享平台,可以免费学习参观,帮助本地的产业企业、社会人员和高校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成都凯瑞奇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阳表示,教育是机器人创新中心诞生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这一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育基地,为企业输入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
在创新中心里,一个又一个培训班正在举行。“我们引进专家院士团队、领军人才、合作高校开展技术引领、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指导工作,帮助在孵项目加快发展。还开展了2024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专项培训,为人才引育打好基础。同时组织多场智能制造项目管理专题培训会,赋能本地产业发展。”何阳说道,“我们正在研究开源机器人,并为其配套了相应的产业基金和投资基金,后续还将对研究成果进行孵化。希望借此打造出一个开源性平台,让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参与进来,成为成都市的一张新名片。”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投用以来,创新中心已经引入北斗伏羲、华航唯实等1个院士级项目、2个高校科研项目、5个企业科研项目、8个在孵化项目。未来,该中心将聚焦高校、企业、行业等协同合作,引入科教成果转化项目15个,实现产值10亿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