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2022年广州产业结构之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64

  产业、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新能源和技能环保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

  其中,黄埔和南沙区布局的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较为全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越秀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荔湾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海珠区重点布局数字创意产业等。广州其它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情况如下:

  2、广州构筑 123+N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广州提出 123+N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1 是指一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串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黄花岗科技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充分发挥大院大所集中、人才资源集中、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集中的优势,着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策源功能、辐射带动功能和产业服务功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核心区。包括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黄花岗科技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

  2 是指两带,包括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和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3 是指三城,包括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广州科学城。

  N 是指多节点,立足各地产业优势和功能特色,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在白云、荔湾、花都和从化等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医药健康、智能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特色园区基地建设,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产业协同互补、集聚集群集约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 百花齐放 群星争辉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平台。

  3、广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园区建设积极推进

  在各区域重点产业的园区布局上,白云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 ( 建设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 等 ; 黄埔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 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园区 ) ,生物医药与健康 ( 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等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 建设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 ) 等。广州其它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4、广州规划 74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区

  此外,广州还规划了 74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区 ,依据 123+N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划分。黄埔区布局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天河区布局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等,两个辖区集聚区互有合作。其他辖区特色集聚区如下:

  注:黑色加粗聚集区为 123+N 产业格局中的 123 重点聚集区,且该部分未包含 N 部分的集聚区。

  每个重点聚集区的重点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各不相同。如,越秀区的黄花岗科技园重点布局健康医疗、5G、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新一代地理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珠区的广州国际生物岛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天河区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番禺区的广州南站科技服务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它重点聚集区的重点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如下图所示:

  注: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园区涉及多个辖区,故按辖区计算集聚区总数有重叠。

  5、广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达 7 千亿元

  2020 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 7609 亿元,其中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达 19.32%,为增加值蕞高的细分产业 ; 其次为生物药与健康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318 亿元和 1301 亿元。

  十四五 规划中,广州到 2025 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预期目标为 12100 亿元,突破万亿关卡。其中,CAGR 蕞高的为新材料与精细化工,达到 25.2%。

  分区域看,荔湾区 2021 年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 8.3%; 越秀区 2021 年网络经济核心行业营收规模为 179.59 亿元 ; 增城区规划到 2025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规模超 1000 亿元。其他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增加值及规划目标如下: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广州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 募投可研、IPO 业务与技术撰写、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34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6月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安徽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举行,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既是比亚迪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的体现,也是安徽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案例。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现...

安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安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2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落实‘十大战略’助推安阳发展”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据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创新和高技术科科长王智介绍,近年,安阳市始终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发展规律...

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再提升6月产值增速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再提升6月产值增速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今年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克难而进,稳中向好,在实现反弹后展现了强大回升潜力。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02.5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生力量,在我省稳增长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凡作用。   6月是我省工业经济实现反弹的关键月份。数据显示,当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之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202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之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精密仪器设备。 十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区域布局方面,珠三角地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和江门市布局较为全面 ; 而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仅在部分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布局。   注: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的数量表示,其中★★★标注核心城市,★★标注...

企业家纷纷点赞!塘厦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再次“出圈”

企业家纷纷点赞!塘厦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再次“出圈”

  8月26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举办2022全球招商大会,大会以“有空间,进莞来”为主题,主会场设在东莞迎宾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滨海湾新区设立5个市内分会场,在德国、日本、以色列、阿联酋等国家设立4个海外分会场。通过线场活动,面向全球展现东莞的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   塘厦镇镇长任奎,副镇长陈广莲,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在塘厦分会场参加活动。  ...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打造深度融深融湾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千亿园区。   产业布局:打造“3+14”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组团。包括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制造组团、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组团、智能产品组团、生命健康产业组团4个组团)、信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组团、5G通信产业组团、数字创意产业组团、科技服务业组团4个组团)、绿色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组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组...

打造产业集群与战新产业“双引领”

打造产业集群与战新产业“双引领”

  打造产业集群与战新产业“双引领”   2022-08-29 17:59   8月26日,走进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交材”)热轧厂车轮二线厂房,一架橙蓝色的智能立体库异常醒目,装载着钢锭的托盘在其中自由穿梭,高效且安全。“智能立体库是炉前智慧物流系统的核心部位,也是马钢交材智慧制造二期重点项目之一。”马钢交材设备管理部高级...

【视频】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视频】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突破点。去年以来,东莞统筹基建、资金、招商、人才、政策等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产业招商上,东莞构建“1+N”配套政策体系,出台“一基地一政策”等系列文件,对基地内优质企业在投资落户、技术创新、设备投资、人才引进、上市并购等方面予以全市蕞大力度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