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湾区高质量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红锦(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21BJL044〕负责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强调以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有效融合及集群化,促进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雄厚的现代化产业和新兴产业基础、极佳的财政创新政策和营商环境、齐备的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体系以及活跃的创新市场和人才吸引力,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的理想实验田。

  广州南沙,工作人员在南沙云从科技展厅演示“校园一脸通”应用场景。新华社发

  然而,也要看到,大湾区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尚需提升,多项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现象,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是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发力。

  稳步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坚实的支柱型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广东省《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实施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和培土等六大工程,创新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以产业集群工程视角系统稳步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强化生态与产业融合,实现新兴产业集群绿色节能低碳发展。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着眼于绿色效率,致力于产业的绿色低碳升级,将环境外部性纳入经济核算,综合使用总量控制与存量改造的政策手段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手段,调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碳排放水平,在给定环境政策目标下蕞大化提升经济效率。

  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力量,打造“数智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抓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机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全面数智融合创新。既要聚焦“两大依托”,即依托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础、依托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也要致力于“两大重塑”,即重塑产业的高端智能融合机制、重塑数智新业态模式。

  推进大湾区金融服务协同创新,健全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体系,助力实体产业发展。协同建设粤港澳核心金融圈,实现金融产品互认、资金互通、市场互联,助推金融科创深度融合;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数字金融算法中心为契机,为湾区产业创新聚集疏通金融服务的快车道,打造“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新型苗圃”;鼓励大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共同构建同频共振、高效协作的融资服务综合体。

  加强开放性制度建设,围绕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人才政策协调与制度衔接,是湾区发展赋能的关键一招。推进产才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完善人才协同培养格局,构建多层次培养体系,强化高水平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先行先试制度型开放的规范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经验。大湾区除了接受既定的国际规则,也要在现有规则上寻求突破,可从对接港澳规则起步,通过多个领域的制度融合,形成一套为世界认可乃至影响世界的大市场规则,并身体力行打造示范标杆,凝聚全球共识。

  做好产业政策协调工作,着重打破各类制度性障碍,推动市场活跃发展。政府应扮演好组织者与规划师的角色,统筹管理各地市工作,打破要素资源流动壁垒;畅通城市间协调机制,在政策层面推进产业链分工;合理发挥相对弱势地市的比较优势,兼收并蓄各地市发展特色,弥合各地发展鸿沟,走稳走实共同富裕之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525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稳中有进上半年经济回眸看(4)创新驱动转型新兴产业领跑

稳中有进上半年经济回眸看(4)创新驱动转型新兴产业领跑

  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天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一批微型音圈马达产品,今年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稀土永磁材料应用,企业生产的高精度对焦马达,可以加快手机拍摄对焦速度,提高镜头调整精确度。李斌 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有了新产品、高端产品的加持,对于我们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的认可度,都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一些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深圳经济注入充沛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深圳经济注入充沛动力

  上半年,深圳经济克难而进,稳中向好,且亮点颇多。其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20个集群实现增加值6271.64亿元,占GDP比重达41.8%,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2%,高于同期GDP增速4.2个百分点。这些新生力量在稳增长的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   数据显示,深圳战新产业中部分产业集群增速较快,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工业经济克难而进,稳中向好,在实现反弹后展现了强大回升潜力。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02.5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生力量,在吉林省稳增长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凡作用。   6月是吉林省工业经济实现反弹的关键月份。数据显示,当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其中新一代信...

安徽:新兴产业集聚成“群”增添发展新动能

安徽:新兴产业集聚成“群”增添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合肥8月23日电(记者杨玉华、吴慧珺、胡锐)尽管天气炎热,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比亚迪合肥基地北门外,却人头攒动。每天一大早,基地开门招工,前来应聘的人员络绎不绝,未来这里将吸纳六万余名产业工人。   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栋栋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拔地而起。   围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延伸产业链,长丰县已经集聚起中创新航、优...

202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之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202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之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精密仪器设备。 十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区域布局方面,珠三角地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和江门市布局较为全面 ; 而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仅在部分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布局。   注: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的数量表示,其中★★★标注核心城市,★★标注...

蕞全!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蕞全!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蕞全! 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机构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指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打造深度融深融湾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千亿园区。   产业布局:打造“3+14”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组团。包括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制造组团、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组团、智能产品组团、生命健康产业组团4个组团)、信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组团、5G通信产业组团、数字创意产业组团、科技服务业组团4个组团)、绿色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组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组...

非凡十年丨江苏泰州:科技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强劲引擎

非凡十年丨江苏泰州:科技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强劲引擎

  十年来,江苏省泰州市聚焦主导产业,实施“揭榜挂帅”联合攻关,获批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82个,累计获得资金13.46亿元,在大健康、光伏等产业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励113项。   2021年,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1%,比2012年提高11.55个百分点。全市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