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提质创优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
一切“注定”的书写,都由“实干”做笔。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8亿元,新登记经营主体20372户,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亿元过去的一年,槐荫区高标准落实“125510”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展现出了一个坚持高质量发展城区奋进的新步伐与发展的强大潜力,让人们对新一年里的槐荫更加充满期待。
一元复始,奋斗接续;步履不停,奋斗不止。2024年的点点滴滴是继续前行的“底气”,更是重新启程的高度。崭新的2025年,槐荫区锚定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扎实开展“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活动,大力实施“十大提质创优行动”,推动经济企稳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槐荫生动实践。
坚定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2025年是槐荫区的“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从“攻坚提升年”到“深化落实年”,再到“提质创优年”,展现了槐荫区在项目建设上的厚积薄发。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是槐荫区发展动力与活力之所在。
2024年,槐荫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分领域、分部门、分街道滚动式、颗粒化研究谋划策划项目,全年新谋划项目267个、总投资1590.83亿元,创历史新高。此外,2024年全区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4个省级、30个市级、106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远洋广场、均和云谷三期、医学中心污水处理厂等33个项目竣工交付,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中交创芯智谷、腊山河西路北延等8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协同发力,槐荫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走在全市前列。围绕“342”现代化产业体系,槐荫区不断完善招商机制,2024年成功对接项目283个,落地项目119个。
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槐荫区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上的步伐才能铿锵有力。槐荫区将超前谋划布局一批含金量高、含新量足、含绿量多的优质项目,形成项目梯次储备、滚动开工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1+3+9+X”一体化招商体制,聚焦重点产业项目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槐荫经济开发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等平台优势,招引一批优质项目。
槐荫区还将不断提振消费市场从而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全区将持续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常态化开展“约惠槐荫”系列消费活动,眼下特斯拉、华为、小米等知名车企在此集聚,“要买车,到槐荫”品牌越来越响;着力提振大宗消费、绿色消费、家居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华联、和谐、西客站等重点商圈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消费“西”引力。同时,进一步培优消费供给“新业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和青年消费,鼓励大型商超发展新型融合消费业态;壮大流量经济“生态圈”,持续打造“这里蕞槐荫”文旅品牌,进一步完善“中央文化区”生态链,拓展“京沪文旅+”朋友圈。去年全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15.1万人次,实现营收17.5亿元。槐荫区获评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仅来源于项目建设,还有不断深化改革带来的嬗变。槐荫区将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擦亮宜商槐荫品牌,优化“槐小花”“企业大事一体办”等特色服务,营造四季不断、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开展“行走槐荫助企引才”系列活动,搭建政府、企业、人才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激发人才活力,全区人才总量已达22.6万人;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完善“1+4+N”数字槐荫建设推进工作体系,加快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槐荫,“产业兴”是热度蕞高的字眼,是槐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是槐荫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已成为槐荫区近年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槐荫区以“新”为引领,构建以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汽车消费四大特色产业为配套,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两大产业为支撑的“342”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槐荫区正以其独特的产业魅力和活力,展现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生机。
新的一年里,槐荫区将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支持天岳先进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共建共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去年全区新建(重组)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新增备案市级重点实验室11家,全区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达15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5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科创向“新”迈进的动能愈发强劲。
槐荫区将进一步推动医养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医学中心打造“医教研产养服”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加快产业导入和项目招引,全面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眼下的医学中心项目建设一片火热,齐鲁医院建院百年来头部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主体封顶,山东头部医科大学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片区累计开工项目62个,总开工面积861万平方米,一座充满活力的医学新城正拔节生长。
槐荫区将进一步推动先进材料产业能级提升与智能制造产业固链强链。放大集成电路子基金、开发区“基金联盟”等创投资源优势,深耕碳化硅、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行业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深化智能制造产业链资源整合、数字化转型,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力推进槐荫数控智能设备产业园、工业母机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形成槐荫经济开发区“南北两翼”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天岳先进发布的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鲲鹏计算机、用新电子等17个先进材料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69%,位居全市前列。
此外,槐荫区还将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依托京沪总部经济产业基地等9座“京沪系”楼宇、20个特色产业园区,加快集聚高端商务、数字经济、网络视听、文化产业等经济业态,推动服务业多元融合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
坚定保障和改善民生 奋力书写槐荫幸福答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经济发展质量决定民生建设的含金量。槐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投入节节攀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犹如和煦春风,70万槐荫人在“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建设的征程中,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2024年民生支出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8%。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住有宜居成为槐荫民生的真实写照。
去年槐荫区建成润新学校等教育设施8处,新增学位1.1万个,新招聘教师188人,全区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达到240人。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合作办学14所学校,成立12个幼教集团和一个合作办园幼教联盟,优质均衡教育全面推进。槐荫区获评山东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济南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区等荣誉,“教育兴”成为槐荫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4年20件重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槐荫获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蕞具吸引力”10强城区。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7.4%。实施“情系桑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规范提升长者助餐站点39处。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探索社区嵌入式托育园模式,提供托位3000余个。全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全区城市更新开启了新篇章。8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致力于打造济南西部首座运动城市综合体的槐苑文化体育公园全面开工,市五院轨道交通TOD综合体项目加速推进,即将成为全市首个集轨道交通、公交首末站、居住、商务、消费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立体生态“城市新地标”。
全区城中村改造迈出了新步伐。东吴家堡、南吴家堡、南沙王庄三村整合城中村改造项目仅用20天完成签约95%,安置房顺利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展现新面貌。93个老旧小区、682栋楼改造提升,惠及居民3.2万户。
新的一年里,槐荫区将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坚定扛起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创造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槐荫,全力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槐荫崭新实践。
原标题:槐荫:提质创优 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