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业绩亮眼长沙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9

  又到了上市公司密集发布2022年年报的高峰期。作为长沙上市公司蕞集中的生物医药产业,长沙各药企交出了一份份亮丽答卷:与上年相比,方盛制药净利增长308.12%、九典制药净利增长32.05%、华纳药厂预计增长12.23%……

  湖南省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2月,长沙市实现较快增长的四大主要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高居榜首,其增加值同比增长20.6%。

  业绩骄人的同时,长沙17个药品刚刚又被列入“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头部批)”……种种迹象清晰表明,长沙制药产业正步入快速增长新赛道。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头部药企,其创新药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呈持续攀升之势。

  方盛制药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14.36%。“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受益于聚焦中药创新药主业。”方盛制药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成立了创新研究院,下设创新中药研发中心、仿制药研发中心、复杂制剂研发中心。仅中药方面,公司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强力枇杷膏(蜜炼)/露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70%。

  以方盛制药为缩影,全市制药企业科研创新实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年初,九典制药新基地——高端制剂研发产业园正式投入生产,实现现代药品研产销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

  “目前生产线正在进行依巴斯汀片的生产,这款药物是九典制药去年上市的一款抗过敏药物,经过蕞初的小试、中期放大,再到现在的大生产,如今,九典制药每天能够生产200万片依巴斯汀片。”九典制药高端制剂研发产业园301车间主任张朝阳介绍,此款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以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对症治疗。经过5年时间的研发,九典制药的产品获批上市时,国内一共只有4家企业的同类产品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创新驱动下,一批头部企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作为一家药用辅料龙头企业,目前,尔康制药拥有药用辅料品种127个、原料药品种73个、成品药批准文号282个,已成为中国药用辅料行业中规模大、品种全、配套齐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

  公司日前被认定为2023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次被认定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对公司创新能力、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专业化程度等综合发展实力的充分认可,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增强公司行业影响力,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尔康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市制药行业生产基本实现智能化,从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九芝堂是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店”,也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在岳麓大道以南,一座全新的九芝堂国药健康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我们运用MES智能制造系统、WMS智能仓储系统等先进系统和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投入70%,节约运营成本50%。”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副部长叶甲刚介绍。

  “我们在企业原有的自动化基础上,对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和厂商联合开发了更智能的生产设备,按照高标准、高要求打造了洁净车间。产业园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确保产线全流程得到更智能化的管控。”九芝堂胶剂车间主任剪杰介绍,传统的阿胶制作过程中难免需要人力干预,但企业对生产全线进行了设备化改造,将提升大约50%的生产效率。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税收2亿元。

  作为重点产业链之一,今年以来,省市各级对包括制药行业在内的生物医药相继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为培育一批省产医药龙头产品,带动做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促进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4月11日,我省公布“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头部批)”,其中包括36个药品,长沙企业占到17个,其中方盛制药、九芝堂各占2个。

  根据政策,对纳入培育目录的重点品种,各部门要在创新升级、原材料和设备进口、发展环境、市场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包括政策优惠、资金支持、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优先等实打实的支持。

  而不久前出台的《长沙市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更是对全市包括药品厂家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了明确规划。

  《行动计划》明确做强湖南湘江新区、浏阳经开区两大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区,利用基因合成、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拓展现代中药、化学药、医药装备、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优势,构建生物医药中高端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建设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受此鼓舞,作为湖南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的浏阳经开区已提出,将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创新药和药用辅料,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在“十四五”末形成千亿集群。

  原标题:《业绩亮眼,长沙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466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目前生物药在市场收入中占比相比化学药仍然较少,但是收入增长潜力大于化学药。中国生物药预期2021年市场收入为4.25千亿人民币,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占比为24.57%。中国医药市场中生物药收入20...

【干货】医药制造外包(CMO)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医药制造外包(CMO)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原标题:【干货】医药制造外包(CMO)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本文核心内容:产业链、全景图、发展动向   医药制造外包(CMO)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   CMO/CDMO行业的上游为CRO行业和精细化工行业;其中,CRO行业贯穿新药发现、研发、开发的全过程,伴随新药发现、研发、开发全流程提供一体化、全周期服务,其...

洞察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洞察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天津市提出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制药研发转化基地。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69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比工业增加值增幅高6%。   根据《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全景图上中下游市场及企业分析

2021年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全景图上中下游市场及企业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因此原料药行业的总体政策近年来逐步趋严。   在此背景下,原料药行业的门槛和集中度得以提高,行业中优势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总体而言,基于国内外医疗保健、畜牧养殖等行业对化学原料药的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化学原料药销售将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   原料药行业包括API和中间体。上游原材料有两...

【券商聚焦】交银国际:医药制造重回美国可行性待观察中国CXO海外建厂稳步推进

【券商聚焦】交银国际:医药制造重回美国可行性待观察中国CXO海外建厂稳步推进

  交银国际发研报指,拜登签署一份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确保可以在美国制造所有在美国发明的东西。   美国重拾制造并非易事,缺乏人才:2021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数8.3%,比2009年9.1%降低0.8个百分比。预测到2025年,中国理工科博士毕业生几乎是美国2倍。   医药制造重回美国将抬高美国药价:中国拥有完善的化工产业链和工...

广东佛山三水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新增长极

广东佛山三水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新增长极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佛山市人民政府近日签署《共同推进佛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佛山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先行先试的具体举措和政策服务保障措施。   其中,在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下称“云东海产业园”)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机构平...

【干货】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医疗器械零组件制造,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设备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国家的基础工业如橡胶、塑料、电子、钢铁、紧固...

峡江医药大健康产业集聚裂变助推高质量发展

峡江医药大健康产业集聚裂变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峡江县积极探索建立医药大健康细分领域孵化发展模式,创建“共享式”孵化平台,构建“全链式”孵化体系,推动全县医药大健康产业集聚裂变,为我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截至目前,该县共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30余家,撬动社会资本超10亿元。2021年,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主营收入已突破160亿元。   该县着力集聚产业项目,全面推行“园区+主题产业园”模式,建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