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国硅谷”蕞新规划曝光:双核+双心+两轴+三大片区即将全面爆发!南山2035年将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3年4月14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南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文件,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
据南山公示称,南山提出未来发展目标:2025年: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中央智力区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2035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典范区。
2050年:实现全方位先行示范,在全面建成世界级标杆中心城区基础上,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锋样板,为深圳建成全球标杆城市做出卓越贡献。
未来规划常住人口:200万人,规划管理服务人口:250万人。
深圳梦注意到,作为“中国硅谷”的南山提出:构筑“双核双心、两轴三片”总体格局!双核即:深圳湾CBD、前海城市新中心,作为市级功能中心承担城市综合性服务职能。
双心即:西丽中心、蛇口中心,作为城市功能节点承担所在片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及产业升级辐射功能。
两轴即:科技创新轴、总部经济轴,有效联通外部优势资源,强化协同发展。
三片即:北部协调发展示范片区、中部创新发展示范片区、南部国际化滨海城区,承载辖区特色战略功能。
与此同时,南山明确:引导产业空间覆盖创新全链条,提出在北部发展源头创新:布局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基础创新、先进制造、科技服务等功能。
中部发展孵化转化:布局高新区、侨城北片区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技术转化创新、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总部经济等功能。
南部发展创新总部:后海、前海、深圳湾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产品与服务创新、总部经济、科技金融、商务服务、海洋科技、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功能。
深圳南山2035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草案公示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为落实“多规合一”改革要求,按照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南山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深圳市南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科学前瞻描绘2035年南山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美好蓝图。
目前规划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草案公示时间为2023年4月14日-2023年5月13日,共30天。社会各界可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网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网站(网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上查阅。相关意见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邮寄信件等方式提交。
邮寄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10138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规划科
(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深圳市南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据湾区风来,潮涌南山。古代的南山,曾是古越人的文化摇篮,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海防要塞、边防重镇。
百年沧桑,风云变幻。1979年蛇口工业区横空出世,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大幕。南山,一路为改革开放探路先行……从渔村到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一幅描绘改革、奋斗、创新、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南山区(含前海南山片区)地处珠三角大湾区黄金入海口,坐拥深圳湾、前海湾,面向南海,全域国土空间规划面积611.40k㎡,海岸线km。
人口:179.58万(第七次人口普查)
1 先行示范,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南山区打造成“世界级的创新之都、现代化的宜居之城、国际化的魅力之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典范标杆。
构建深圳市的科技创新中心、商务金融中心、高等教育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和都市休闲旅游基地。
2025年: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中央智力区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2035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典范区。
2050年:实现全方位先行示范,在全面建成世界级标杆中心城区基础上,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锋样板,为深圳建成全球标杆城市做出卓越贡献。
科学引导,动态调控,以空间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带动人口结构优化
2 生态优先,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
立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充分发挥生态绿地和水系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支撑作用。
在全市“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总体格局的基础上,构建“三带五片六廊多点”的南山生态空间格局。
以生态保护格局统领南山区自然资源系统保护构建“三带五片六廊多点” 生态空间格局
前海湾滨海岸线生态保育带、深圳湾滨海岸线生态保育带、阳台山-塘朗山生态保育带。
阳台山-西丽水库生态片、塘朗山生态片、大南山生态片、深圳湾生态片、内伶仃岛生态片。
大沙河生态景观通廊、月湾河生态景观通廊、桂湾河生态景观通廊、前湾河生态景观通廊、西部城市绿廊、小沙河城市绿廊。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长岭陂水库、红花岭、文天祥纪念公园、四海公园、荔香公园、人才公园、中山公园、松坪山公园、石鼓山公园等。
推进阳台山森林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建设,提升公园品质和可达性。打造高品质森林游憩体系。
以大沙河为主干水系,以西丽水库、长岭陂水库等为重要节点,串联河湖水系与湿地空间网络。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更加开放共享的滨水活动空间。
以耕地保护利用为核心,推动农用地复合利用,因地制宜融入农业科技、休闲景观、文化教育等功能,提升耕地综合利用效益,建设具有南山特色的现代都市田园。
3 空间统筹,联合前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引擎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引擎,构建“双核双心、两轴三片”的城区开发格局和“一廊三段”的海洋空间结构。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南山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6.31公顷。
南山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3公顷。
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优化布局。
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
集中进行城市开发建设、以城市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
3.3 构筑“双核双心、两轴三片”总体格局
深圳湾CBD、前海城市新中心,作为市级功能中心承担城市综合性服务职能。
西丽中心、蛇口中心,作为城市功能节点承担所在片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及产业升级辐射功能。
科技创新轴、总部经济轴,有效联通外部优势资源,强化协同发展。
北部协调发展示范片区、中部创新发展示范片区、南部国际化滨海城区,承载辖区特色战略功能。
3.4 构建“一廊三段”海洋空间结构
集创意设计、传统文化、先锋艺术、前沿时尚于一体的世界级“文化飘带”,塑造坚定文化自信、集中展现中国底气的示范平台。
总部经济、高端文化和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
海洋国际交往中心和海洋产业创新区。
稳居住:增加居住空间供给,优化职住空间布局。
提配套:提高基础教育、医疗、养老、文体设施用地规模。
优绿地:严格保护规划绿地总量不减少,优化绿地布局,完善多层次公园绿地体系构建。
强科研:强化保障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用地供应,为科研高校落地预留充足空间。
保工业:持续保障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供给,促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稳商办:优化新增商业及办公用地布局,引导商业和办公空间向城市中心、功能节点集聚。
4 创新驱动,助推形成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格局
立足南山区发展优势和基础,优化产业空间供应结构,引导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升级产业空间建设形态、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打造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人文活力高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4.1 引导产业空间覆盖创新全链条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基础创新、先进制造、科技服务等功能。
高新区、侨城北片区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技术转化创新、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总部经济等功能。
后海、前海、深圳湾等产业空间,重点承担产品与服务创新、总部经济、科技金融、商务服务、海洋科技、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功能。
5 以人为本,创建南山特色“人居七优”社区生活圈
坚持生活形态引领,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城市的尺度,使居民获得更有尊严的城市生活。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建设包容公平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更高品质的住有宜居。
以公园建设统筹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打造“开放、活力、生态、舒适”的高品质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增加住房供给,以“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 住房供
居住与就业空间协调发展,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公共
在就业集中区及其附近增加住房供给,改善职住平衡。
持续改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街区居住环境、建筑安全
性能、房屋使用功能等,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5.2 创建南山特色“人居七优”社区生活圈
结合南山区特点,打造“人居七优”社区生活圈。以菜单式、定制化的形式扩展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以公园建设统筹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打造“开放、活力、生态、舒适”的高品质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到2035年,南山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人。
6 风貌塑造,彰显南山自然与人文交融城区魅力
依托南山区丰富的山、海、城资源,共同形成“一湖两带山水翠、三山百园赋南山”的整体风貌格局。
充分挖掘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海丝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等时代特征鲜明的文化资源和记忆空间,展现南山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历史与当代文化遗产。
6.1 营造山海相连景城互融的风貌特色
6.2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区发展相融合
凝聚历史人文共识,建构历史文化保育体系,强化新老遗产的连片统筹策划与活化保育,全景展示南山区历史与当代人文特质、城区发展记忆和特色风貌。
7 强化支撑,构建高效通达与韧性可持续的城区
打造内外通达、高效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
构建安全可靠、容量充足、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市政系统,支撑城市安全稳定高效发展。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性、多层次、智能化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
全面提升南山与粤西、海西、长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区域的高速铁路可达性,积极推进西丽枢纽建设,不断提升南山交通枢纽地位。
积极推进城际线研究和规划建设,将南山区打造成为联系珠江东西两岸、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 强化南山区域性客运枢纽地位。
鼓励南山港区航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相关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港区。
增强深圳湾口岸客运通关及交通接驳能力,推进港深西部铁路规划建设,加强与香港西部地区的交通联系。
构建以轨道快线为骨干、轨道普线为主体、常规公交
广泛覆盖、多样化公交和出租车为补充的公交体系,
为市民提供“门到门”全出行链的高品质公交服务。
结合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常规公交网络,提供集约化、
加强南山与珠江西岸的道路交通联系。
优化南山区内部路网微循环 ,到2035年,全区道路
构建差异化的慢行交通网络,分类设置慢行分区。
构建“中灾正常、大灾可控、巨灾可救”的综合防御系统,设置应急指挥中心、医疗救援中心和传染病后备医院。到2035年,保证全区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不低于157公顷。
构建“一级消防站+微型消防站”联动机制,规划新建8座消防站,实现建成区覆盖率90%,到2035年,全区实现建设用地消防站覆盖率100%。
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依托城市物流转运中心和末端配送站的建设,同步预留应急物流配送功能。
到2035年,除特殊地质地区、特殊污染源地区外,南山区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要求超 80%。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安全可靠、容量充足、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市政系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