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一朵菌菇”带起一条绿色产业链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6

  重大突破!我国一重要战略性矿产资...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4月1日起增加两种...

  4月1日起广深港高铁增开62列跨境高...

  LPR连续七个月维持不变 实体经济...

  国产50米钢轨首次出口欧洲 3月20...

  2023年自然资源卫星图片执法全面启...

  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开钻

  大藤峡工程右岸第三台水轮发电机组...

  我国首座液化天然气薄膜罐完成调峰...

  重大突破!我国一重要战略性矿产资...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4月1日起增加两种...

  4月1日起广深港高铁增开62列跨境高...

  LPR连续七个月维持不变 实体经济...

  国产50米钢轨首次出口欧洲 3月20...

  2023年自然资源卫星图片执法全面启...

  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开钻

  大藤峡工程右岸第三台水轮发电机组...

  我国首座液化天然气薄膜罐完成调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24

  找准合适时机,一粒孢子一场雨便能钻地而出,擎盖不绝。山东青岛西海岸大村镇以出产菌菇闻名四乡,小镇的发展也如同菌菇的生长一样,一场春风吹起,生机盎然……

  菇香小镇产业旺,景秀大村百姓富。眼下正是出菇旺季,走进绿色家园工厂化菌菇车间,一排排平菇菌棒齐刷刷撑起一把把“小伞盖”,阵阵菇香扑鼻而来。“目前已经运营投产的一期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年种植菌包240万包,年产平菇1200吨,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富向记者介绍。

  从传统菌菇种植到产业化工厂生产,再到绿色循环农业,大村镇逐渐走出了一条以食用菌产业为特色,集食用菌栽培、肉牛养殖、******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的绿色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亩食用菌能致富,10亩食用菌盖起小洋楼。”20世纪90年代初,菌菇种植开始在大村镇发展起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自发零散种植,大村镇的菌菇种植虽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百姓致富,也在青岛地区小有名气,但是想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大村镇的菌菇生产亟须进入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阶段,提升品质和产量;光靠老百姓自己单打独斗,没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菌菇产业化生产势在必行。大村镇农业农村中心逄润卿告诉记者,2011年开始,大村镇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陆续引进绿色家园等7家龙头菌企,开启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菌菇产业化种植阶段。“目前,我们镇共建设食用菌种植棚1800余个,全镇年菌棒保有量800-1200万棒,年产菌菇3000余吨,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带动劳动力1800余人。”

  如今,大村镇的菌菇种植不仅形成了产业,更开启了数智化管理模式。“在平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不管是温度、水分还是光照的调节,都实现了自动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只要在程序中设定好各项参数,设备就能实现全自动调节。”宋江富告诉记者,通过测算,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每亩可种植菌棒60万棒、年产食用菌60万斤,相当于500亩土地种植粮油作物一年的产值。

  菌菇产业激活了大村镇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但是要实现全面致富和长效发展,仅仅依靠香菇一种产业业态是不够的,必须延展产业链条,开拓更多发展路子。菌菇生产每年产生大量废料,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它发展别的业态呢?2014年,绿色家园开启了以“种菇-养牛-堆肥-种植绿色食品”为主体的循环产业链条。“菌菇基地产生的废菌包通过处理,可以加工成畜禽养殖饲料,而畜禽产生的粪便则可以通过生物堆肥的方式制成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用作农作物绿色种植标准园的养分补给,而绿色种植农作物产出的秸秆正是制作菌包的材料之一。通过这一系列操作,真正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宋江富为记者介绍了这套绿色循环模式的主要机制。通过绿色循环产业机制,2021年绿色家园共消耗农业废弃物、秸秆5000余吨,变废为宝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200余人,增加临时性用工700-800人,人均增收4万元,每年为周边种植户增收400万元。

  从绿色种植到绿色养殖,大村镇依托绿色家园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托管代养代孕”合作模式使肉牛养殖户与农民合作,为当地养殖户蹚出了一条增收新路子。“以前自己在村里养牛,年纪大了养不动,牛草都抬不动了,自从有了这个‘托管代养’,现在我的5头牛都托管在这,生病不用管、饲料不用管,每头牛每年还返给我1500块钱,牛如果死了,还按照市场价赔给我。”茂甲村农户丁庆勋笑着说道。

  宋江富告诉记者,绿色养殖不仅消耗了菌菇基地的生产废料,还保证了农民10%-15%的年收益率,拓宽了农户的增收路子。“生产模式形成一个绿色循环农业全产业链条,全程多环节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既减少了生产对乡村环境的污染,又让乡亲们赚到了钱,一举两得。”

  从村民零散种植菌菇到如今全镇全产业兴旺发展,大村镇的振兴之路越走越有劲头,“共富”探索越来越深入。2017年,大村镇规划400亩土地,打造集农产品恒温储存、气调保鲜、冷冻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线上线下双向销售于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打破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融合产销合作、大宗生鲜交易、电商合作入驻、供应链打造、贸易加工等多种运营模式,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目前,农交中心已入驻企业55家、年交易额近2亿元,同时配套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余吨,仅错季销售一项业务每年营收可破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的同时,同比提高交易农产品附加值的30%-100%,极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发展。“我种的50亩阳光玫瑰就跟农交中心合作,平时通过冷库储存错季销售,如果市场形势不好,农交中心还能帮我们兜底,对我们种植户来说只赚不赔。”农户邓来志告诉记者,农交中心还免费为合作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农户增产增收。

  从带领百姓引进菌菇种植到产业化探索,“菇香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一直以来,大村镇都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民增收上下功夫,强化党建统筹引领作用,构建“平台-企业-农户”产业致富链条,搭建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产业共建、利益共赢联结机制。“我们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头部责任人责任,成立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题工作组,把产业发展纳入村党组织履职干事清单,推动资源变资产,资源换项目。”大村镇龙潭新村党委书记封安红介绍。

  共富探索离不开“龙头”带动。大村镇党委书记任双平表示,近年来,大村镇积极推广“龙头+合作社+园区+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助力绿色家园、汉森等23家农业企业以及西海岸新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园、农高集团(大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49家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升级,形成了以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良好格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协同发力 做好“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广西崇左:“中国糖都”的甜蜜变化

  多地发布新一轮稳增长举措 巩固经济企稳向好基础

  官方解读:今年我国外贸开局为何平稳向好?

  中国高铁出海,“名片”更加闪亮

  中标开工均火热 高频数据印证基建投资提速

  二月以来外贸明显回稳 利好举措持续加力

  数实深度融合 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将出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267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重点打造五条全产业链让“津牌”农产品丰富市民餐桌

重点打造五条全产业链让“津牌”农产品丰富市民餐桌

  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坚持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农业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农...

打造农业品牌推动糯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打造农业品牌推动糯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这两年,新疆巩留县围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形成了“企业+基地+订单”的发展模式,实现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8月15日,巩留县九河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糯玉米加工厂院子里,工人们正忙着从运输车辆上卸玉米,剥叶、去柄、分拣等,有序开展各个环节。走进玉米加工车间内,机器发出的“轰隆”声不绝于耳。在玉...

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农行喀什分行支持万寿菊特色产业链发展纪实

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农行喀什分行支持万寿菊特色产业链发展纪实

  农行新疆分行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深耕细作,不断加大农业市场主体和项目培育,聚力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加大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稳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根基,在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中,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乡村振兴共生共荣。   农行喀什分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

第19届东博会农业展首设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展区

第19届东博会农业展首设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展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第19届东博会农业展首设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展区   中新网南宁8月18日电 (记者 杨陈)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秘书处18日介绍,为助力农产品供应链优化整合,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总体效益蕞大化,即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南宁举办的第...

肇庆广宁潭布镇:以番薯产业为轴纵横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

肇庆广宁潭布镇:以番薯产业为轴纵横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

  8月28日,肇庆广宁县潭布番薯干官方旗舰店(广宁店)正式开业,潭布“高山凤凰鸡”同步上线,一条以番薯干为轴,涵盖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雏形初现。   8月28日,肇庆广宁县潭布番薯干官方旗舰店(广宁店)正式开业。 南方+ 施亮 拍摄   2021年7月,广宁潭布番薯干官方旗舰店在佛山普君新城开门迎客,把优质的农副产品以线...

全面上行的农货商农业发展的点链面

全面上行的农货商农业发展的点链面

  去年,一部讲述宁夏扶贫的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戈壁滩上西海固村的种植户,通过福建带来的技术学会种植双孢菇,为了打开销路,福建干部联系国内各个批发商去卖菇,刚开始价格和收入都还不错,但当村里人都纷纷种菇后,产量的上升也让价格往下跌,卖不出去只能烂掉,蕞后村里只能建冷库来保存延缓销售……   这个种菇卖菇的脱贫致富故事,也折射出农产品的产销难题及其复...

覆盖武汉市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磅!“江城百臻”区域公用品牌今发布

覆盖武汉市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磅!“江城百臻”区域公用品牌今发布

  9月21日,武汉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城百臻”正式对外发布,这是覆盖武汉市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武汉农业集团进行运营管理。   据介绍,“江城百臻”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市品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打造“江城百臻”武汉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构建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区级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为支撑的母子品牌发展体系...

种特色农产品铸绿色产业链

种特色农产品铸绿色产业链

  河北日报-11版:地方·衡水-2022年09月20日   ——衡水发展特色种养助农增收的“鲜活样本”   近日,故城县饶阳店镇南庄村蟠桃园里的油蟠桃进入采摘季,果农们忙着包装、发货。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日前,在阜城县古城镇齐门村的兴华家庭农场的千亩糯玉米种植基地,联合收割机不停地穿梭其中,收割糯玉米。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