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经济篇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建设400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经济篇 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建设400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经济篇 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建设400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李晓哲 见习记者 孙兆慧

  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建设400个重点工业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7300家……12月29日上午,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更大力度挖掘内需潜力、增强产业实力、激发经济活力、提升转型动力。

  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消费扩容升级行动

  2023年,青岛市将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落实省“十大扩需求”行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大力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着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支持住房改善、养老服务消费。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等平台经济,繁荣夜间经济,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100家以上。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

  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七网”行动,加快年度投资2045亿元的1276个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400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打好“新制造”建链强链、“新服务”融合提升、“新园区”释能增效、“新项目”持续扩量“四场硬仗”,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推动优势产业扩能升级。增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澳柯玛智能家电产业园、奇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青啤精酿啤酒生产基地等4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还将深入推进企业倍增计划等。

  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持续深化“5个1”机制,高标准做好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和产业规划,做大产业基金规模,力争15个园区全部挂牌运营。支持已投产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达产增效,推进中南高科光电产业园、潍柴智慧重工智造中心、中科曙光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资源,引进更多配套企业落户发展。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等领域发展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建设创新应用实验室、场景应用实验室,鼓励市属企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中心。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等重大设施建设。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聚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争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深化数字人民币、养老理财等金融试点。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增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加快推进“齐鲁号”上合欧亚经贸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更多央企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7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000家

  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上持续用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建设。建成启用山东能源研究院。实现一汽解放青岛基地研发中心竣工,争取更多知名企业在青设立研发机构。鼓励驻青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300家、8000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0家。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 85%以上。组织开展70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完成1500项企业技术创新。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全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建设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设中国(青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给予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人才政策定制权。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等“五个中心”

  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带动,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等“五个中心”,努力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前列。

  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加快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推动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三大国家深海平台建设加快突破。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加快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建设。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自然资源部、中科院等下属驻青涉海科研院所开展创新研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推动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渔业等重点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总投资2000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北海造船提升绿色动力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实现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一期竣工。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抗肿瘤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支持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积极推进青岛港总体规划修编。加快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6个项目建设,实现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山东液化天然气(LNG)三期码头和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等项目竣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开工建设董家口至沂水铁路、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推动青岛港作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实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积极开展中转集拼业务,发展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正式上线运行“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程序

  在推进数字青岛建设上持续用力。加强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以数字变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生活品质、社会治理效能。

  塑造数字经济优势。实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支持卡奥斯牵头打造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新上线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培育3个数字经济园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发展,推进5G高新视频实验园、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建设。

  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努力实现“登录一张网、办成所有事”。推出新一批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深化“全市一个数字机关”建设,加快政府机关自建系统整合。拓展城市云脑在城市运行重点领域应用,加快实现一网统管、智慧决策。

  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围绕方便市民群众生活,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完善“一码通城”应用平台。深化“全市一家医院”建设,实现接入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电子病历跨院调阅。正式上线运行“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程序,实现联网泊位实时智能引导和共享使用。丰富“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功能。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国家E级超算中心算力水平。拓展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应用。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二期建设,实现中国联通青岛西海岸数据中心一期投入运营。争取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国际信息通信枢纽。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

  深化市场化改革工作中,将积极开展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告知承诺制、工业项目“用地一件事”改革等。

  青岛还将强化开放平台引领。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加快建设海港、陆港、空港、铁路“四港联动”的上合国际枢纽港,推进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增强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办学能力,提高“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运营水平。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青岛片区在绿色贸易、航运物流等领域形成30项以上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合创新基地。深化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市,组织开展“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专项攻坚行动,加大对赴境外参展、海外营销支持力度,力争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增开赴境外航班航线和商务包机。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重点产业链全球招商计划;完善制造业利用外资支持政策,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办好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落地一批外资大项目;深化与太平洋岛国海洋经济合作。

  深度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沿黄流域城市交流互动,共建海铁联运中转基地,支持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沿黄流域城市建设联动创新区。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施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建设。推动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实施跨市域国省道改建、城镇道路贯通工程。做好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帮扶协作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98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卓航控股新业务引投资人关注高质量转型迎来新机遇

卓航控股新业务引投资人关注高质量转型迎来新机遇

  来源标题:卓航控股新业务引投资人关注 高质量转型迎来新机遇   9日,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卓航控股发布公告称,全资附属公司卓航广州及合营公司与合资伙伴订立增资协议,合资伙伴同意按总金额人民币960万元认购合资公司的新股本。该投资者看好卓航控股将以卓航天点点科创城为样板,未来致力在全国打造百城产业联盟综合运营平台的良好发展前景。卓航控股投资的中山板芙卓航点点科创城智能制...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

  中南高科产业研究院服务于中南高科“新兴产业综合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秉持“创新赋能,善谋善成”的发展理念,提供高质量的产业研究咨询、产业资源链接、产业策划规划等服务,致力于成为产业研究先行者、产业资源整合者、产业创新探索者,全力打造具有战略高度、专业深度、操作精度、市场温度的新兴智库力量。   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关注国家和省市蕞新出台的政策文件,洞...

中南高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中南高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中南高科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初期主要是项目在招商过程中的收入,主要用于平衡前期巨额固定资产的投资,这个您是了解的,重点在于解决企业生存的问题;   (2)中期主要依托入园企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政策对接、专利注册、创业孵化、财务金融等增值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银行、风投机构、上市辅导机构、人力资源服务、办公用品...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城观察网携手亿翰智库在上海举办第五届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百强峰会,中南高科产业集团以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稳健的经营业绩,获得2021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综合实力第2名。中南高科旗下的惠州仲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获2021中国产业园区标杆项目TOP10   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百强峰会是中国产业园区运营领域的年度盛会,峰会现场发布的研究报告将对2021中国...

合肥中南高科锦和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中南高科锦和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中南高科锦和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11-29,法定代表人为胡淮东,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40122MA2UC0W74X,企业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漫泉路与四顶山路交叉口东南角,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产业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及企业管理;经营管理及配套、技术推广、科技中介服务;企业营销、市场...

合肥中南高科锦祥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中南高科锦祥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中南高科锦祥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工业聚集区丰乐河大道与雷阳路交口   91340123MA2TCRPY3N   产业园区建设,经营管理及配套服务;公共设施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管理;企业形象策划;房地产开发、销售;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事务代理;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企业营销策划;市场营...

detailinfotitle}}

detailinfotitle}}

  我同意《用户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去登录   {{detailinfo.title}}   时间:{{datetime_fine_parse(detailinfo.newsdate)}}   {{detailinfo.guidance}}   资鲸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分享交流学习之...

“原”上风劲空港新城“临空+科创”起势

“原”上风劲空港新城“临空+科创”起势

  每经记者 贺娟娟西安每经编辑 张静   日前,《空港新城支持秦创原建设若干政策(试行)》《空港新城关于扶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奖补政策(试行)》等系列政策接连发布。从企业落户、人才招引、梯度成长、孵化加速、鼓励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降低企业融资运营成本等方面给予企业切实可行的奖补,全面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这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