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供应链金融变阵:深度数字化+产融生态圈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1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22年以来,国家不断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之下,供应链的价值和作用正在受到各方高度重视。

  市场对供应链的数字化发展也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作为行业连接器,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尝试从多个维度帮助供应链市场健康发展。在线上、线下场景中究竟如何更好地降低供应链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引发的风险?如何在支撑实体发展过程中,找到契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这无一不是数字经济时代下,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需要深思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站在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布局角度,综合运用前沿金融科技,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持续打造安全、韧性的供应链是摆在实体经济面前的重要挑战。

  上述课题在港航业尤为明显。2022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微降,但是需求仍然存在。“我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线上化放货平台应用,缓解了码头堆存紧张问题。”某从事港航业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围绕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小额贷款”)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一大重要变化是实体产业融资需求呈现更快、更简的特征,小微企业市场对于融资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尝试为小微经济体提供全线上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从总体来说,放款量相比上年增加大约80%。”

  数据显示,供应链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现实需求。

  二十国集团(G20)倡议成立的全球中小企业金融论坛测算指出,2020年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高达1.89万亿美元(约1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40%的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限制。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结合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三个供应链业务场景的测算指出,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5.86万亿元,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到19.19万亿元。

  对于小微企业主而言,2022年上半年显得有些特别,疫情的反复对线下融资以及现金流提出了考验,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了降低风险、进一步降低库存,在交易链条对“挤占”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的情况抬头。

  一家长期给基建行业中核心企业供货的钢筋供应商的企业主告诉本报记者,传统银行需要核心企业的保证,依靠核心企业出具的确权函或兜底函,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才可以提供融资。而这个融资的节点往往相对靠后,通常都是到了接近结算,已经临近付款期的阶段。“但是从订货到结算其实中间有几个月的时间差,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很早就产生了,并不是在蕞后节点才出现的。”

  “在对方收到货或者对账单的阶段,就已经有资金需求了。但是核心企业是很难给我们做确权的。虽然像我们这样的供应商在蕞后结算的缓解可以拿到确权,但是在对方收货、对账、发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资金,这个融资需求的空缺是行业一直以来的痛点。”上述企业主补充道。

  同时,作为链接实体与金融服务的科技平台也注意到了市场的需求。

  TCL(集团)旗下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单汇”)方面告诉记者,2022年,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在经营上承受了不少的挑战。而通过简单汇业务数据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两个特征,分别是应收账款账期同比基本不变和融资比率有所提高。“其中,应收账款账期的取值主要是指平台‘金单’和供应链票据的加权平均账期,2020~2021年分别为100.32天、142.14天,而2022年全年的数据预计在150天左右。融资比率的取值是指平台全年累计融资规模与累计应收账款确权规模的比值,2020~2021年分别为34.6%、42.68%,而2022年全年的数据接近50%。这两个数值的变化代表着持单企业更加注重持有现金。”

  “针对企业有更多的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需要,简单汇补充了综合金融科技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匹配更多资金渠道和定向创新设计产品。一方面,引入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直接增加信贷供给,饱和供给推动‘稳链、固链’,这可以称为‘引流’;另一方面,深度挖掘供应链交易信息产生的交易信用,并以此创新设计金融服务方案,例如2022年推出了‘银单’,就是以经销商订单数据为抓手,为经销商定向采购提供银行资金支持,这属于‘开源’。”简单汇方面表示。

  在供应链整体和局部企业数字化速度提升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正在从传统模式进一步向链条式的数字化产融生态圈发展。

  根据简单汇方面介绍,2022年,其针对涉及民生的重点行业,比如农牧、快消、医药等,一方面加大了线上线下客户服务资源投入,为重点供应链企业配置了线下专属客户经理和线上专属客服座席;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具体交易场景的技术应用研究,围绕行业供应链特点增加了系统定制开发的投入,通过提高业务办理和审核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扩大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范围,研究和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渠道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且成立了政策研究组,积极研究和借助政策资源,协助金融机构通过再贴现、再贷款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奖励、贴息等方式,帮助企业降本。”

  “2022年上半年实体企业受疫情影响,融资需求相对有所下降,产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观望情绪。进入下半年以后,融资需求逐渐增强,快速复苏。”小雨点小额贷款方面介绍道。

  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开始成为小微信贷服务的重点。

  小雨点小额贷款方面表示,“2022下半年的变化原因主要在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经营者的信心开始恢复,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开始复苏。在这些需求中,主要是以实体经营尤其是县域经济为主的实体经营者的融资需求特别旺盛。对于这些实体经营户而言,面对的压力来自厂商的发货需要现金结算,下游销售在2022年上半年的环境中赊销增加,所以现金流短缺问题相对明显。此外,在普惠业务进展方面,目前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重点入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例如农业机具、绿色出行、消费品、物流等行业。”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li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打造“硬核”乌苏 持续推进高端化

  赛事大年成绩斐然 体育事业再迎新方向

  稻盛和夫如何用管理会计系统挽救日航?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系列案例之一——“利他文化”是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

  专精特新小巨人VC/PE覆盖率24.2%;上市649家;北京以589家位居城市榜首丨创业邦发布《202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

  映宇宙集团执行总编辑黄琴:撕掉标签,尽情绽放

  平安证券:金融科技创新筑牢合规经营防线年度市级总部企业认定

  2022年全屋定制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首次发布,揭晓十大品牌名单

  “效率驱动 携手共进”2023林氏家居全国供应商大会圆满举办

  顺丰发布“2022年度快递报告”,记录人际交往背后的故事

  持续增长引关注,小糊涂仙高频亮相高规格研讨盛会

  Copyright ©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京ICP备13038787号-3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iv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2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綦江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在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綦江制造”向“綦江智造”加速转变,全力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綦江区工业园区美艾(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智能会议平板电路板组装和触点精度校准。(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陈星宇/视觉重庆...

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当前,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挑战,以新发展格局构建为引领,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事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加剧,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各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注重心从“效率”转向“安全”,进一步加速了全球价值链向短链化、本地化、分散化、绿色化等方向的调整与重...

济宁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制造强市建设

济宁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制造强市建设

  济宁新闻网讯 8月26日,济宁市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发展专题报告会召开。报告会邀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链供应链首席研究员曹茜芮作专题培训,详细讲解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建议举措。   报告会结束后,济宁市接续召开七月份全市助企攀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市政府党组成员、济宁市一级巡视员、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张胜明参加会议。...

链主企业请来产业链供应商:一起驻厂闭环搞生产

链主企业请来产业链供应商:一起驻厂闭环搞生产

  ▲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检修车间   长长的地铁列车被架离地面,工人正在列车的各个部位开展检修工作这是昨日记者在位于新津区的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中车长客”)检修车间内看到的场景。   作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的链主企业,与成都中车长客关联性密切的供应商有20多家。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论产业链的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影响蕞...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记者昨天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于9月18号-20号在杭州举行。论坛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参会代表将就加强全球产业合作,畅通国际物流等议题展开探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将聚焦增强论坛影响力和实效性,把论坛...

融通创新激活产业升级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融通创新激活产业升级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中新网9月21日电 (记者 闫晓虹) 融通创新作为促进大企业创新转型、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业内专家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演进,各个领域加速交叉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成为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记者21日获悉,作为2022全国双创周重点活动之一,“虹创未...

喜迎二十大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服务高质量发展

喜迎二十大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服务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9月19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开幕。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

中远海运与上汽总公司加强股权合作推进航运物流供应链与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中远海运与上汽总公司加强股权合作推进航运物流供应链与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10月9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总公司”)分别签署协议,中远海运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有的旗下控股上市公司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5%的股份划转至上汽总公司;上汽总公司拟向中远海运无偿划转其所持有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5.82%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