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自产、合资建厂汽车供应链加速重构
本报记者 于典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之下,汽车供应链体系也在加速变革。
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自研、自产、合资建厂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主机厂瞄准电池的同时,也在加码芯片投资、软件自研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
以上汽集团开发的魔方电池为例,其创新采用LBS躺式电芯和先进CTP技术,带来更高的整车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能。据悉,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后续车型,均有计划选用魔方电池。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零跑也开始了自动驾驶芯片自研进程。
业内人士指出,车企拿出“真金白银”加码产业链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成本压力,本质上所体现的是汽车供应链关系正在重塑。在新能源领域,车企应当重新审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能否在核心零部件上掌握话语权,意味着车企在竞争中能否拥有主动权。
与下游的车企相比,产业链上游的各类企业在利润分配上明显占优。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锂矿企业和电池企业上半年业绩总体不错,龙头企业的锂矿业务的利润率在70%左右,电池企业的利润率在8%左右,而整车企业的利润率在5%左右甚至更低。”
事实上,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车企业绩分化反映出整车企业在供应链把控、零部件话语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加速,产品竞争激烈,转型慢的车企或会面临逐步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面对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整车企业也加快了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下场布局电池产能。
日前,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主要业务是电池制造与销售,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董事长为李斌。对此,蔚来CEO李斌表示,“汽车厂商做电池是正常的战略。”而这也意味着,蔚来将正式涉足电池制造的业务。
上汽集团公司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了上汽时代(电池)和时代上汽(电芯)两家公司。时代上汽一期建成产能已达26Gwh,2021年已启动二期16Gwh电芯产能建设,计划2022年底开始陆续投产,从总体上看,公司动力电池供应有保障、成本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等进行前瞻布局,不断提升公司面向未来的长期竞争优势。”
面对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的挑战,车企深入上游产业链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降本增效。
“碳酸锂单价每下降10万元,毛利率会提升2%;目前碳酸锂单价在60万元左右,如果能下降到40万元,我们能涨4个点毛利率。”李斌指出,对于大众化市场,如果没有垂直整合能力,达到20%~25%的毛利率会非常困难。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车企向上布局电池领域,旨在增强产业链话语权,有利于保障电池供应及降本增效。此举一方面印证电动车及锂电行业高景气;另一方面或将加剧行业竞争,头部电池厂有望凭借技术、资金、产能及客户优势应对全球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格局的转变也使得车企对于产业链的把控和议价有所变化,相较于过去通过选择多个供应商来平衡零部件成本,车企也在越来越重视对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产能自建。
“未来整车为王是汽车行业发展必然趋势,整车企业要做产业链链长。新能源车企想有盈利,产业链控制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电池产品,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上,类似于做燃油车的企业必须要掌控发动机,否则将会受制于电池供应商。电池是电动车蕞大的成本,其性能结构对充电、放电等关键指标有很大影响。”崔东树指出。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同样表示:“目前由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电池行业的整体利润较高,车企选择在相关产业链布局也能够分享到部分红利。此外,车企进入上游产业链也能保障自身的供应链更加安全稳定,车企有了投资也就有了话语权。对于电池、芯片这样的关键零部件,车企亲自参与也有助于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除了“贵电”,“缺芯”也同样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因素。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芯片对于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蕞新数据,截至11月27日,受芯片短缺影响,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411.76万辆。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芯片国产化是智能汽车关键部件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国际关系的不稳定使得“缺芯少核”的痛点持续暴露,这也让主机厂意识到芯片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汽车芯片也迎来国产替代的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芯片行业的重资产属性,无论是人才的集聚还是高端制造业的引入,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建设。未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域优势带来的整合优势或将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将全力打造产业规模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年产量200万辆,产值超过5000亿元。
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着力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上海将汽车作为“3+6”新型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之一,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
“面向汽车产业变革新机遇,上海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布局,培育智己、飞凡等智能新车型,攻关汽车核心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产业链短板,加快构建高端、新兴、智能、开放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汤文侃指出。
与此同时,车企同样在芯片领域加快布局,力求实现芯片国产化,推动车规级高性能芯片的开发应用。
在蔚来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蔚来从去年开始也在积极地研发AD芯片,目前已经有一个500人的团队。AD芯片与算法强相关,结合蔚来的算法来定制芯片效率会更高,并且将提高毛利率。”
而上汽集团继今年年初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设立数十亿元规模的国产汽车芯片专项基金后,于7月宣布与芯片企业地平线深化战略合作,合力打造搭载地平线芯片的智驾计算平台以及搭载地平线的舱驾融合国产计算平台,预计将于2023年、2025年依次实现落地。
上汽集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车用芯片类型和需求数量与具体车型有关,公司在售主力车型所需芯片种类多、数量大,目前全球车用芯片供应仍有结构性短缺问题,公司已在积极抢抓芯片资源,并加快推进芯片国产化,努力追赶产销进度。”
张翔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出现的‘缺芯贵电’主要由于上下游供需错配导致,各类核心零部件的涨价幅度较高,车企需要深化供应链合作来实现降本增效。与此同时,产业链的重塑也需要综合全面地评估,以免造成产能过剩。”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li
“围炉煮茶”火热 线下茶空间业态如何经营?
争夺“头部杯咖啡” 品牌加速下沉进驻高校
“钻石消费”走向平民 零售端品牌迎发展良机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系列案例之一——“利他文化”是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
浅谈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可能三角”
黄河流域三大沙漠都用上了亿利库布其治沙模式
卡塔尔世界杯 为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点赞
农银汇理基金黄晓鹏:货币市场利率缓慢抬升可期
企业总部聚集地~海南大厦精装独立办公室~少量甄席火热招商中
阳光世界传媒,赋能企业品牌新发展!
2022第十五届中国蕞佳酒店大奖榜单正式发布
中达电子芜湖在安徽省首批试点开展绿电交易
Copyright ©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京ICP备13038787号-3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iv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