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基座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7

  据《人民日报》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累计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所谓“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则又是专精特新企业里的佼佼者。截至2021年底,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4800万家,包括“小巨人”在内的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正是其中的领头羊与排头兵。它们为稳链强链补链提供了基础支撑,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一般而言,提到企业发展,不管是在社会观念中,还是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首推”大中型企业。典型如全国500强、世界500强,自然是备受追捧的明星企业。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能只有大企业。一方面,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任何一家大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作为支撑。

  比如,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都是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其中400多家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配套专家”。如果说大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它们往往蕞受瞩目,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则是大企业、大产业发展的“后盾”与“底座”,它们虽然多是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但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

  事实上,相对于复合型的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蕞突出的特点是,专注细分领域,掌握某项独门绝技。这些年我们经常说到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而专精特新企业就可以说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的。当我们的市场主体中,有越来越多的能在各个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发展的“断点”“堵点”也就能被蕞大程度化解,从而摆脱“卡脖子”之忧,将产业发展和技术竞争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加速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把产业链的基础做得更扎实,是绕不开的一环。实际上,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在政策层面受到更多的重视,就与当前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加剧直接相关。去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足见专精特新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分量。

  专精特新企业要成为细分领域的“王者”,创新是关键。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一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并且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荣获过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可以明显感觉到,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大局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离不开它们自身的努力,也表明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行动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也要看到,专精特新企业毕竟属于中小企业,细分领域的竞争又愈发激烈,它们的抗压能力也相对较弱,且在发展初期往往未能形成稳固的市场根基,同时还面临数字化转型等难题,这决定了宽松、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周到的营商服务,对它们来说都很重要。比如,专精特新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就明显不及大中型企业。这就需要在助企服务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它们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在人才吸引力、创新资源汇聚等方面,中小企业一般也普遍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因此,营造让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态,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更大困难,要为它们雪中送炭,稳住发展信心,这更加考验助企政策的系统性、精准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支持。这些宏观要求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地落实落细。另外,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速度,也与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机制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今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相关通知,要求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为着力点,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速推进。

  还要注意的是,所有企业的发展都必然有一个过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既需要讲究政策的精准性,但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少一点功利性,把目光放得长远。常识是,唯有整个营商环境和市场生态健康化,才能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萌芽和壮大提供肥沃土壤,从而更有力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座。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li

  争做全球领先的高铁零部件供应商

  折扣店业态升温 国内模型仍待探索

  挂面市场区域割据 产业提速向中高端转型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系列案例之一——“利他文化”是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

  2022互联网医院报告:互联网医院发展核心源自“平台力”和“驱动力”

  平安普惠陆慧融入选“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融资担保助力“专精特新”行稳致远

  营口银行心系百姓 聚合力支持实体

  营口银行聚合力支持实体 稳经济服务民生

  历届中国(成都)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精彩回顾

  YVR 2亮相2022骁龙峰会,先享虚拟数字未来

  泸州老窖头曲420000份小酒,为冬日欢聚开好头!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金融保险专业委员会成立

  Copyright ©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京ICP备13038787号-3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iv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366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解读丨发挥双重优势让产业链供应链更“韧”性

解读丨发挥双重优势让产业链供应链更“韧”性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解读丨发挥双重优势 让产业链供应链更“韧”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其中明确“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打造自主...

高考政治考点之企业经营与供应链、产业链

高考政治考点之企业经营与供应链、产业链

  高考政治考点之企业经营 与供应链、产业链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对企业的考查往往以供应链、 产业链的调整为情境,综合考查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 如 2021 年全国乙卷第 38 题、2020 年全国Ⅰ卷第 12 题、 2019 年全国Ⅲ卷第 38 题和 2018 年全国Ⅰ卷第 13 题。这 些题目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描述和...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将开幕工信部:全力维护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将开幕工信部:全力维护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基金申购费率全面1折(个别除外)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将开幕 工信部:全力维护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2年08月08日 18:52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将开幕 工信部:全力维护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信部将全力维护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持续推动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加强联系,推动国内...

稳链强链优化布局(经济新方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稳链强链优化布局(经济新方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如何?为打造更具韧性、安全可控的产业链,解决供应链卡点、断点、堵点问题,补足短板弱项,接下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和企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产业链...

2022第六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圆满举办

2022第六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圆满举办

  智能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表现,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国家产业战略转变的必由之路。尽管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但中国制造业逆势而上,呈现出勃勃生机,新国潮与新国货促进新品牌快速发展,新模式与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   随着“以制造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客户)为中心”,按订单生产、按需制造,打造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高度柔性化智能生产线,...

投资者提问:从产业链来看永磁电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钕铁硼

投资者提问:从产业链来看永磁电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钕铁硼

  从产业链来看,永磁电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钕铁硼磁钢、硅钢、铜材、稀土永磁材料等;中游为永磁电机制造商,主要企业包括方正电机、中资电机、ABB电机、江特电机、华力电机、东菱电机、天隆电机等;下游为应用市场,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发电、消费电子、冶金、纺织等。 公司的永磁电机会考虑把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电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吗?   您好,感谢...

发改委要求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仓储物流板块持续拉升

发改委要求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仓储物流板块持续拉升

  国家发改委指出要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要把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链稳链等机制作用,持续畅通交通物流。   另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12.2亿件,同比增长3.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82.2亿元,同比增长2.9%。快递头...

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9月6日,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以以汽车芯片及智能化供应链重构为重点,从国际产业链体系重塑、国内供应链转型升级等多个层面,研讨并探寻中国对策与方案。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会议邀请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