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3%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3%
“饭碗”端得牢 农民鼓腰包(乡亲们的身边事⑦)
就业是蕞大的民生。城乡融合发展,乡亲们的就业门路越来越广,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3%。富民产业持续壮大,创新创业热潮涌动,家门口的“饭碗”越来越多,乡亲们腰包越来越鼓;就业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靠知识、靠技术勤劳致富,人生出彩的追梦故事不断上演。
家门口就业,农民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
冬闲人不闲。一大早,四川省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蓝莓产业园里,脱贫户刘远寿拿着锄头开始忙活,“摘完蓝莓,地力得跟上,这段时间要抓紧补肥。”
“家门口有钱挣,天天都是好日子!”56岁的刘远寿很要强,年轻时打过零工、搞过建筑,这两年回家照看孙子,他总想就近找份活干。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牵线搭桥,刘远寿和老伴在蓝莓产业园干起了长期工。“顾家增收两不误,一年收入3万多元。”提起这份工作,刘远寿脸上露出了笑容。
产业园开发了蓝莓果干、果汁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延伸,就业岗位更多了。在产业园长期务工的乡亲就有100多人,季节性务工的达240多人。
从园区下班后,刘远寿把手中的锄头换成扫把,清扫起村庄道路。“干保洁员,又多了份收入,还锻炼了身体,看着村里越来越美,心情也舒畅。”刘远寿说。
保洁员、护路员、巡河员、护林员……通江县整合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了5540个脱贫劳动力。“公益性岗位托起了脱贫群众稳稳的幸福。”通江县就业局局长张勇说。
促就业政策给力,家门口“饭碗”越来越多。“哒哒哒……”河北魏县前大磨乡怡怡爱心箱包微工厂里,电动缝纫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家门口就能务工,一天能挣100多元,这日子美得很!”刘屯村村民闫运英边干活边说。
厂房统一设计,提供项目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魏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更多乡亲就地就业。其中,近百家箱包加工微工厂吸纳就业4000余人。“购置缝纫机有补贴,租赁厂房有补助,政策真是实打实!”微工厂负责人韩海超说,箱包厂有40多名工人,每月生产箱包1万多件。
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为乡村增加就业机会、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县域经济稳步增长,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朱启臻建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同时,做好技能培训,让产业振兴为农民提供更多“饭碗”。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饭碗”含金量更高了
“放线测量垂直度”“观察线位是否超标”……中建二局甘肃兰州万达城项目施工现场,一道道精密工序在高空开展,机械管理员毛国强正在对施工升降机进行检测。“手艺过硬,就能端稳饭碗。”作为中建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首批学员,来自甘肃康乐县的毛国强靠着勤奋刻苦,不到一年时间,成长为项目管理人才。
“学到喜欢的技术,干着喜欢的工作,搁以前想都不敢想。”毛国强告诉记者,“之前跟着老乡在电子厂、汽修厂干活,可没个手艺干不长,也挣得不多。”
听说中建集团在康乐县开办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免费培训技术工人,毛国强头部时间报了名。“培训老师说,现在优秀技工短缺,收入不错,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技术。”毛国强没少下功夫,课堂上积极向老师请教,放学后查阅各种资料。
毛国强上班从早忙到晚,晚饭后又捧起书本学到深夜,终于拿到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还通过了******本科自学考试。有证在手,他的月收入“水涨船高”,超过了8000元。
毛国强坦言,现在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企业通过工地夜校、劳动竞赛等方式,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能拿奖励、获晋升,我下一个目标是拿下一级建造师证书。”蕞近,毛国强吃完晚饭就往职工书屋跑,正集中精力备考。
“城市是农民工就业重要蓄水池,市场需求在变化,产业在升级,城里就业机会不少,但也对农民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朱启臻说,一方面,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吃香;另一方面,新需求催生新工种,育儿、护老、家政、快递骑手等成为不少农民工就业的新选择。
帮宝宝洗完澡,哄睡后,又钻进厨房准备起月子餐,山东省汶上县郭仓镇黄庄村村民王秀霞在城里当月嫂,一个月能挣6000元。“我在县里参加了月嫂培训班,一节课都没落下。”王秀霞顺利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在家政公司上起了班。“活好、心善,有秀霞姐在,我安心多了。”“宝妈”王丹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外出务工总量和收入水平实现双增长,外出劳动力总量达到1.83亿人、同比增长2%,月均收入达到4454元、同比增长10.4%。“下一步要通过深化区域间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等办法,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朱启臻说。
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乡村澎湃新动能
“朋友们,又见面了!芭蕉芋、皂角米上新啦,快下单吧……”打开补光灯、铺好背景板,云南省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社区返乡青年蔺如喜,对着手机屏幕又开始了直播带货。一场直播下来,销售了1000多单。
甘蔗寨农特产品丰富,但地处偏远,销路一直打不开。“以前在外经商,一次回家探亲,看到网络信号好起来,快递车开进了村里,我就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蔺如喜说。
说干就干。在政策的支持下,蔺如喜和几个年轻人牵头成立了立茵堂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起了芭蕉芋和草莓,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美丽乡村’四个字自带流量,电商产业大有可为。”蔺如喜说,合作社专门设立电商部,刚开始只有几十个客户观看,现在每场直播上万人次驻留,合作社每天发出1000多单快递包裹,甘蔗寨的山里货越来越俏了。
蔺如喜探索“网店+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打造电商产业链。截至今年9月底,合作社销售农产品730万元,其中电商销售额718万元,共给社员发放工资90余万元。合作社与村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乡亲们只管安心种养,不用再担心销路问题。“家门口领工资,自家的农产品不愁卖,日子越过越红火。”合作社社员段贵萍说。
甘蔗寨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立武说,下一步,将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强,利用电商打开销路,带动更多村民扩大皂角米等特产种植面积,增加收入。
创新创业热,农民增收多。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带动1900多万返乡留乡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平均每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并通过采用契约式、分红式、股份式等联结方式,把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农村创新创业渐成热潮,下一步要从贷款、用地、用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指导,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新动能。”朱启臻说。(常钦)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贸易迅速发展。作为新型贸易模式,数字贸易极大减少了贸易成本和时间,不仅使新的贸易产品不断涌现,而且正在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贸易方式和贸易规模,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2022-07-12 10:04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蕞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
2022-07-12 10:01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发布古生物化石调查成果。2020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大型恐龙足迹化石群,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立刻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实并及时上报自然资源部,同时对这一带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加强保护和调查评价。
2022-07-12 10:00
为了从头开始构建人类心脏,研究人员需要复制构成心脏的独特结构。这包括重建螺旋几何形状——当心脏跳动时,螺旋几何形状会产生扭曲的运动。
2022-07-12 09:55
锚定“双碳”,看中国港口的绿色智慧
今年上半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以上,然而碳排放强度不升反降,这一升一降之间的奥秘就藏在“绿色”和“智慧”中。随着我国港口产业掀起绿色智慧化转型的浪潮,积极打造绿色生态港口,加强港口领域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2022-07-12 09:54
2025年我国智能航运技术将达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已经启动。中国航海学会11日发布预测认为,如果对制约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025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总体上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07-12 09:53
《公众关注的农业——基于中国的社会调查》结果公布
相比之下,37.4%的公众关注“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粮食浪费问题?”
2022-07-11 20:12
爷孙三人接力种粮50年:科技增粮,追求永不变
1972年,徐淙祥高中毕业,可他并没有选择进城当干部,而是回村做农民。“人什么时候都要吃饭,把粮种好,比干啥效益都大!”徐淙祥心想。
2022-07-11 09:57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用课程思政改革“破解”就业难题
“从这里招聘的学生省心,毕业生得提前定。”每年,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都会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选学生。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儿的学生干活踏实,学习能力强,肯吃苦,有担当。”
2022-07-11 09:55
“生鲜灯”误导消费问题不容小视
原本颜色发白的猪肉,经暖红色灯光照射,变得光鲜亮丽……这种通过调整光照颜色让食品看起来更“新鲜”的灯具在业内被称作“生鲜灯”,近年来在各大商店超市、生鲜市场上运用相当普遍。
2022-07-11 09:54
空军军医大学:讲好新时代的张华故事
张华烈士的雕塑就立在广场对面,仿佛与他们进行着时空对话。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华队”队长王静告诉记者,自2018年开始,学校就将晚点名活动作为一项仪式固定下来,旨在引导学员们纪念英雄、争当英雄。
2022-07-11 09:47
取消“熔断” 进口冷链食品防疫措施优化
海关总署7月9日晚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进一步优化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疫情防控措施,此前境外生产企业输华冷链食品或其包装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将被暂停进口申报的措施同时废止。根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科学、精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2022-07-11 09:44
我科学家破译声音减轻疼痛神经机制
声音能不能减轻疼痛?如果能,声音发挥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
2022-07-11 09:39
研究过十几万只蚊子的他,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心头:为何它们能将病毒传播得如此之快。蚊子可以快速传播疟疾、登革热、脑炎等疾病,短短半年就能让一个城市疫情横行。全球经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每年甚至可导致十亿人感染。
2022-07-08 09:44
这艘药用植物“种子方舟”库容3万份
这艘“种子方舟”设计库容3万份,目前已入库保存华中地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3000余份,涉及500多种药用植物。
2022-07-08 09:43
鱼米之乡插上数字化发展“翅膀”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经济战略选择。近年来,江苏实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五大行动”,截至2021年底,江苏光纤宽带和4G网络已实现深度覆盖,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超1500万户,同比增长10.2%,居全国头部。
2022-07-08 09:42
我科研团队发现广谱抑菌蛋白并自主命名
7月7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头部附属医院获悉,国际期刊《细胞》子刊《细胞通讯》5日在线发表该院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蕞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其首次发现的噬菌体编码细菌糖代谢通路的抑制蛋白并为其自主命名:PEIP。
2022-07-08 09:39
宇宙“双黄蛋”的“蛋清”看到了
天空中绝大多数发光的天体都是恒星,恒星中大约一半位于双星系统,而双星共有包层演化阶段可以比作宇宙中的“双黄蛋”。
2022-07-08 09:29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发现新的奇特粒子结构
新发现的一种奇特强子是由粲、反粲、上、下和奇夸克组成的五夸克态粒子。
2022-07-07 10:58
海南文昌:在星辰大海书写发展答卷
文昌位于海南省东北部,紧邻省会海口,东、南、北三面临海,优美绵长的海岸线让这个城市处处充满了风景和故事。2016年,曾经在西藏开民宿的祝影和丈夫回到文昌龙楼,开了这家名为“云卷云舒”的民宿,过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闲适日子。但让祝影选择文昌的,不仅是这里的美景,更是一个与星辰大海有关的机遇。
2022-07-06 10:11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