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高标准农田迎来晚稻丰收季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近日,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内的高标准农田迎来晚稻丰收季。据初步统计,2022年青秀区粮食播种面积任务22.018万亩,完成22.15万亩,完成率100.6%;粮食产量任务8.13万吨,晚稻正有序收割。
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是青秀区2022年重点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产业园以青秀区长塘镇长塘村天窝坡、天堂村坛尧坡和新天堂坡为点,串点成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集稻田观光、学校研学、稻米文化研究、有机米加工、米食品展示、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水稻产业示范引领区。
按照规划,产业园以“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的方式进行土地平整,致力于打造“地平整、户连片、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长塘镇天堂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元玲介绍,推行“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政策后,重新布局农田,调整路网渠道,农田内道路工程、水利渠道、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又能到产业园内务工增加收入。
作为青秀区引入产业园的龙头企业,广西力拓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产业园提供优质稻种,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并推广规模种植、订单收购、定向收储、定点加工、全程托管等措施。目前,公司已经完成约24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改造。据估算,按照每年种植两季水稻,机械化种植水稻比人工种植水稻可以节约成本980元/亩,而“小块变大块”高标准农田改造每亩成本约5000元,5年即可回本,实现节本增效目标。(翁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