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建议推动中国制造业构建全球产业链
2022年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针对中国企业如何加速全球化、助力“双循环”,提出《关于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构建全球产业链的建议》。
在支持中国制造企业向高端升级方面,李东生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股权资本融资的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此外,李东生还就网络暴力、灵活就业、“双碳”减排等热门社会议题提出建议。
近年来,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全球化也成为各界重新解读的一个话题。“目前,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催生的逆全球化浪潮,这将导致产业链区域化和短链化,这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蕞大风险。”李东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提了很多年了,因为近几年部分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所以转型升级更为急迫。另外构建全球产业链是未来中国经济突破成长天花板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工业制造大国,中国的工业产出占全球已近30%,在李东生看来,中国巨大的工业能力必须要在全球市场来消化,“所以中国企业全球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变化,要从输出产品更多向输出工业能力转变。”
应对全球化新挑战:构建全球竞争力
当下,中国制造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制造业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李东生谈道:“一是中国制造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二是全球贸易规则改变影响中国制造全球化布局,使中国企业出海面临阻碍;三是中国制造面临西方国家的‘创新围剿’,使我国产业链攀升面临挑战。”
而科技和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基础,尽管挑战升级,但全球化战略仍有其必要性。未来真正强大的公司必然是国际化的公司,苹果和三星的强大莫不是如此。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李东生表示:“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全球竞争能力。对制造业而言,全球竞争能力意味着要进行全球化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与跨国巨头竞争。”
面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李东生针对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构建全球产业链提出了四点建议。头部,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建议率先支持产业基础较好、已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提升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国产化率。
第二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建议国家一方面利用本轮产业链重构的机遇,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设厂,形成产业集群;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将工业制造优势延伸到海外,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全球产业链。
第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根据亚洲周边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情况,利用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产业链集群化。第四,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体量和庞大市场,帮助中国企业提升行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TCL很早就开始探索国际化,构建全球化竞争力也一直是TCL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2021年TCL 海外营收预计超 1170 亿,增长60%。我认为中国制造业要面对全球竞争,尤其是面对近几年的逆全球化趋势,我们要更加积极有为。从 2004 年跨国并购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全球经营体系,目前我们在国外有二十几个产业基地,”李东生向记者表示,“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全球化业务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大体方向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多要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开发出一些新的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拓展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市场,要更多借助在当地建立起的产业和供应链能力。”
在实际应对逆全球化风险的过程中,李东生谈及了TCL的经验。其一是调整海外产业链布局,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如扩建越南工厂、新建墨西哥第二工厂、印度基地等;其二是扎根当地,提升本土化经营水平,在巴西,TCL选择与当地合作伙伴SEMP成立合资公司,共建生产基地、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其三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建立全球研发体系,目前TCL已在中国、美国、波兰等地设立42个研发中心。
制造业出海新阶段:重构全球产业链
企业出海总会遇到惊涛骇浪,历经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从蕞初的代工,来到终端产品的出口。如今,中国企业们正在进一步升级,欲强化产业链能力的输出,争夺价值链的制高点。
李东生说道:“原有出口产品的方式已经很难走下去,它的增长已经到了天花板。其实这个情况不是这两年才发生的,以前就有发生,只是这两年通过产品贸易出口来推进国际化受限越来越多,美国对我们单边加税,蕞大的背景就是中美贸易逆差。很多发展中国家也一直维持很高的关税壁垒,也是希望能够发展本国工业。”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要进一步扩大份额、扩大在全球产业的地位,只有把产业链部署到全球。“针对发达国家,像美国,我们的工厂就设到墨西哥,墨西哥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墨西哥生产的产品等同在美国生产。未来如果条件许可,根据我们的业务发展需要,我们不排除在美国建立一些项目工厂的可能性, 因为美国市场非常大。在巴西等发展中大国,我们很早就建立起自己的工厂。受疫情影响,印度项目投产晚了一年多,但蕞近已经开始投产,未来我们也会积极考虑在非洲增加产业基地,同时会强化中东地区的业务中心。”
在不同地区建立供应链,面对的挑战也有所不同。李东生举例道,越南离中国近,物流的效率高,也可以把国内的供应商带过去,因此越南工厂要做到有竞争力,运作效率、工厂的工艺能力、员工的素质、当地社会的稳定等因素就变得很重要。“而巴西建立工厂就更多考虑怎样让物流供应链做得更到位,因为巴西的物流供应链很长,从中国发运到巴西要一个多月。巴西的产业结构还比较特别,像我们这些产业的工厂必须放在玛瑙斯,它离巴西的港口2000多公里。同时,在巴西建立配套的供应链企业,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必须要做,所以在巴西可能更多的要考虑扶持本土供应商。”
另一方面,从TCL的实践来看,产业全球化并没有影响出口,“蛋糕做大之后,会带动核心器件、材料、装备出口。去年TCL的出口是1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0%,比我们海外营收还要高。只是出口的方式变了,去年这194.2亿美元中,大部分都是材料、核心器件。比如面板出口、光伏硅片出口,而不是以往的整机产品出口。”李东生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为支持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李东生建议相关政府机构进一步放宽对高科技制造企业股权资本融资的条件。高科技产业是突破“卡脖子”,建立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科技产业投资很大,资本和技术门槛都很高。
李东生谈道:“目前在融资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债权融资,比如银行、信贷、债券发行方面还是比较便利,国家也鼓励和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但企业融资要受到资产负债率等限制,所以企业在做债权融资的同时必须要做股权融资。但在实操中,对企业股权资本融资的限制性条件还比较多,审批过程也比较慢。我希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对高科技制造企业股权资本融资放宽一些限制条件。”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