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发布16项措施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广州市印发《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构建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加快建设完善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一、加快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特色体系
1.有序发展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鼓励和支持原创开发,推出一批满足新受众的现象级原创动漫精品。鼓励品牌授权经营,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聚合全球动漫产业高端要素,大力推动自主研发游戏走向海外。打造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2.创新发展网络音乐和直播产业。鼓励支持原创网络音乐制作,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优秀网络音乐产品评选和推广机制。支持建设数字音乐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发展平台。创造“做音乐到广州”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直播园区。
3.加快发展影视和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产业。推进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超高清视频精品节目。打造国际影视策划制作中心,建设一批影视特色小镇。创作一批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作品。
4.着力发展数字文化装备产业。加快VR/AR/X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游戏交互引擎、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数字文化装备重点企业。打造数字文化装备产业集群。
5.鼓励发展创意设计和数字文化服务产业。实施数字内容创新工程,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多维呈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数字化展陈水平。
6.积极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科技旅游集聚区,构建智慧旅游生态圈。鼓励开发沉浸式、智能化互动设备,提供便捷化智慧服务新手段。
7.创新云上数字体验。支持演艺机构举办线上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网络直播展演。开展智能讲解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推进文化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
8.发展沉浸式业态。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开展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服务。推动沉浸式业态与城市公共空间、特色小镇等相结合。
9.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快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完善文化服务供给和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多领域发展数字化文化创新企业。加大文化计算、数据超市、数字藏品建设。积极发展数字互娱和艺术展示产业。
10.培育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鼓励创新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大屏”运用方式。加快发展为移动终端等“小屏”定制的文化数字内容。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公共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智慧文旅新场景。
11.抢抓和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加强元宇宙在文旅新业态的技术突破与内容创新,促进“以虚补实”“虚实共荣”发展路径,打造“元宇宙+”新生态。支持元宇宙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制定“元宇宙”文旅产业发展指引。
12.推动数字文化创意新基建。加快发展文化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云、网、端”平台。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心。
13.壮大数字文化创意发展平台。市、区共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培育若干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重点功能平台聚集。
14.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链创新。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扶持中小微数字文化创意企业成长,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产业链核心企业、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建立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产业链金融。
15.深化数字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加强数字文化创意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智慧农业融合发展,与金融、物流、教育、体育、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开拓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领域,提升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和文化价值。
16.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和产品。推进文化保税仓等实体建设。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合作交流。
日前,广州市印发《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构建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加快建设完善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一、加快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特色体系
1.有序发展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鼓励和支持原创开发,推出一批满足新受众的现象级原创动漫精品。鼓励品牌授权经营,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聚合全球动漫产业高端要素,大力推动自主研发游戏走向海外。打造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2.创新发展网络音乐和直播产业。鼓励支持原创网络音乐制作,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优秀网络音乐产品评选和推广机制。支持建设数字音乐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发展平台。创造“做音乐到广州”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直播园区。
3.加快发展影视和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产业。推进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超高清视频精品节目。打造国际影视策划制作中心,建设一批影视特色小镇。创作一批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作品。
4.着力发展数字文化装备产业。加快VR/AR/X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游戏交互引擎、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数字文化装备重点企业。打造数字文化装备产业集群。
5.鼓励发展创意设计和数字文化服务产业。实施数字内容创新工程,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多维呈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数字化展陈水平。
6.积极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科技旅游集聚区,构建智慧旅游生态圈。鼓励开发沉浸式、智能化互动设备,提供便捷化智慧服务新手段。
7.创新云上数字体验。支持演艺机构举办线上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网络直播展演。开展智能讲解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推进文化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
8.发展沉浸式业态。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开展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服务。推动沉浸式业态与城市公共空间、特色小镇等相结合。
9.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快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完善文化服务供给和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多领域发展数字化文化创新企业。加大文化计算、数据超市、数字藏品建设。积极发展数字互娱和艺术展示产业。
10.培育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鼓励创新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大屏”运用方式。加快发展为移动终端等“小屏”定制的文化数字内容。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公共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智慧文旅新场景。
11.抢抓和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加强元宇宙在文旅新业态的技术突破与内容创新,促进“以虚补实”“虚实共荣”发展路径,打造“元宇宙+”新生态。支持元宇宙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制定“元宇宙”文旅产业发展指引。
12.推动数字文化创意新基建。加快发展文化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云、网、端”平台。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心。
13.壮大数字文化创意发展平台。市、区共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培育若干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重点功能平台聚集。
14.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链创新。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扶持中小微数字文化创意企业成长,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产业链核心企业、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建立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产业链金融。
15.深化数字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加强数字文化创意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智慧农业融合发展,与金融、物流、教育、体育、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开拓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领域,提升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和文化价值。
16.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和产品。推进文化保税仓等实体建设。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合作交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