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紧盯新技术培育新生态:从一颗卫星看创新
9月6日上午10时24分,“泉城一号”火箭将两颗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2021年首发齐鲁卫星以来,山东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齐鲁卫星犹如一粒创新种子,正在演变为全产业链的“大森林”。40颗农业卫星、11颗碳卫星、4颗黄河卫星、160颗低轨导航增强卫星……一揽子卫星研发计划正在密集实施,卫星总装实验室、关键零部件、应用产业园等配套设施统筹布局,人才链、资金链等要素保障协同跟进,上下游创新主体纷纷落地。“无中生有”的齐鲁卫星,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带动一批国家重大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构建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创新发展走在前列。
此次发射的两颗试验卫星,属于布局导航领域的“先头部队”。济南市政府、山东产研院联手北京未来导航公司正在推进一个庞大的新基建项目:发射160颗低轨导航卫星,将导航精度提高到厘米级,服务全球用户,让自动驾驶等能够“参北斗”。目前,激光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已经突破,4颗试验星今年分两次发射升空。
济南在东部大龙堂已经建成卫星接入主站,管理控制中心则落户济南高新区的汉峪金谷。
在山东产研院高科技创新园内,卫星AIT(总装、集成、测试)实验室已基本完工,微波暗室、真空罐等模拟太空环境的科研设备均已到位。齐鲁卫星总负责人、山东产研院副院长雷斌说:“这个实验室相当于汽车的总装厂、试车场。济南具备了100公斤级的小型商业卫星总装、功能测试以及整星试验的能力。之前我们的卫星造好了得出去找实验室,成本高、效率低。有了这个基础设施除了满足自用,争取把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资源引过来,承接全国各地的业务。”
两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雷斌从中科院单***匹马来到济南,加入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的创新平台——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头扎进山东几乎零基础的空天产业,持续创新攻关。2021年4月齐鲁卫星一号、四号进入太空,分辨率达到了民用卫星的蕞高水平,也是全球头部颗KU波段雷达卫星,山东在空天信息领域迅速跻身全国头部梯队。齐鲁卫星二号、三号预计今年发射。“这两颗星上天后,就能跟1号卫星互相通话,协同工作。而之前发射卫星就像放风筝,每个卫星只与地面单线联系。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是遥感应用领域的一大创新。”雷斌说,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齐鲁卫星上天后,为后续的研发攒经验。眼下,他正率团队正忙于新项目:建设全球头部个农业卫星星座,计划发射40颗卫星。首批8颗卫星今年完成研制,这次香港航科集团闻讯出资共建。雷斌非常欢迎合作共建、带星加盟等新模式,佛山一号卫星已经加入,把卫星系统做成开放的生态,众人拾柴,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集聚效应。
“双碳”战略提出后,山东产研院再次“棋先一招”,规划布局碳卫星星座。目前,此类卫星全球仅日本、美国、中国各有一颗。雷斌团队已经着手研制首颗试验星,11颗碳卫星组网运行后,作为国家重大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于碳收支管理,逐步构建双碳产业链。同时在全球碳排放的监测中争取话语权。
黄河卫星星座规划4颗卫星,先期研制并发射2颗超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服务黄河战略,打造“智慧黄河”示范平台。
“放卫星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怎么用好。”雷斌表示,上游盯着技术创新,下游围绕产业布局,让卫星真正实现“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160颗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组网运行后,导航精度从目前5米左右提高到0.1米甚至厘米级,满足信息产业升级对高精度、普及化导航定位需求,直接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
山东产研卫星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侯波组建了一个“卫星探漏”团队,用遥感卫星帮助上海浦东等地的自来水管网“探漏”,雷达卫星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含氯消毒剂等信号,找地下供水管网的漏点,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减少维护成本和资源浪费。他说:“农业卫星运行后,可通过多波段的光谱信息,实现卫星治病、捉虫。”
去年,山东产研院联合济南市大数据局开发了齐鲁卫星大数据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汛期期间,齐鲁卫星“牛刀小试”表现出色,为河南应急部门提供灾情分析报告,为济南的雪野、鹊山等4座水库大坝“体检”。随着更多专业卫星的组网,像海岸线的浒苔、赤藻等都能及时预警、发现。
上市公司中科星图是国内卫星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齐鲁卫星上天之后,就把民用业务总部迁到了青岛。一家卫星保险公司也跟着齐鲁卫星落地济南,这家企业主要为各保险公司定损,像农作物受灾时就可以用卫星精准高效地定损。这棵空天信息产业创新链上“无心插柳”的新苗,被山东产研院看好,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进行扶持。类似的创新主体纷至沓来,产业链条不断补强,产业生态逐渐形成。
通过有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山东产研院系统培育了从上游芯片、器件、传感器、软件到中游卫星制造、有效载荷集成装配与测试,再到下游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国土测绘、生态监测、数字农业、公共安全等垂直领域应用的产业生态。济南的卫星应用产业已成为继北京、武汉等地之后的“新星”。
创新链离不开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关键要素的保障。济南市联手中科院空天院建设齐鲁研究院,和山东产研院构成空天信息产业两大研发“引擎”。政府连续五年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并发行了头部只10亿元规模的空天信息产业基金,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山东产研院创新体制机制,联合省内8所高校共同培养研究生,产、研、教融合发展。山东大学开设了全国首个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省市正联手筹建一所高校,储备更多的“摘星人”,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
山东产研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并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向商业化发展,技术不断突破,低成本、高效率的低轨小卫星成为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显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广泛的市场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卫星遥感、导航、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正带动信息基础设施从地基走向天基,将推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创造巨大的“航天+”产业生态。为此,创新布局一批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设施,下好“先手棋”,瞄准未来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和道路,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总结。坚持问题导向,碰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我们距离创新发展的目标越近。作为探路者,创新就是不断试错、证伪,没有别的捷径可走。蕞大限度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创新动能。永远扎根齐鲁大地,坚持创新驱动,突破创新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把埋下的一粒粒种子陆续生根、破土、发芽、出苗、开花、结果,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国陆 报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