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链火热掀IPO浪潮独特技术和平台是核心驱动力
连日来,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不可谓不高。
9 月 1 日,百奥赛图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基因编辑头部股,总市值达 103.99 亿港元。作为市场中掌握着基因编辑独特技术且有营收的生物技术公司,百奥赛图的稀缺性毋庸置疑。次日,奥浦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作为国内细胞培养基头部股,奥浦迈上市首日大涨近 70%,当日市值破百亿。此次公开发行,奥浦迈募集资金 16 亿元,本次公开募集资金将用于 CDMO 生物药商业化生产,细胞培养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生物医药产业链公司密集登陆资本市场,赛道热度正在爆发。动脉网对两家企业的上市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探寻生物医药产业链火热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百奥赛图、奥浦迈纷纷上市,其实是近两年医药产业链热度攀升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方面较为薄弱,以快速跟随和模仿创新为主,缺乏重磅创新成果。在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上,也还有许多核心产品常年处于 卡脖子 现状,不得不依赖进口,疫情的爆发导致国际货运的周期拉长,更是凸显了供应链保障问题。近几年,随着国内生物医药及相关支持产业逐渐走向创新的转折点,大批本土企业愿意主动尝试一些本土供应商,或者迫于成本压力考虑进口替代,这为我国医药产业链产品进口替代的爆发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新冠疫情爆发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医药研发和生产所需产品的供货周期拉长,供应链安全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行业面前。疫情以后,生物医药上游原材料和耗材的进货周期由原来的三个月左右,延长到了九个月甚至一年。加上极不稳定的国际形势,药企寻求国产化替代的愿望强烈,给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医保集采给国内医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随着集采招标逐步常态化、制度化及扩大化,集采带来的成本压力正在向产业链上游传导,必然推动成本的降低,生物制药企业更有动力选择质优价廉的国产产品进一步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
此外,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新发现、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涌现,以此为背景,本土企业成本较低、沟通便捷、供应稳定的优势,也在推动国产本土供应链的发展,成为医药产业链又一利好因素。
政策、环境、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都催生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热度攀升,一批批医药产业链企业走向 IPO。
回看此次上市的两家企业。百奥赛图成立于 2009 年,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及临床前研究服务公司,更是国内领先的基因编辑服务、模式动物以及药理药效评价服务供应商。
百奥赛图耗时 6 年自主研发了独特的染色体工程技术 SUPCE,突破基因编辑片段的大小限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全人抗体小鼠 RenMice 平台,构筑了全人单抗、双抗、双抗 ADC、GPCR 抗体和类 TCR 抗体 5 大抗体技术平台,形成其抗体药物发现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以 RenMice 平台为核心的 千鼠万抗 计划使得百奥赛图能够对 1000+ 潜在的全新药物靶点进行靶点验证和抗体药物发现,在五大技术平台的协同助力下,实现规模化的创新抗体分子持续产出。目前,百奥赛图以自研和合作的方式,已经推动数十款抗体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2021 年公司全年总收入 3.5 亿元,相较于 2020 年增长近 40%。其中抗体开发作为收入主要驱动因素自 2020 年到 2021 年增长超 100%。
奥浦迈作为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培养基公司,不但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和配方,打破国外巨头在无血清培养基领域的垄断,也快速占据了国内的市场。其自研细胞培养基产品,服务于抗体药生产和疫苗生产,兼具高质量和成本优势。
在培养基工艺研发和产品优化的基础上,公司逐渐打造了细胞株构建平台、瞬时转染平台等 CDMO 服务技术平台,通过培养基 +CDMO 有机整合的商业模式,以优质培养基降低抗体药生产成本实现进口替代,以一站式 CDMO 平台赋能创新药开发。
可以看到,两家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并通过打造技术平台进一步加固了壁垒优势,使其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从外部来看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疫情背景下的进货周期延长和供应链安全问题,以及集采导致的成本压力向上游传导,都为医药产业链提供了绝佳的发展良机。分析内部原因,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平台效应,更是企业树立行业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而再进一步来看,产业链的繁荣为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资本的推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两家企业上市,我们观察到背后有着同一家早期 VC 投资机构:本草资本。早在 2018 年初,本草资本投资了百奥赛图和祐和医药,并在后续持续追加多轮,推动了其上市进程。2020 年,本草资本作为投资方之一参与了奥浦迈的 B 轮融资,助力其打造生物药产业链生态。
据悉,本草资本在医药产业链的布局除了百奥赛图和奥浦迈,还投资了华龛生物、恺佧生物、京宇集团、鼎持生物、精诚医药等数家产业链相关企业。根据有限的公开信息分析,这些公司往往都拥有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平台优势。
华龛生物专注于创新 3D 细胞技术,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技术转化的细胞培养 3D 微载体技术,打破了多年来的进口垄断局面,目前已服务干细胞、疫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产业龙头客户上百家,并与多家医疗机构、科研高校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华龛生物的核心产品3D TableTrix 微载片(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获得美国药监局和中国药监局双向药用辅料资质的微载体。作为多孔微球,其化学、物理性质精准可控,可以根据细胞种类进行细胞微环境的定制化设计。通过特异性裂解技术,能够实现细胞 100% 收获。
恺佧生物是生物医药和基因治疗产业上游 GMP 级酶原料提供商。依托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功能重组蛋白和抗体研发生产平台 SAMS ( Structure Aided design and Multiplex Screening ) ,恺佧生物与国内外 300 多家创新抗体药研发、细胞、基因治疗和诊断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成功协助多家公司的新药产品进入临床。
新药研发上游原料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恺佧生物独有的创新型功能重组蛋白和抗体研发生产平台,能够解决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国产化的关键问题,已经成为市场知名的抗原蛋白品牌,进入快速发展。
分析这些可以看出,本草资本除了投资创新医药和交叉创新的医疗器械、诊断,也在生物医药产业链做系统性布局。这很合理,一方面产业链的投资可以帮助本草更好地赋能已投的创新企业,另一方面,本草已经布局的很多创新和新药企业也可以成为这些产业链公司的客户。据了解,本草在投资后已经多次促成了其被投医药企业与百奥赛图、奥浦迈、华龛等的合作。
从整体趋势看,国际局势日益动荡、疫情常态化发展,国内需求增长、技术升级,未来 3-5 年是生物医药企业高速成长的时期,医药产业链企业值得重点关注,独特的技术和平台效应则是核心驱动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