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服贸会成果发布重磅亮相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实体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2

  9月1-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开展。作为2022年服贸会九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以“开放融合 绿色未来”为主题,涵盖展览展示、论坛交流、配套活动、成果发布四部分。在成果发布环节,作为京东集团面向政企客户输出技术与服务的核心平台,京东科技携“供应链+场景+数智化+产业”四位一体的新型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重磅亮相,展示其以数智技术化解实体产业链与金融融合难点、为实体经济纾困解忧的创新实践。

  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供应链金融连接着产业供应链和消费两端,连接着产业链上下游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挥着“保通、稳链、纾困”的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以来,供应链金融稳健发展,正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抓手,包括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举措,如“金融支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3条政策措施”;“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等。

  依托多年来京东在供应链领域的实践积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将自身积累的科技能力对外进行输出,助力地方政府和大型产业集团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并联结金融机构,化解不同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构建了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及相关第三方机构一体化的金融供给和风险防控体系,可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该平台通过供应链协作、融资及资金流转的在线全流程体系,推进供应链金融各环节参与方高效协同,实现系统高效整合、业务闭环、全链条数据可视。基于此,平台可打破传统金融模式下商流难以判断、物流难以监控、信息流难以打通、资金流难以追溯等问题,实现四流合一。

  在业务流程维度,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以风险管理和资产运营为双轮,驱动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底座,实现资产与资金的优质组合;将原有的非标资产通过资产引入、模型适配,资产筛选、分类定级,到蕞后的资金对接,形成标准化资产,以此来提升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可获得性。在产品维度,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向上游的一级或多级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包括应收融资、信用流转等;向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提供以其主体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融资或者采购融资,以及基于仓储物流、货权、货值为商品信用基础的仓单融资或者动产融资。

  依托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京东科技已累计为包括制造业、零售业、农业、能源交通、大消费、医疗健康和黄金珠宝等行业在内的数百万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在白酒领域,京东科技助力古井集团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古井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增强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平台化生态,推动白酒主业发展,提升多级经销商、多级供货商、员工、票据等场景的金融服务体验,为古井集团经营业绩提升提供了保障,带动白酒行业上下游众多行业共同发展。古井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两个月,就为古井集团供应链上下游300余家企业进行了授信,总体授信额度超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京东科技为天奇股份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发挥应收融资、采购融资、电池分期产品等能力,化解当前锂电池回收利用企业规模小、融资难的难点,助力锂电池行业上游供应商快速回笼资金,提升资金周转率,帮助下游经销商解决在采购燃料油、化工品的融资难题。在汽车租赁领域,京东科技为登途汽车搭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登途提供向产业链上游的汽车主机厂商的采购融资解决方案,以及为登途下游的小型汽车租赁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租金贷等方式,助力登途汽车的租赁业务打通上游主机厂、车辆运营管理公司、下游租车公司、网约车司机的全链条数据链,为产业链引入金融“活水”。

  未来,京东科技将以供应链金融科技连接产业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注入更多数智化的金融活水,为产业“保通、稳链、纾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JDG 3比2战胜TES夺冠:捧起2022《英雄联盟》LPL夏季赛银龙杯

  一趟能运23吨!京东航空正式运营:2025年底覆盖国内主要城市

  京东PLUS+芒果TV年卡再发车:联合会员仅98元

  京东Q2营收2676亿元:盈利仅65亿 坚持让利给大家

  京东Plus会员突破3000万!618有人节省了30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6983.html

标签: 产业链上游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专题报告——航运】集装箱上市系列专题从供应链角度看集装箱海运

【专题报告——航运】集装箱上市系列专题从供应链角度看集装箱海运

  现代集装箱的发展源于上世纪50年代,距今不到70年的时间,集装箱已经从新事物跻身成为海运行业的领头羊。截至2021年,集装箱运输在海运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6.3%,仅次于干散货运输(44.8%)和油运(23.8%),成为第三大海运贸易行业,而这一比重在1990年仅为5.5%。   集装箱是变革的开始,70年时间里,集装箱已经从运输单元发展为供应链的单元,是多式联运...

2022年中国白酒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

2022年中国白酒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白酒行情脱离底部震荡。2022年端午假期白酒动销整体表现平稳,大部分上市酒企全年进度完成超过50%。受到疫情影响下消费场景未完全恢复及经济增长压力影响,终端动销同比有所下滑,但环比好转趋势已显现,随疫情影响好转有望迎来需求进一步修复。   白酒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包装材料、基酒以及生产设备;中游为各类型白酒,主要有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老...

疫情下如何保卫产业链浙江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

疫情下如何保卫产业链浙江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

  疫情持续影响下,被誉为经济“压舱石”的标志性产业链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一位专家形象地称之为:“牛郎”还在,“织女”也还在,可“鹊桥”变成了“断桥”。   一场产业链保卫战,在浙江打响。今年6月,浙江省经信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围绕全省标志性产业链,以“数智赋能、集群顶梁、工业奋进”为主题,以超常规力度与举措组织百场以上对接活动,吸引万家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贫富差”加剧:上游“吃肉”下游“汤都喝不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贫富差”加剧:上游“吃肉”下游“汤都喝不上”

  本报记者 王鹤 见习记者 冯雨瑶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贫富差”正逐步显现。   “如果上游挣到很多的利润,下游没有肉吃甚至连汤都喝不了,这种情况会对我们的产业造成很大的损害。”8月11日下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直言,“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

锂矿上游企业能否靠“一体化模式”出圈?

锂矿上游企业能否靠“一体化模式”出圈?

  8月22日,锂矿股午后持续走强。天华超净(行情300390,诊股)上涨13.57%,盛新锂能(行情002240,诊股)、天齐锂业(行情002466,诊股)涨停,融捷股份(行情002192,诊股)、天齐锂业、科达制造(行情600499,诊股)、华友钴业(行情603799,诊股)、中矿资源(行情002738,诊股)、赣锋锂业(行情002460,诊股)、西藏矿业(行情000762,诊股)...

8月24日盘前策略提示:光伏产业链上游依然是盈利蕞确定方向

8月24日盘前策略提示:光伏产业链上游依然是盈利蕞确定方向

  昨日市场低开低走,震荡下行。创业板指上涨0.05%,上证综指下跌0.05%,中证500下跌0.1%,沪深300下跌0.49%,两市成交额约1万亿元,较上日减少0.03万亿元。风格上看,稳定、周期表现较好,金融、消费表现较差;分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煤炭(2.25%),石油石化(2.0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41%);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医药(-1.05%),食品饮料(-1....

我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旺盛

我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旺盛

  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主要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类。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不过,在节能减排要求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推动了我国锂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

穗恒运A:2022年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加码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穗恒运A:2022年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加码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8月30日晚间,穗恒运A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减少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减少43.01%。   报告期内,电、热收入同比增加以及结转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两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公司营收同比略降,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系电、热产品销量同比下降以及燃煤成本上涨等综合影响。在煤电企业大面积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