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站在拐点中欧模式“打样”新生态
8月25日至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海南两地召开。8月31日出版的法国《欧洲时报》刊发题为《新能源汽车站在拐点 中欧模式“打样”新生态》的社评指出,在政策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趋于同频的中欧,正以你追我赶的正向步调,尝试趟出兼具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的新生态。
▲8月26日,参观者观看展出的一款氢燃料重卡产品。当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据介绍,本次大会技术展览展出面积达13000平方米,大会期间将举办20余场会议论坛及多场同期活动。(图片来自新华社)
文章说,2022年的炙热苦夏终于熬过,留在整个北半球记忆中的,除了冲天的山火、狼藉的森林,以及无处藏躲的热浪外,还有令人“细思极恐”的谶语:今年夏天可能是未来十年蕞凉快的一年。学者们忙着用科学的逻辑反驳,借此安慰刚刚遭受高温暴击的惶惶人心,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产学研界代表则忙于另一件更具现实和未来意义的事:探讨“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不难看出,以此为主题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试图从技术创新与合作共赢两个层面为全球汽车产业明晰转型方向。
评论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破茧”之时正以目之所及的距离迎面而来。会上发布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指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突破全面市场化拐点。
数据则以更加量化的方式为这个时刻“计时”。大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600万辆,中国占比超50%。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15%,市场渗透率达21.6%。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中国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以此视角回望大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全面电动化与绿色低碳转型、全球产业链协同与跨界融通、开放合作共同构筑智能生态……这些热火朝天的研讨议题背后涌动着的是不断裂变的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
文章说,无需赘言,在以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的当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共同选择。观察各国动向可见,本来独领风骚的美国以特斯拉,在今年7月首次被中国品牌比亚迪超越,改变中美电动车产销版图。中欧电动车品牌呈现百花齐放的新业态。在政策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趋于同频的中欧,正以你追我赶的正向步调,尝试趟出兼具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的新生态。
近观中欧模式,新能源汽车市场能有今日之表现,得益于双方都以慷慨的政策和补贴“扶上马”,特别是在与新冠疫情迎头相撞之际,中欧先后腾挪出政策和资金空间为新能源汽车输血,2020年欧洲更是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
除了政补支持,中欧造车新势力也开足马力,相继投放出多款与特斯拉分庭角力的本土新能源车型。此外,中欧两大板块持续增长的底气还来自于各自正在茁壮成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
评论指出,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自然而然地将中欧“安排”在了新能源汽车格局上不同的位置,于是,错位深耕让彼此多了些互相成就。中国车企重军布局欧洲,除了追求销量,更在于提升整个业务体系和专业性;而欧洲车企之于中国,既是认可其在新能源赛道取得的成绩,亦有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需求。
当然,新兴领域注定在竞争中成长,而良性竞争的应有之义在于,技术创新不应成为合作共赢的壁垒,这也是为何《共识》呼吁,各方要加强电池、芯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加强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可喜的是,作为全面电动化的基础支撑,先进电池技术领域正以这样的方式成长。尽管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雄心促使它力求摆脱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对亚洲国家的依赖,法国、德国出手牵头欧洲电池联盟,大力研发动力电池,与此同时,“鲶鱼”特斯拉也在将全球蕞大动力电池工厂划入柏林超级工厂框架,欧洲大陆上的电池工厂同样有中国投资的身影。
可惜的是,芯片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执着”于在关键技术上打压围堵其他国家的人,看似放眼长远,延滞对手攀上科技树的步伐,实则算计的依然是如何守住既有优势,暴露的既是霸权心态,也是不思进取。
文章蕞后说,作为现代工业集大成者,人们寄望于汽车产业的,不仅是它从交通工具蜕变成智能终端,搭载着人类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时代,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成全碳中和目标的健康发展模式,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贡献。(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