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系列之硅光产业链:光迅科技VS中际旭创VS新易盛技术迭代?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光模块系列之硅光产业链:光迅科技VS中际旭创VS新易盛,技术迭代?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2022年10大科技趋势,硅光芯片技术位列其中。其他科技趋势还包括AI for Science、高精度医疗导航、星地计算、XR互联网等。
同期,Intel研究院宣布成立集成光电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使命是加速光互连技术在性能拓展和集成方面的创新。其中,硅材料上异质集成量子点激光器、硅光子的晶圆级光学封装等技术,成为其重点研发投入方向。
所谓硅光技术,是指:基于数字芯片的硅基工艺,将光元器件与数字芯片相融合。
即,利用硅材料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将光子元件(激光器、探测器、光开关、光调制器、光波导回路等)、电子元件缩小集成到至一个微芯片(硅片或SoC)中。其本质是更高的集成度。
来源:Intel、中国通信学会《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前沿报告》
该技术融合了CMOS工艺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特性,以及光子技术的超高速率、超低功耗优势,可实现光通信领域器件的更高集成度、更低成本、以及更高传输速率。
那么问题来了,硅光技术对当前光通信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以光模块厂商为切入点,来梳理硅光技术的变革逻辑。
从光模块参与者的近期增长情况,来感知产业链景气度:
1)光迅科技(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长13.34%,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8.7%。
2)中际旭创(山东省,烟台市)——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63.38%。
3)新易盛(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18.29%,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7.8%。
根据Wind机构对景气度的一致性预期:
从光通信产业链看,光模块处于产业链中游:
1)上游——光元器件,包括光芯片、电芯片、光器件。
全球市场来看,光元器件领域参与者包括Lumentum、II-VI(Finisar)、Sumitomo、Fabrinet、Avago、富士通等(同时涉及光芯片和光器件业务)。
国内参与者业务集中于光器件(光器件属于辅助性配件),包括天孚通信、光迅科技、博创科技、太辰光、海信带宽、光库科技等。
2)中游——光模块。光模块由光元器件、电芯片、PCB及外壳封装而成。
在光模块中,光元器件的成本占比超过73%,其中核心部件为光芯片(又分为激光器芯片、探测器芯片等)。参与者包括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海信带宽、剑桥科技等。
3)下游——电信市场、数通市场两大场景。电信市场主要客户为电信运营商,而数通市场主要客户为云计算厂商。
看到这里,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传统光模块和硅光模块的差异有哪些?
2)硅光模块的发展驱动力是什么?
3)硅光行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难点是什么?
从硅光技术发展历史来看,1969年贝尔实验室提出硅光子技术构想。1993年,由R.Soref设计了硅基光电子集成的概念原型图。
虽然硅光技术构想诞生较早,但其线年之后。原因主要包括材料难题、和产业需求两方面。
首先,客观来看,硅光技术构想存在材料瓶颈。硅材料与光学元件的物理性质兼容性较差(硅材料物理性质是间接带隙材料,发光效率低,无法作为光源),不适合光传播。
直到2004年,Intel才首次实现了带宽超过1GHz的光学调制器的集成。由此开始,硅作为集成光学材料的障碍开始被逐渐破解。
硅光技术优势在于高速传输,直到2010年代,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才对数据中心传输速率要求持续提升。而传统光通信采用的分立器件模式,在传输效率提升方面逐渐进入瓶颈。
至此,硅光技术才真正迎来产业需求的爆发。
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2010年,Intel和IBM分别研发成功了50G和160G传输速率的硅光模块。接着2016年,Intel推出了100G硅光模块。2018-2019年,Acacia(被思科收购)和Intel分别研发成功了400G的光收发模块。
国外硅光技术领先者为Intel、思科(收购Acacia、Luxtera)、英伟达(收购Mellonax)。
而国内方面,华为、中芯国际以及中科院微电子所、合肥38所等科研机构,在硅光芯片研发设计方面有所投入,但整体进展落后于全球领先水平。
从2021年整体收入体量来看:中际旭创(76.95亿元) 光迅科技(64.86亿元) 新易盛(29.08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
一、光迅科技——营业收入64.86亿元,59.33%来自传输(38.48亿元),40.11%来自接入和数据(26.02亿元),0.57%来自其他业务(0.36亿元)。其海外收入占比为32.66%。
光迅科技按照下游应用领域披露收入,而未单列披露光模块业务收入。除光模块业务之外,还包括上游光芯片、光器件。
传输产品主要应用于电信传输网,具体包含光模块、无源光器件、放大器,实现了从光芯片到光模块的垂直整合。接入和数据业务包括了电信接入网(固网接入、无线接入)和数通市场相关光模块、器件类产品。
三、新易盛——营业收入29.08亿元,97.65%来自点对点光模块(28.4亿元),1.48%来自PON光模块(0.43亿元),0.87%来自组件(0.25亿元)。其海外收入占比78.17%。
综上,从光模块收入规模来看:中际旭创 新易盛,考虑到二者海外收入占比较大,推测二者客户均以海外数通市场为主。
光迅科技属于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一体化布局,未单列披露光模块业务收入规模。
了解了各家的业务结构,接着我们来看增长情况。
从核心驱动力看,光通信产业链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数据量(流量)增长,而通信网络的升级迭代,以及下游应用增加和创新等多因素,均促使数据流量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光模块领域参与者业务增长主要由电信投资、数通市场(云计算)投资投资驱动。
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0年较高,是因为收入增速较高,我们推测受海外云厂商大客户订单影响,2021年增速放缓。
光迅科技:在2021Q1归母净利润增速异常,主要原因是2020年Q1基数较低(卫生事件导致收入下滑,成本费用刚性)。
从净现比的角度看:光迅科技 中际旭创 新易盛。
新易盛在2018年净现比异常,主要原因是当年归母净利润异常(受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产品量价齐跌,此外还受存货减值影响)。
中际旭创2020年净现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存货增长较快,原因是光模块收入快速增长所致。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CAPEX对比来看,中际旭创的CAPEX较高,基本与现金流基本匹配,偶有波动(2017、2019年存货增加导致现金流减少,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差异较大)。
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VS CAPEX
一、光迅科技——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长13.34%,环比下滑2.54%;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8.71%,环比增长29.07%。
预计“东数西算”建设,对传输领域(特别是长距离)产品需求有所拉动。
图:近8个季度收入、利润增长情况
二、中际旭创——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1.91%,环比下滑1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63.38%,环比下滑31.39%。
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数通市场对于200G与4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自身高端产品占比提高。
图:近8个季度收入、利润增长情况
三、新易盛——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18.29%,环比下滑16.94%;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7.81%,环比下滑32.8%。
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数通市场需求,以及在高速率光模块领域收入占比的提升。
图:近8个季度收入、利润增长情况
从毛利率的角度看,新易盛(35%左右) 中际旭创(25%) 光迅科技(20%-25%)。
1)从新易盛、中际旭创两家聚焦光模块环节的厂商来看,毛利率水平受高端产品占比(新易盛在800G已出货)、海外收入占比影响较大。
2)光迅科技相比于新易盛、中际旭创,在上游光芯片、光器件存在部分自产,理论上成本端有优势。但其整体毛利水平较低,我们推测原因包括:a、其海外收入占比较低,国内电信市场光模块相关产品毛利率水平低于海外数通市场;b、其高速率光模块收入规模较低。
从新易盛招股书信息来看,光模块业务中原材料成本占据90%以上。原材料中,成本占比较高的环节是光芯片(占比30-70%,高端光模块中光芯片占比70%左右)。此外,还包括电芯片、各类光器件、PCB、光纤结构件、外壳等。
净利率差异主要由毛利率水平决定。
从费用率的角度看,光迅科技研发费用率略高(涉及光芯片、光器件投入),中际旭创管理费用率较高。
从2021年ROE水平来看,新易盛 中际旭创 、光迅科技。新易盛回报较高,主要源于净利率较高。
虽然,硅光技术原型图诞生于1990年代,但是技术在2010年之后才迎来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产业需求的爆发。
2010年之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产业变革使得数据流量的高速增长,导致数据中心对高速率的光网络连接需求增加。
但目前光模块传输速率提升存在瓶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激光调制间距受限,50G成为单通道传输速率瓶颈;
B、随着速率提高,光芯片成本递增,电芯片复杂度提高,分立器件模式下尺寸受限,集成度成为较大障碍。
面对400G以上网络速率传输时,硅光技术方案的稳定性强、功耗低、器件体积小特点,更加适应高速流量传输处理需要,较传统光模块具有一定优势。
来源:中国通信学会《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前沿报告》
图:硅光技术在高速率传输要求下具备应用场景
从产业变化来看,Intel、思科(收购Luxtera、Acacia)、英伟达(收购Mellonax)等厂商的硅光方案,在2018年之后,陆续被部分云计算客户所采用。
因此,硅光技术的发展将重塑传统光模块产业,传统光模块生产制造企业将面临技术转型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接下来,对核心增长驱动力,以及关键竞争要素,我们挨个来拆解:
。。。。。。。。。。。。。。。。。。。。。。。
以上,仅为本报告部分内容,保留一半内容,以供试读。
如需获取本文全文,以及其他更多内容,请订阅 :产业链尊享版产业链报告、专业版报告库、科技版报告库、。订阅咨询可添加微信:bgys202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厚积薄发的硬核分析,才能在关键时刻洞见未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