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迎难而进“链”上发力
能源行业:迎难而进,“链”上发力
沧海横流显本色,大浪淘沙见真金。如果说风云变幻下,能源企业提升供应保障能力责无旁贷,那么助力经济走出低谷、实现高质量发展,则是其稳经济、促转型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能源等行业的实力支撑密不可分,坚持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能源企业的自觉行动——深入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为行业企业发展创造更大机遇和空间;布局绿色价值链创新链,加强科技研发、新科技应用、商业模式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助力“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向内深耕,打造韧性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经济“半年报”的成绩——同比增长2.5%、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显得尤为来之不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功不可没。
以新能源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实现较快增长,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12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
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受到全球瞩目。7月20日,美国领衔18个经济体推出供应链倡议,其“友链”“友岸外包”等政策遭到多方批评。分析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应加强开放合作,防止碎片化,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而不是损害和割裂全球市场。
波谲云诡的形势下,尤需洞幽察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翠红认为,我国应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补齐短板的基础上,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吸引外资持续流入,为相关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机会。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当下尤其需要解决我国产业链“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等问题,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面对上半年的复杂形势以及近期企稳回升的态势,我国能源行业迎难而上,不仅以投资拉动经济,更是通过相关项目携手各方深耕产业,发挥“一业带百业”的作用,致力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产业链“链长”制,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资源向链长企业集中,瞄准高水平、导向性产业,围绕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素开展专业化整合,加快打造“链长”企业。在煤炭行业,新组建的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整合10家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涉及煤炭产能2.8亿多吨、资源储量630亿多吨,资产总额达1400多亿元。
相关企业也已行动起来。在电力领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明确表示,要持续跟踪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当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电力装备领域,中国电力装备集团公司成功研制的“±800千伏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和穿墙套管”等部件打破了国外在特高压直流工程高端套管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完成ESP820嵌入式软硬件平台技术攻关,实现了芯片、操作系统及软件全部国产化,极大提高了产业链韧性和自主化水平。
7月25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其注册地为雄安新区。此举被视为增强我国铁矿石保供能力、补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的有力举措——既提高了国内铁矿石采购的行业集中度,又避免各家钢企各自为政,还利于推进境外项目投资和开发。
中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国际认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蕞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提供了全球与可再生能源相关40%的就业岗位。中国的能源转型将进一步提升经济表现,构建更加稳定向好的增长模式。
低碳经济的市场效应和产业韧性正逐渐形成。在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看来,尽管中国外贸增速放缓,但部分高附加值、绿色相关行业和产品出口仍保持较好的增长韧性,将成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和“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黄奇帆表示,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的日益广泛,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将进一步输出到全世界,中国将由全球碳排放大国转变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引领者,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双碳”目标实现,中国将有可能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向上托举,布局绿色价值链创新链
7月1日11时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启动送电。来自四川金沙江的清洁水电,只需不到1秒的时间就能到达2080千米外的江苏。
这是一项服务稳增长的重大保供工程、服务“双碳”目标的重大绿色工程、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创新工程。该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常规直流+柔性直流”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首次研制20种新设备,打造了新时代特高压技术新标杆。
船到中游更奋楫,棋至中盘时应如何突破?中国能源企业需要在发挥好产业链供应链“压舱石”作用的同时,超前布局新动能体系,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氢能都是重要内容。唯有创新才能塑造价值链、开拓创新链。中国能源企业正在积极投身科技研发,在全球价值链重组和供应链转移的过程中,力争将“微笑曲线”两端——研发和销售,留在国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一业(电网业务)为主、四翼(金融业务、国际业务、支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齐飞、全要素发力”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中国石化集团明确了构建“一基两翼三新”新发展格局(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正在加快推进由“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明确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布局,全力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
中国氢能联盟目前成员单位超过150家,提出我国首个《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标准并推动实施,开发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减碳方法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碳方法学。
创新是锻造强大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动力。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打造全新生态、实现换道超车和不断突破。面对重重挑战和不确定性,能源企业在立足主业做好科技研发的基础上,还有哪些新技术值得关注?
基于数字技术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肖松认为,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互联互通,将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7月23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2022版)》。据介绍,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的整体框架分为三区四层,致力于提升电网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能力。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表示,白皮书指出了国家电网未来数字化技术发展方向,“让我印象蕞深刻的就是‘蕞小化采集’,其充分体现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以价值驱动的导向,而且是从方向到落地指标的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蔚玲认为,推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能源建设,是畅通能源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方向有三个:一是强化优质产品服务供给,二是加快能源行业的“两化”融合,三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加速变革,基于数字技术和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技术值得关注。7月初,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虚拟电厂平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度电平均收益达到0.274元,成为我国首个调度用户负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并盈利的虚拟电厂。数字技术“牵手”能源行业的前景还吸引了科技公司的跨界探路。6月9日,腾讯公司对外发布了“能源连接器”和“能源数字孪生”两款能源数字化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能源同样需要数字化,比如,除高效利用新能源,还应尽可能精细化提升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国际能源署在《数字化与能源》报告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使能源生产成本降低10%到20%。
20多年前,未来学家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预测,“比特”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而到了今天,当“比特”开始携手“瓦特”,将原本分散的“发、输、配、用、储”优化组合形成“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关系,以互联化思维、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极大提升能源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原来能源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也将产生蜕变甚至是涅槃重生。
未来,电力行业将是一个由数以十亿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智能用电设备构成的“碎片化”系统,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将是实现万物数据化、智联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能源企业满足消费者日益迭代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武器。
更多精彩内容进入 [财经频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