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再贷款助链行动”精准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再贷款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人行铜仁市中支优化再贷款运用管理,以建立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链对接机制为主线,通过创新推出“再贷款+特色农业产业链”和“再贷款+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农业特色产业信贷投放,切实提升再贷款政策的精准性、直达性和普惠性。截至今年6月末,铜仁市法人金融机构已运用再贷款为3.3万户市场主体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63.19亿元。
“再贷款+生猪产业链”带动生猪产业大起来
松桃县生猪养殖产业是铜仁市十大“百亿级”产业之一,目前已建立起德康、铁骑力士、康正牧业等国家级生猪标准示范场。为充分用好用活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精准支持松桃生猪养殖产业链发展,铜仁、松桃市县两级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再贷款+生猪产业链”模式,创设了“兴业贷”等信贷产品。
截至2022年6月末,松桃全辖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生猪产业贷款9.5亿元,其中运用再贷款资金2.46亿元。在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支持下,松桃生猪养殖主体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生猪全产业链闭环发展模式为该县打造“百亿级”生猪项目奠定坚实基础。截至6月末,全县生猪当年出栏量34.56万头,同比增长12.03%,猪肉产量2.92万吨;2021年至2022年累计出栏91.4万头,产量8.01万吨,带动当地脱贫户获得稳定就业岗位4000余个。
“再贷款+红薯产业链”扶持红薯品牌响起来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省16家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之一。2021年以来,铜仁、思南市县两级人民银行积极引导思南农商银行围绕“红薯种植-加工”农业特色产业链信贷需求,创设“兴村贷”专项产品,通过“再贷款+红薯产业链”模式,将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精准注入红薯粉加工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红薯种植合作社、农户,有效解决产业链各环节主体融资需求。
截至2022年6月末,银行已运用支农(扶贫)再贷款资金为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980万元,为1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9800万元,比同类贷款利率约低4.28个百分点,蕞大程度减少核心企业与上游合作社融资成本。在再贷款资金支持下,思南红薯产业链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企业投入+农户”的“五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在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激活农村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组织发动农户及周边地区家庭农场等种植双高红薯5.14万亩,带动5881户、2.3万多名农民年均增收6000余元。
“再贷款+特色黄牛产业链”助推黄牛养殖户富起来
生态畜牧业是贵州着力打造的12个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肉牛产业是生态畜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人行思南县、德江县支行聚焦打造“贵州黄牛”强县目标,通过建立“再贷款+特色黄牛产业链”支持模式,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创新设立了“肉牛贷”“肉牛兴村贷”“黄牛养殖贷”等信贷产品,助力县域肉牛产业发展。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沟通对接,推动形成了“政府推动、金融撬动、保险联动、养殖户互动”的四方联动产业发展风险防控保障机制。
目前,德江县内法人金融机构已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特色黄牛产业贷款1.36亿元,为贷款主体节约融资成本300余万元,带动1144户养殖户人均增收1.6万元。思南县内法人金融机构已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黄牛养殖贷款4814万元,带动脱贫人口就业480人,人均收入2万元。
“再贷款+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产业链融资提质增效
2021年以来,人行铜仁市中支在上级行的指导下积极研究优化再贷款管理,引导铜仁农信机构充分运用信用工程评级授信成果,依托“黔农云”数字平台,创设出“对象精准、投向精准、定价精准”的线上普惠信贷产品“黔农惠贷”,构建起“再贷款+数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在该模式下,金融机构通过事先设置的准入“白名单”,可在5分钟内为贷款主体提供客户端面签用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高于5.5%,低于其他线个基点,有效缓解了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审批慢、融资贵问题,让产业链上市场主体方便快捷获得优惠利率贷款,再贷款直达实体经济效能进一步提升。
截至6月末,已通过“黔农惠贷”为1.6万户市场主体发放优惠利率贷款33.71亿元,累计为其节约融资成本约7000万元。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受益主体积极建立起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2万余名农村人口稳定就业问题,人均增收6486元。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