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济南起步区:从园区企业到产业社区动能转换新引擎加速运转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一家家高精尖科研院所纷至沓来,填补着国内技术空白;一批批优质数字产业龙头企业落地集聚,数字经济产业初具规模;一栋栋标准产业用房破土而出,绿色低碳的发展边界持续拓展。四年时间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一个个产业园区相继从建设转入运营,并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在这里,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与“生态底盘”,其集聚效应与创新活力正在重塑着新城的发展逻辑。

  以科创策源落地“产业社区”新范式

  在科技创新高频突破的黄金时代,2024年济南在英国《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居第31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保持第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起步区作为济南乃至山东省科技创新版图上的关键拼图,正以园区为战略支点,精心勾勒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全新蓝图。

  自成立之初,起步区就拥抱大院大所,搭建高端科创平台,持续向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集聚创新要素。园区先后落地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齐鲁中科碳中和研究院及可信云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启动“天地互验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预研,承担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等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催生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家,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473人,提供强劲科创动力。

  与此同时,园区还注重配套体系建设,1370套国际人才公寓、银座商业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众创空间与启迪之星孵化器形成“科研-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与传统园区不同,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区致力于打造“产业社区”新范式,它打破了传统园区功能单一、空间割裂的局限,通过构建多元复合的功能体系,将产业、居住、商业等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后,着力提升运营中心、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等的公共空间占比,营造出“创新无界”的社区氛围,为入驻企业和科研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以数字赋能激活“数实融合”新动能

  当前的起步区,在园区产业布局上,既有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硬核突破,也有以数字经济崛起的全新路径。当镜头转向崔寨组团北部的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红白配色的京东亚洲一号仓与多功能的科研办公厂房交相辉映,带来的是一场视觉冲击与数字产业的双重震撼。

  2021年底,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头部家世界500强企业京东集团,依托京东链主企业优势,推动京东科技北方总部基地落户园区,并通过整合京东在电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协同打造智能物联等产业生态。

  四年来,为打造黄河北部数字经济聚集区,园区还陆续引进中建八局供应链、爱分类、丰郅新能源等一批优质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在这里,既有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龙头企业,也有一批科创型新兴企业,各类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电商类、科技类、服务类、金融类企业近700家,落地了一批包括中国500强企业的权属子公司,以及40余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尤其是,在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园区还设立了数字创新服务中心,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痛点,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随着园区运营进入新阶段,在助力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效应的同时,也为起步区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产业+电商”的发展模式,也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推动起步区产业价值实现快速提升。

  以绿色园区筑牢“未来之城”新图景

  近年来,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日益紧迫。放眼山东,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个环节中。作为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起步区自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使命。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起步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优先开发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深化低碳试点,降低碳排放强度。”园区作为落实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正推动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速成形。

  在起步区北部太平庙廊片区,有一块6平方公里的规划净地,这里是全区拓展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应用领域的“核心试验田”。作为起步区智能制造主阵地,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与新加坡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和精密制造等产业。园区以“无废园区”理念,构建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回收—再生—原料”的循环产业链。

  同时,按照“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发展模式,园区还建设实施了标准厂房一期二期、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科技孵化与产业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项目,并同步开展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租赁住房、零碳未来生活社区、健康驿站等项目建设,助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起势,在绿色、高端制造领域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智造示范园区。

  围绕起步区产业方向,园区聚焦绿色低碳赛道,持续深化建设新路径。以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为例,其“智慧生态罩”采用的1500平方米建筑光伏一体化玻璃,年发电量可达11.25万度,同时还融入17种国际领先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2022年12月,项目斩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从科技创新的摇篮,到数字经济的高地,再到绿色发展的样板,四年来,起步区以园区建设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园区陆续转入运营阶段,各类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起步区也以蓬勃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吴政宏 报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4004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济南市驻京办起步区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京彩泉承”项目路演成功举办

济南市驻京办起步区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京彩泉承”项目路演成功举办

  4月16日,由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济南产发园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济南产发先行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起步区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京彩泉承”项目路演成功举办。   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张向东,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崔杰,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投资促进部科长张晨硕,济南产发园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