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产业集群海宁环浙大打造一座“城”!

  浙江省创新深化专题组办公室公布了

  头部批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

  以‘教科产城’模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

  据了解,该试点自2023年7月成功列入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以来,依托浙大海宁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海宁探索实践、创新破难、持续迭代,在人才留下难、资源集聚难、成果转化难等试点工作上取得阶段性成果。“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荣获2023年度省改革突破奖银奖。

  聚焦“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环绕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鹃湖科技创新园、电子信息创新园、生命健康创新园、浙江大学国际科技园等特色园区拔地而起,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方向和学科交叉创新,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顶尖科研技术,不断迸发智慧。

  如今,以鹃湖实验室等为代表的“浙大系”科研院所、以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系”科研院所,正围绕泛半导体、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打造出“科研院所+孵化园区+产业园区”的创新融合体。

  毋庸置疑,“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就是要让研发“实验室”与制造“生产线”联系更为紧密,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由此,一条从校区到科研机构,再从孵化器到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愈发清晰。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的教科“智力”资源、城市空间的要素保障资源,让校地携手,共建鹃湖实验室,开展应用型科研攻关。与此同时,浙大科技园鹃湖启真孵化器聚势发力,承接实验室较成熟的科研项目成果,通过政策支持、基金赋能、全程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项目走进产业链,走向市场。

  截至目前,校地合作联合攻关形成科技成果30余项、形成转化项目成果20余个,其中10个进入启真孵化器进一步孵化。天通电子信息材料研究院与浙大共建的“全省电磁智能感控与先进电子集成重点实验室”也获批省重点实验室。

  要打破成果研究与产业化运用之间的“鸿沟”,就要衔接好产业链每个环节,园区建设就是产业的基石,为初创型企业提供沃土。

  泛半导体产业方面,鹃湖科技创新园、电子信息创新园已入驻初创型科技企业50余家,发展壮大后,将向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平台——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平台导入;

  生命健康产业方面,生命健康创新园已入驻初创型科技企业60余家,发展壮大后,将向海宁生命健康智造产业园等导入。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做大人才“蓄水池”,更是“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中之重。

  目前,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已引进7名发达国家院士和160余名青年科学家。为了服务好人才,将“潮城英才之家”搬到人才“家门口”,整合人才办、科技、人社等政务端力量和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市场端资源,实现人才高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累计已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出入境业务2700余项,举办各类人才活动120余场,服务各类人才11700人次,逐步推动海宁形成“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融合发展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美贸易迎来重大突破?5月13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续发酵!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3836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