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沈阳制造”快速行驶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

admin6个月前 (11-10)产业地产资讯14

  日前,东软集团与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资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医疗信息化、健康养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是继战略投资东软医疗后,通用技术集团与东软集团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升级。通用技术集团联手东软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意味着东软医疗抢占中国高端市场获得了资本的认可,也是“沈阳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东软医疗成立26年来,面向高端医疗设备产业一路狂奔,推出二十余款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进军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了13000余家客户。作为中国蕞大的CT出口商,东软医疗成为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领导品牌,是“沈阳制造”的一个典型代表。

  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和大国重器的制造基地,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打破国外垄断、解决“卡脖子”技术、建立民族工业体系作出巨大贡献。如今,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沈阳制造”更显示了担当和有为。

  近年来,全市工业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基础更加牢固,“稳”出一片新天地

  8月26日,三生制药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 毛利38.0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1.1%;经调整的经营性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5%。这是三生制药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维护了中国生物制药领军者的地位。

  9月10日,沈阳天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迎来了一笔价值近300万元的计划外订单,上半年客户不断追加订单成了企业一道亮丽“风景”,有望实现连续4年以30%高速增长的目标。掌握磷脂产业核心技术的天峰生物制药,以高速增长奠定企业行业引领者地位的同时,也让企业快速进军大健康——万亿级“蓝海”市场。

  众多的“沈阳制造”高歌猛进,成就了沈阳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稳步提升。来自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保持连续增长态势,分别增长9.7%、3.1%、6.2%;工业投资逐年快速攀升,分别增长17.6%、30.3%、16.7%,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结构不断完善,“优”出一种新境界

  9月2日,在沈阳新松智慧园移动机器人研发生产车间,50余台套移动机器人正整装待发,即将发往法国一家新能源企业应用现场,为客户提供蕞智能优质的整套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这是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在实施产品结构优化后,又一批产品出海。作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链主,新松公司成立仅24年,就完成了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起草并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1300多项,在不断打破垄断、填补空白中,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百余项行业头部,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领导者,被称为“中国速度”“中国水平”,自然也是“沈阳制造”优化结构的典型代表。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产业抢占未来制高点。近年来“沈阳制造”结构在不断完善中,“优”出一片新天地。系统抓建产业集群(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建立“5+3+7+5”产业体系,以“链长制”牵引10个重点产业集群竞相发展。截至2023年底,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集群突破千亿,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达9000亿元;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东北三省“零”的突破;铁西区特高压电工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2023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以园区为载体,按照“1.0强基础、2.0促融合、3.0优生态”的建设思路,推动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头部园区和特色园区数量由“10+20”增至“15+30”,航空动力产业园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实现开园即满园,经验在全省推广。

  动能加速集聚,“转”出一个新高度

  9月13日,沈阳微控飞轮科技有限公司(微控飞轮)全体员工正在为9月、10月两个月累计交付600台飞轮历史新纪录奋力努力。自2018年落户沈阳以来,微控飞轮完成5000多台套产品交付,远销全球各地。2018年在沈阳投资建厂,2023年实现产值达7亿元,同年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制造业独角兽企业。微控飞轮“转”出一个“沈阳制造”新高度。

  近年来“沈阳制造”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高端化水平持续提升,聚焦机械装备、汽车、航空等重点领域,完善创新体系,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截至2023年底,新培育工业母机创新中心等制造业创新中心6个、累计达到9个,企业技术中心225个、累计达到449个,沈鼓集团“150万吨乙烯‘三机’”、芯源微“浸没式涂胶显影设备”等154项首台(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智改数转进一步深化。截至2023年底,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优秀场景新增数量达到44个,累计64个;完成804户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覆盖率44.6%;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升至80%、68.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建设5G基站超过4万个,规模居东北首位;获批4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8个省级“5G工厂”;“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成功落地,全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4个,累计标识注册量5.2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2.2亿次。

  建立绿色制造企业梯度培育库,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化技术改造。截至2023年底,我市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数量达226个(国家级65个,省级161个),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60余个,数量居全省头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市首个国家和省级“双料”绿色园区,华晨宝马荣膺全省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品、供应链“大满贯”企业。

  融合化发展水平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23个、131个;培育国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22个,沈阳创新设计中心成为东北首个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培育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2个,总数全省头部。向强跃进向新而生 ,抢占产业发展C位,“沈阳制造”快速行驶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栋)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3083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