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2:《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智能制造区域竞争状况
根据 2016 年 12 月 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2016-2020 年 ) 》的定义,智能制造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 ) 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技术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和智能化四个层次。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 ) ,终端通信及设备 ( 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 ) 、工业软件 ( ERP/MES/DCS 等 ) 、3D 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从产业的产业链上下游来分析,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基础硬件、感知层次的相关硬件产品、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 ; 而中游行业则是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商 ; 下游领域主要为市场需求方,包括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
智能制造发展需经历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阶段,分别为自动化 ( 淘汰、改造低自动化水平的设备,制造高自动化水平的智能装备 ) 、信息化 ( 产品、服务由物理到信息网络,智能化元件参与提高产品信息处理能力 ) 、互联化 ( 建设工厂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装备实现集成 ) 、智能化 ( 通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决策 ) 。
我国目前仍处于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层层推进、逐渐深化发展。2015 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头部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并随后出台了 11 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在目前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机床、纺织等基础行业正逐步淘汰自动化水平较低的设备,产业内生的升级需求是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 5G 等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十三五 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形成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 到 2025 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的转型升级目标,并指出 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 GB/T39116-2020 ) 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于 2021 年 5 月正式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开展标准应用推广工作,已在 31 个行业大类、31 个省市自治区中开展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工作,为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全国 20000 多家企业通过平台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江苏、山东、北京、宁夏、陕西、江西等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有效推动标准应用。通过对自诊断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反映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从区域参与度来看,江苏、山东、宁夏、北京、广东等地区积极落地,其中江苏有 4654 家参加自诊断、山东有 2753 多企业参与,宁夏有 1108 家企业参与,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自诊断企业数量超过 500 家,安徽、福建、江西自诊断企业数量超过 300 家。
2、多内多数制造企业处于智能制造一级及以下水平
根据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69% 的制造企业处于一级及以下水平,达到二级、三级的制造企业分别占比为 15% 以及 7%,四级及以上制造企业占比达 9%。多数企业仍处于智能化转型初期,龙头企业智能化成效显著,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整体来看,2021 年全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较 2020 年有所提升,一级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业占比减少 6 个百分点,三级以上的高成熟度企业数量增加了 5 个百分点。
在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统计自 2015 年工信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来,共遴选出 307 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覆盖 92 个行业类别。其中 2015 年 46 个,2016 年 64 个,2017 年 98 个,2018 年 99 个,2019-2021 年个数分别为 165、217 和 342。通过聚焦关键环节、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注重标准先行,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在促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产业协同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带动社会投资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注:工信部暂未公布 2019 年与 2020 年全年的试点项目情况,2019 年为广东、湖北、江西、陕西与贵州公布的项目加总结果,2020 年为山东、广东、福建与湖南公布的项目加总结果 ;2021 年公布的试点示范项目分为了示范工厂与优秀场景,2021 年数据为两者名单数之和。
4、智能制造下属行业市场规模较高
根据《 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 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十四五 期间智能设备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大力支持,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速度。
1、区域竞争: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蕞多
根据前瞻产业园区库蕞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分布蕞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是江苏省、广东省与山东省,分别代表了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三个省份分别占比达 21%、15% 和 9%。
2、企业竞争:海尔、航天科技与华为名列三甲
2022 年 4 月 6 日,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eNet 研究院、德本咨询联合发布中国智能制造 50 强名单。其中,海尔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华为名列前三甲。
1、2025 年规上制造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
2021 年 12 月 29 日,工信部公布了《 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提出 十四五 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行业带来机会,机器人、传感器、工业软件、3D 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根据前文对中国云计算、大数据、AI 芯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装备、传感器、RFID、工业软件及 3D 打印等智能制造主要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到 2027 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如下图所示,整体来看,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 募投可研、IPO 业务与技术撰写、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