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成都環城生態區:大春作物播種忙智慧生產效率高
“很高興看到以前零散的種植區域被整合了,成片農田看起來美觀不少。”
“有農田,也有公園,我們將致力於將兩者結合,為市民帶來更多美的體驗。”
“大春播種正在進行中,部分玉米種子已經播下,將借助智能工具開展下一步種植工作。”
5月10日,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組織的“環城生態區探訪打卡活動”中,由法律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記者、網絡大V組成的打卡團,先后走進天府新區廟山社區工廠與龍泉驛區青龍湖濕地公園。在此次為期6天的活動中,打卡團已完成12個區(市)縣點位的探訪,實地了解在“一張藍圖畫到底”的規劃之下,環城生態區耕地建設蕞新情況。
“可以說是大變樣了。”四川天府新區新興街道二級調研員、規建辦主任周宏春是廟山社區“蝶變”的見証者和親歷者。
這片河畔區域——新興街道廟山村2組和4組,隔著小沙河,與白鷺灣濕地公園相望,屬於環城生態區天府新區段。近年來,廟山社區一方面抓生態修復,另一方面抓農田整治,正逐漸實現農業與都市景色相融。
在生態修復方面,周宏春告訴記者,由於這裡此前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同其他大城市一樣,大量土地被出租用於建廠房、倉庫、市場,廢舊物資和建筑垃圾隨處堆放,導致農業功能不斷喪失,生態功能持續退化,灌溉水系逐漸萎縮,土地撂荒,耕地質量下降。為此,根據《成都市環城生態區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總體規劃》與《成都市環城生態區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總體實施方案》,相關單位對此區域進行了重新打造,形成了一片市民喜愛的生態公園。
“現在白鷺都是我們的鄰居啦。”四川天府新區新興街道居民張圓忠和記者分享起手機中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白鷺停在小沙河上的綠植之上,低頭在水中尋找食物。這是生態修復成效的縮影之一。
在農田整治方面,廟山社區正按照《規劃》要求,對農田保護修復。“在實際整治過程中,依據隨坡就勢、因地制宜的原則,恢復撂荒耕地,整合零星地塊之間的田埂、雜木林等,實施小田並大田。”周宏春介紹,將在土地初步修復后,交由天府綠道集團統一管理。在保障農業種植和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可持續、可成長式的都市農業模式,讓現代農業、都市農業、景觀農業為居民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
青龍湖濕地公園內,有一片“禁止探訪”的區域——鳥島。雖不能靠近,但卻能在湖邊的候鳥監測點利用望遠設備捕捉鳥兒的身影,也可通過“成都天府綠道”微信小程序“觀鳥直播”,身臨其境地感受“潺潺流水低吟淺唱、飛鳥走獸呦呦互鳴”之景。
作為環城生態區“六庫八區”之一的青龍湖濕地公園,以綠色生態為基調,以湖泊森林為主景,除了成為鳥兒“安家”的首選場所之外,也越來越成為市民喜愛的天然“氧吧”。從早到晚,人群絡繹不絕。
“以前這邊大多是廢棄廠房和荒地,經過規劃打造,環境變美,生態也更好了,我們作為當地居民,都為家門口有這樣的綠色空間高興。”龍泉驛區柏合街道居民鐘瓊就住在濕地公園片區附近,談及園區變化,她不由豎起大拇指。
縱觀橫跨12個行政區的環城生態區,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鑲嵌在蓉城大地之上的“生態項鏈”,統籌生態、農業和城市建設的全新探索,逐步解決了水系不暢、農田破碎和耕地質量不高的問題,讓曾經的城鄉結合部,逐漸成為人們青睞的公園城市美好生活體驗空間。據了解,未來環城生態區的各個園區點位,如青龍湖、桂溪生態公園、萌寵樂園、蜀道通衢園等,還將繼續完善文化創意、科研、藝術、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
“小春種下的作物已經全部收割了,目前正在籌備大春播種。”在龍泉驛區青龍湖繞城外側農業示范區內,成都天府綠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凱指著遠處幾台轟鳴作響的農耕機說道。
道路另一側,騎行愛好者迎著涼爽清風從綠道上駛過。還在醞釀中的種子埋在褐色泥土之中,再過幾個月,這些種子便將與周邊的綠融為一體,長出嫩的芽、綠的葉。
“園區總面積約2580畝,主要圍繞1097畝自營農業項目,引領環城生態公園都市農業向現代化、高效化、產業化發展。”徐凱說,為了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實現豐產豐收,該區域每間隔15米便配置了一台噴灌系統,在降水較少的時節為農作物補充水分。
走在田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裡還布置有氣象站、土壤墒情檢測儀、水質檢測儀、孢子捕捉器等智慧設施。據了解,未來這裡還將增加田間設施密度、精准直播、無人植保機估產、自動導航收割等智能化裝備,打造“種、管、養”三位一體的智慧農業體系示范。
就在農田相隔不遠處,一處磚紅色的房屋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這裡是環城生態公園科普研學基地,由原青龍湖小學老校區改建而來。在它周邊區域還有一小片農田,后續將用於邀請市民參與體驗認種認養,包括小麥種植、水稻插秧等農事環節,在寓教於樂中傳播農業知識。
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結合環城生態區的自然優勢,打造“農場+商業”“農場+學校”“農場+樂園”等模式,為一三產結合發展、農科農創農產品消費場景建設等提供運營新思路。(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菲菲 文/圖)
成都、綿陽、遂寧3市政府發布人事任免
四川馬邊珙桐花開 “綠色大熊貓”迎來蕞…
四川省2023年大震巨災綜合實戰演練舉行
兩部門發布意見 房產中介要合理降費
廣元利州:城市改造更新讓居民幸福升級
四川省紀委監委:1人被開除黨籍,1人被查
美“強烈鼓勵”世衛組織邀台參加世衛大會…
乘風破浪!武警資陽支隊開展防汛綜合實戰…
成都蓉城發聲明:將對購票異常球迷補票並…
59元保蕞高100萬元 2023年度“…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