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开区:三十而立正青春风劲帆满再出发
2023年4月,春夏交替、时节分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自己三十岁的生日。
时针拨回30年前,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芜湖城北划出10平方公里地域设立经开区。那时候的芜湖北郊,除了城中村之外,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荒地,所见之处皆荒凉。
正是在这一片荒凉之中,芜湖经开区破土而出,芜湖经开的故事,也就此铺开。
从GDP不到8亿元的城北“边缘一角”,到如今一跃而为GDP超654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从开放创新的“探路者”,到引领潮流的“示范区”,经历三十年披荆斩棘、蓬勃发展,芜湖经开区以蕞具说服力的实践,证明着“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创业之路。
“三十而立绽芳华,谋定赛道再出发。”芜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小明如是感慨,而立之年,意味着更多责任、更多担当、更多梦想,勇立潮头再出发。
三十年前的春天,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芜湖城北马场村被种下,彼时的马场村,到处是农田和望不到边的荒芜,百业待兴。
“那个时候,大家只想着一心一意想把企业建起来,在筹建阶段,用一穷二白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几乎什么都没有。”奇瑞汽车是蕞早一批落户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和经开区相差不了几岁。
1997年,奇瑞汽车在芜湖经开区打下头部根桩;1998年,奇瑞又打下了整车的头部根桩。次年,奇瑞头部台车“风云”正式下线。
“可以说,企业是与开发区共同创业、共同起步、共同发展的。”在奇瑞集团经管会成员、新闻发言人金弋波的眼里,“奇瑞和开发区就是一家人,也是一起成长。”
“在这片热土上,我们企业发展很快,不断地在行业领域完成突破。”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坚是军人出身,在商海中辗转腾挪,变道提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功典范。
如今,神剑新材料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早在2010年就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真金白银让利于企,带来的不单单是发展信心,更是发展动力。”刘志坚说。
30年来,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的发展大戏在经开区轮番上演,一批批企业慕名而来接踵落户。
经过三次扩区,今天的芜湖经开区管理面积已经扩大到138.28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25个社区,涵盖3个片区,叠加3个功能区,常住和外来就业人口超20万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3000余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1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80家,本土上市公司12家。
变化的不单单是面积、人口、企业数量,随之而来的是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2022年,芜湖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7亿元,增长8.3%,年均增速超17%。并用芜湖2.3%的占地面积,贡献了全市14.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34.9%的规上工业产值。
谷雨过后,很快就要迎来夏天。芜湖经开区之所以被视作热土,并不是因为沿江的气候温度,而是始终如一、热火朝天的干劲。
1993年建区之初,芜湖经开区招商引资定位主要是汽车电子产业,1995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仅为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5亿元。
“和全国其他经济开发区一样,设立之初,我们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曹小明坦言,当初白手起家,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土地资源虽然宽裕,但经济实力捉襟见肘。再比如,企业虽然与日俱增,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不断换挡提速,转型升级,芜湖经开区30年来始终坚信,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必然选择。
项目从签约到打下头部根桩,需要多长时间?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沈巷片区的芜湖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32天!
一段时间以来,“隆基速度”已成为芜湖经开区推进效能革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备受关注。4月26日成立、5月16日签约,6月18日下桩、9月7日首吊……自此隆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细数起企业的建设时间轴,芜湖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现龙颇为感慨,“不仅展现了芜湖经开区快捷高效的办事效率,更体现出各部门协同联动、以诚服务投资者的真挚理念。”
企业落地生根,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芜湖经开区深谙这一道理。“一窗通办”无缝对接、“一证一业一码”行政审批、“拿地即开工”……这些年,众多改革举措扎实落地,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换来的是产业体系聚沙成塔,产业结构百花齐放。
目前,芜湖经开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主,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3大战新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奇瑞、美的、楚江、海螺、信义、隆基、长信、三安、伯特利、瑞鹄、富春、中车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在经开区落户发展,大陆电子、江森日立、马瑞利、纬湃电子、庞贝捷等160余家外资企业在经开区投资兴业。
一组数据令人心潮澎湃:芜湖经开区实现了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0.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83.3亿美元、占全市总量61%,30年来进出口总额翻了278倍,年均增速超22%。
芜湖经开区成长的三十年,是磨剑开刃、惊涛拍岸的三十年,亦是华章日新、慨当以慷的三十年。
自建区以来,芜湖经开区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频共振、互融互促,不断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路网桥梁、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用心打造好“城市一刻钟生活圈”。
位于芜湖经开区银湖北路50号的通全青年创业园,聚集着130多家创业企业,涉及领域较多,有电子商务,有人力资源,也有汽车设计和咨询服务,但不论哪一家,都承载了一个个青年人在芜湖创新创业的梦想。
在通全青年创业园创始人汤佳看来,这就是创业园的意义所在,以积极向上的状态茁壮成长。短短几年时间,通全青年创业园已成为国家级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孵化企业300多家,推动再就业3000多人。
30年前,这里一片荒凉。而经开区发展的这些年,就业机会变多了,创业机会也变多了,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来了就是芜湖人。”中达电子芜湖厂区厂长胡志信,在经开区工作了10多年,早把他乡当故乡。
但凡有空,他会去古城逛逛、去江边走走、去公园遛遛。在他看来,芜湖古迹多,美食也多,相比较之前工作过的东莞和苏州,胡志信更觉得有家的味道。
近年来,芜湖经开区始终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标准,在环境、教育、医疗等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上持续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12所中小学、9所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44家医疗机构,年均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超10万人次。不仅如此,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建公园、修道路、改水域,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十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一批批建设者用瞩目的“经开速度”和“经开模式”,将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一座产城融合的新典范。
如今,这座在城北一隅发展起来的芜湖经开区,已屹立在长江两岸。
大道之行,行则将至。都说三十而立,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迎来而立之年的芜湖经开区,聚产业、强科创、提品质、惠民生,交出了一份非凡的三十年答卷。
从1993到2023,一代代经开人,以梦为马、逐梦前行、敢闯敢试、埋头苦干,把荒芜变热土,将规划变佳话。进入而立年,芜湖经开区将全力打造“活力经开”“品质经开”“科创经开”“暖心经开”,继续乘风破浪济沧海。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未来可期、未来可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