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浙江宁波鄞州区:放大叠加效应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6

  放大叠加效应 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主题)

  “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第4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旅游博览会日前在塞尔维亚举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来到展区,为包括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非遗文创品在内的中国展品点赞。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省级22个、市级59个;非遗传承基地129个,非遗专题展示馆33个……非遗资源丰富的宁波市鄞州区,近年来非遗工作成果显著。就在不久前,鄞州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鄞州区将通过进一步做好“非遗+”,以叠加效应促进非遗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共同富裕。

  传统手工艺需要推陈出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与文化新需求。“鄞州区以宁波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金银彩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代表的特色传统工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进非遗产品跨界融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做深做精‘非遗+时尚’大文章。”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孙静说。

  骨木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明伟善于工艺创新,将对生活美学的理解融入传统技艺中,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其将骨木镶嵌工艺与皮革结合,设计制作“盛世流光、风华流沙”紫檀嵌黄杨系列箱包9件,以“非遗+时尚”的方式,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系列文化活动,变非遗为品牌、潮牌。

  2022年以来,金银彩绣非遗项目销售额已达500余万元。该非遗项目探索“电商平台+线下门店”“线下体验+线上采购”的模式,形成了一批稳定的销售订单。在品牌创新上,成功创建了“锦绣一生”“圆满俱”“御锦绣娘”等品牌,开发了发饰、耳饰、丝巾、家居等工艺品100余种,主销北京、上海、厦门和台湾。

  生产竹编工艺品的鄞州塘溪叶良康竹制品厂,通过将传统工艺与新时代审美品位相结合,打造出中国红、女儿红妆等系列新品,竹编产品进驻景区、星级酒店,受到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欢迎。

  “在运营模式上,鄞州区传统工艺企业全力挖掘培养手工艺人,每个工艺项目各自为营,搭建传习、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非遗产业链愈加完善。”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张行君说。

  加强文化基因解码,挖掘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是宁波文化和旅游部门着眼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

  今年初,鄞州区云龙龙舟竞渡、邱隘雪菜项目获评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优秀解码项目。“为了将优秀解码项目的文化价值传承下去,我们规划了云龙非遗研学路线,将非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传统手工艺成为旅游点上的风景线和体验点,增强传统手工艺影响力,同时,打响龙舟竞渡招牌,年均吸引5万人次体验划龙舟做团建。”鄞州区文广旅体局工作人员介绍。

  在横溪镇,当地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朱金漆木雕为核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在瞻岐镇,当地借助古法糯米醋制作技艺,连续举办6届山海节活动,助力当地文化旅游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借助举办宋韵·米醋文旅节,瞻岐镇还推出了山海宋韵四大产品推介官:醋夫人、山禾倌、茶仙子、巧媳妇,分别代言古法酿醋、瞻岐镇农合联、甬茗大岭以及茶歇点心,通过物产带领人们认识并爱上这座海滨小镇。

  在政策护航上,鄞州区也不遗余力。近日,鄞州区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鼓励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等建设相结合。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设立专题展示场馆或传承体验中心的分别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补助。

  “+区域协作”,增进非遗文化交流

  “吉林延边的打糕、泡菜、黑木耳,贵州黔西南的扎染、香酥辣椒等,极有特色,我们几乎每周都来。”一位在山丘市集采购的宁波市民这样说。

  作为全国首个消费扶贫综合体——鄞州区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2019年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对贵州黔西南、吉林延边、新疆库车、浙江衢州等鄞州八大对口地区非遗手工艺产品的消费帮扶力度。鄞州每年与这些对口地区开展一到两次“文化走亲”活动,引入延边、黔西南等民俗表演团队,定期开展体现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通过深化“山海协作”增进非遗文化交流,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鄞州区推动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进文化礼堂,提升城乡社区居民非遗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共建共享品质生活。今年2月,鄞州区全面启动“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工作,计划到2023年底,力争基本建成全省有影响力的非遗强区;到2024年,力争全面打造建设全省非遗传承发展示范区和样板地。

  “接下来,鄞州将继续着力从促进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推进非遗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民众品质需求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放大叠加效应,让‘非遗+’在培育传统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深化文旅融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孙静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3395.html

标签: 旅游产业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什么是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包括哪些?

什么是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包括哪些?

  众所周知,作为消费者,我们购买任何一件产品,都是取其具有特定的消费价值。买西服, 是取其装饰仪表的消费价值;买彩电,是取其观看电视节目的消费价值。消费价值是通过一 件完整的产品来提供的。把西服分割成衣领、衣袖、衣襟和内衬,就不能再提供装饰仪表的 消费价值了,我们也就不会去买。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生产或销售企业,也绝对不会把一堆 布片投放到西服消费市场,或者把一堆元器件投放到彩电消费市...

我市召开2022年上半年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总结推进会

我市召开2022年上半年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总结推进会

  会上,市文旅局局长王建学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各县(市、区)、感湖管理区、白莲河示范区围绕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听取汇报后,潘国林副市长肯定了上半年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下半年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从问题、举措、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此次文化旅游产业链半年会议,既是工作交流会、督办会...

奋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

奋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奋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丰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打造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新标杆。武隆区聚焦“特色化”“绿色化”两个关键词和...

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项目建设观摩活动是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成效的一次检阅和展示。所到之处亮点频现,目之所及精彩纷呈。全市上下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扎实推动文旅产业挖潜增效,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项目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链主企业培育更加有力,要素品质提升更加明显,宣传营销工作更富成效。...

出境旅游产业链包括哪些环节?

出境旅游产业链包括哪些环节?

  不敢说很专业,只能说通过近一年的耳濡目染,说说我的理解,主要是前往欧洲申根国。   护照没花头,一般就一周办下来,反正中国护照性价比蕞低了;   签证有专业的机构、组织或人,可以加急或插队预约。当然一般旅行者,也可以找到这个渠道;   机票、大巴/小车等各种交通、酒店、餐饮、景点、娱乐休闲活动、购物退税、还有蕞核心的导游;...

中国旅游景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旅游景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旅游景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由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将旅游景区划分为1-3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和5A级旅游景区三个级别。   从产业链来看,旅游景区在整个景区行业产业链上游,...

狠抓旅游品质提升!青岛锚定3300亿元攻坚目标强大文旅产业链

狠抓旅游品质提升!青岛锚定3300亿元攻坚目标强大文旅产业链

  锚定3300亿元攻坚目标,引进大型文旅项目,狠抓旅游品质提升——   强大文旅产业链,让“热闹”变“金银”   每到旅游旺季,对青岛文旅产业的讨论总是尤为热烈,在热闹和拥挤的背后,本地市民是否真正能够成为旅游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赚了“吆喝”的旅游业是否真正赚到了“金银”?如何在淡旺季平衡中找到收益蕞佳值?唯有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

“走走停停”的旅游业还撑得住吗

“走走停停”的旅游业还撑得住吗

  “走走停停”的旅游业还撑得住吗   “今年报考旅游专业的学生少了,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也有不少流向了其他行业。”近日,上海一所高校旅游系教师跟记者聊起这一现象,有些担忧:“旅游业还能持续下去吗?”   答案不难给出。只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变,旅游业将一直存在。不过,在持续近三年的疫情影响下,旅游业“走走停停”,也有一些变化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