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密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原标题:新华财经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新华社深圳4月3日电(记者马悦然)2日,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多位院士与产业大咖聚焦我国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共同研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常国武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常国武表示,我国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二是加快产业链升级步伐。三是优化产业链发展生态。四是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指出,着眼加快产业链现代化进程,值得认真研究与思考五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全链布局和单环突破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需求牵引和供给支撑的关系;第三,处理好突发应对和正常运行的关系;第四,处理好产业生态和节点企业的关系;第五,处理好制造发展和服务保障的关系。
图为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主任委员陈学东认为,针对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这一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着力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发挥市场化机制、实施隐形冠军培育工程。
“我国要加强政策保障,形成全社会重视工业基础的良好环境,要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生态,要统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陈学冬表示,只有通过可持续推进,促进建成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头部要补短板强链创新。无论是芯片,还是数控机床、工业母机等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第二要注重扬长板强链创新,积极发挥我国现有优势;第三要以“链主”创新带动全链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指出,从国内“双链”融合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不少挑战。对此,刘大响提出六方面建议:一是防止“脱节断链”问题,强化系统集成;二是破解“孤岛效应”难题,强化协同创新;三是紧盯“短板”和“痛点”,强化战略导向;四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上云用数赋智”;五是注重“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六是坚持市场与政府协同发力,强化“双轮驱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表示,“中国制造以高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蕞终目标,应是通过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出一批能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世界一流企业,而且是要世界公认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干勇表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制造强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建立我国自己的开源软件社区,构建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产学研用的生态体系和系统,提升关键原辅材料、国家先进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基础检测仪器来保障水平等建议。
据了解,本次峰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上同时发布了《工业基础指数(2022)》《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以及《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2022)》,以期助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