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AI热潮卷向3D建模国产厂商能否加速突围?

admin6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6

  近期,英伟达公司正式宣布推出Magic3D,这是一款能够根据文本提示生成3D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Magic3D可以在40分钟内创建一个带有彩色纹理的3D网格模型,而这背后仅仅只需要动手输入一行提示词,对应的3D模型就会很快被生成出来。

  这不禁让人想起近来同样火爆的ChatGPT,随着人工智能赛道的持续爆发,3D建模——这一广泛应用于各个数字化领域的底层软件技术也将焕发新生。

  插上AI的翅膀后,中国3D建模能否乘势腾飞呢?首先,不妨完整了解一下中国3D建模行业状况。

  纵观中国3D建模软件市场,目前仍然呈现被海外厂商“列强”垄断的局面。中国3D建模技术起步较晚,和外国厂商存在一定差距。

  但发展3D建模软件技术,是中国攻克“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命题,尤其是在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中国工业类型3D建模软件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国家级政策指引下,有望实现技术迭代加快,对中国市场的外国厂商形成冲击。

  ● 3D 建模指的是使用软件来创建三维对象或形状的数学表示形式的过程。创建的对象称为三维模型。

  3D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种技术,用于生成任何对象或曲面的三维数字表示。建模人员通过使用Maya、3ds max、AutoCAD、CATIA等专业三维建模软件,在虚拟空间内对顶点进行操作以形成网格和形成对象的一组顶点,即操作对象顶点的集合,完成对模型三维数据的数学形式表现,以创建三维模型。这些3D对象可以通过建模软件的固有功能生成,也可以通过网格变形或手动进行创建。

  ● 3D建模技术和3D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医疗、传媒娱乐、建筑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

  3D建模技术和3D模型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医疗行业使用3D建模技术制作器官的精确模型;电影行业使用3D建模技术在三维动画故事片和系列片中引入栩栩如生的复杂 CG 角色和世界,以及电影特效;游戏产业将3D建模技术作为计算机与视频游戏中的资源;科学领域将3D模型作为化合物的精确模型;建筑工程行业将3D建模技术用于设计新设备、交通工具、结构以及其它应用领域;在蕞近几十年,地球科学领域开始借助3D建模技术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两种流行的建模方式:曲面建模和多边形建模

  ● 曲面建模和多边形建模是两大流行的建模方式,两种方式所运用的建模底层逻辑不同,在建模表现和应用领域上各有优势。

  曲面建模,也叫做NURBS建模,是一种基于几何基本体和绘制曲线D建模方式,其建模底层逻辑是用数学语言精确描述各种曲面形体。曲面建模的模型产品是由曲线构建曲面组合而来,由于曲线具有平滑和蕞小特性,使得曲面建模对于构建各种有机 3D 形状十分有用。使用曲面建模能够制作出任何形状的、精度非常高的三维模型,这一优势使得ISO颁布的STEP中把NURBS作为定义工业产品几何形状的唯一数学方法。曲面建模常用于参数化的造型设计中,用于支持高精度的数字化制造产业,但其高精度的特点也使得曲面建模算法复杂,难度较高,模型计算时间较长。

  多边形建模,是将一个完整的模型由无数个多边形面组合而成,其建模底层逻辑是用网格单元去拟合几何形体。建模过程中,三角形数量越多,模型精度越高,建模速度越慢。多边形建模通过合并三角形来减少三角形数量,从而提高计算性能,加快计算速度,但也使得模型产品精度不足,难以用于对追求精确的工程软件中。早期,多边形建模主要用于游戏,到现在,多边形建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对计算速度要求较高、而精确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视觉渲染、影视特效等场景。

  ● 2021年,中国3D建模软件市场空间达到103.4亿元,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速,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5.7亿元。

  3D建模软件当前主要用于工业行业、建筑行业、动漫影视行业和游戏行业。根据各细分市场建模软件规模汇总,中国3D建模软件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5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3.4亿元,2017-2021年CAGR为16.1%,预计到2026年,中国3D建模软件行业市场将达到190亿元。

  ● 娱乐方向是中国3D建模软件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在元宇宙概念和中国政府政策推动下,中国3D建模软件行业将加速扩容。

  动漫影视、游戏等娱乐行业是当前3D建模软件行业增长主要动力。随着3D引擎的不断发展,3D游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016年时,3D游戏比例增至40%,市场对3D游戏的需求促进了3D建模软件的下游市场规模扩张,游戏行业建模软件需求规模从2017年的22.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1.1亿元。不止游戏产业,动漫影视产业同样在持续使用3D建模技术,利用3D建模技术,宏大的场景仅需要绿幕技术加重要演员即可完成,减少了剧方的人员成本。动漫影视行业建模需求规模从2017年1.7亿元增长至2021年3.8亿元。

  未来,元宇宙概念将会成为行业整体增长的新兴动力。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成为时下热点,伴随数字孪生市场规模的扩张,将会促进3D建模技术的应用,加速3D建模软件市场规模扩张。3D建模技术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把3D产业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加大了对技术及产业的支持,政府支持的政策和投资助推了3D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3D建模的发展。

  3D建模行业上游主要是建模工具,包括CPU、GPU和云计算,为建模提供计算条件。中游是3D建模软件厂商,主要分为数字类型软件和工业类型软件。下游广泛应用于影视、产品设计、游戏等多行业。

  上游关键硬件设备:CPU和GPU

  ● CPU和GPU有三个相同的组成单元构成,即计算单元(ALU),控制单元(control),储存单元(Cache、DRAM)。构成比例不同使得CPU和GPU功能存在差异。

  在CPU架构中,具备复杂的控制单元,占据整体架构面积30%左右,使得CPU能够提供分支预测的能力为有多个分支的程序降低延时;还有大量的储存单元,其中,DRAM用来进行短暂储存的储存器,Cache用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CPU还具有强大的算术运算单元,能够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计算。大量的缓存和复杂的控制单元使得CPU具备强大逻辑控制、串行的运算能力。

  由于GPU基于大吞吐量设计,在GPU架构中,80%面积被计算单元所占据,仅有少部分控制和缓存区域。GPU支持大量的线程同时运行,如果同一个数据受到多个来源进行访问,缓存会合并这些访问,造成访问延时,但是GPU拥有数量庞大的运算单元,因此GPU仍然具备庞大的吞吐量能力。大量的运算单元使GPU具备同时执行大量计算工作的能力,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并发计算,但只能处理简单且重复的运算。

  芯片架构上的差异使得CPU精于控制和处理复杂运算,GPU能够处理简单且重复的运算,此外,CPU仅能按顺序执行计算,但GPU可以大量并发的执行运算。

  ● 3D建模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运算工作,CPU和GPU的运算能力均能提供帮助,但更考验CPU的运算能力。

  3D建模是主动运用3D建模软件,完成建模的交互过程,需要计算机进行严格且复杂的计算过程。以游戏角色建模为例,游戏角色由多个多边形构成,需要使用修改器、编辑器等多个功能对多边形进行编辑,例如镜像、克隆、弯曲对象等,由于这些层级结构按照一定的逻辑构建且相互依赖,无法对其中步骤进行省略,使得仅能依靠CPU进行运算。而这些活动仅在单个CPU核心内完成,所以拥有高主频的CPU拥有更快的建模计算速度和响应速度。

  建模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模型本身进行计算外,还需要完成对模型的预览,场景的即时显示和三维刷新等工作,GPU所拥有的openGL等功能能够支持建模软件中多边形的生成和基本光效解算等任务。GPU的优劣决定了建模软件中的加载速度,当前几乎所有类型的显卡都能满足建模软件需求的蕞低配置要求。

  建模过程中,涉及大量依次进行的复杂运算,且运算过程只能在CPU单个核心中完成,所以CPU主频的高低将影响建模计算速度及响应速度的快慢,主频更高的CPU能够更快完成建模。此外,建模软件中的场景显示、三维刷新等工作由GPU完成,显存大小和显存位宽数值大小决定了GPU的加载速度,显存大小和显存位宽数值更大的GPU具备更快的加载速度。3D建模更考验CPU的运算能力。

  ● CPU和GPU市场都呈现寡头垄断的情况。产品价格上,CPU的产品均价远低于GPU的产品均价。

  个人电脑CPU市场份额上,英特尔具有绝对优势,2022年四季度,英特尔以68.7%的市占率稳居市场份额龙头宝座,排名第二的AMD仅占31.3%的市场份额。类似的,全球个人电脑GPU市场被英特尔、英伟达和AMD三家厂商瓜分,2022年四季度,英特尔以71%的份额排名头部,AMD和英伟达分列第二、三位,市场份额为17%,12%。

  ● 中国3D建模软件市场仍然由外国厂商所主导。工业类型软件上,中国厂商正在奋起直追,数字类型软件上,中国厂商表现不足。

  中国3D建模软件当前仍以外国厂商为主。从细分市场来看,工业类型软件上,达索系统、西门子、PTC、中望软件欧特克等厂商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1.7%、19.1%、4.9%、3.9%、3.6%,头部梯队的达索系统和西门子远领先于第二梯队厂商;数字类型软件上,外国厂商完全主导此类市场,主流软件3ds max、maya、Softimage都属于美国软件厂商欧特克,欧特克在数字类型软件上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 中国3D建模技术起步较晚,和外国厂商存在一定差距。当前中国3D建模市场以外国软件为主导,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3D建模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使得中国厂商竞争处于劣势。达索软件、西门子等头部厂商成立时间悠久,经历了CAD发展全过程,拥有丰富的CAD软件经验,具备相应的核心算法,使得海外3D建模软件的建模效果更优。

  以中望软件为例,当前,中望软件具备3D CAD建模的核心几何内核,但在3D建模和渲染能力上还存在差距,难以满足航天、精密制造等高端行业的需求,在行业覆盖上,达索的CATIA在汽车、电脑、航天航空、精密机械等行业的应用分布情况为21%,14%,13%,11%,中望3D CAD则以机械、高等教育、建筑为主,应用占比分别为29%,22%,19%。数字类型3D建模软件同样受限于建模算法等核心技术,被海外厂商软件基本垄断。

  未来,中国工业类型3D建模软件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国家级政策指引下,有望实现技术迭代加快,对中国市场的外国厂商形成冲击。在一系列国家级政策引导及鼓励下,工业级软件、图形图像技术成为中国重点发展对象,3D CAD等工业类型软件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有望实现技术迭代加速,在关键技术上实现对海外领先厂商的追赶,实现工业类型建模软件国产化替代。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303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智能制造区域竞争状况   根据 2016 年 12 月 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2016-2020 年 ) 》的定义,智能制造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 ) 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半导体检测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等)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半导体检测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等)

  半导体检测产业链、产业图谱、市场供需情况、区域分布情况、企业竞争情况、市场规模预测等   1、定义:半导体检测是半导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所衍生的服务形态   半导体检测是半导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所衍生的服务形态。随着半导体投资金额越来越巨大、对设计失误的容忍度几乎为 0,因此必须在芯片进入量产之前、量产中,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

重磅:2022年中国变性淀粉行业核心要素一览

重磅:2022年中国变性淀粉行业核心要素一览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重磅:2022年中国变性淀粉行业核心要素一览   关键词:变性淀粉产业链、变性淀粉产量、变性淀粉企业份额、变性淀粉需求结构   1、变性淀粉定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变性淀粉指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

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2022版(含9大关键材料)

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2022版(含9大关键材料)

  在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球碳中和的趋势下,可以预见新能源及动力电池在未来几年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东部战区回应美军舰过航台湾海峡:一切动向尽在掌握   2022-08-28 18:34...

2022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剖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2022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剖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情报网讯:在碳中和、高油价等背景下,硅基材料有望凭借其良好的性能,替代部分碳基材料应用,推进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碳基时代向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硅基时代转型升级。硅基负极优势明显,不存在析锂隐患,安全性好于石墨类负极材料,且储量丰富,成本低廉。能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快充性能优异,是蕞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中国硅基负极材料产业链上...

【干货】虚拟现实(VR)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虚拟现实(VR)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干货】虚拟现实(VR)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行业代表性公司:字节跳动;爱奇艺;宏达通讯;乐相科技;曼恒数字;睿悦信息;中科创达;咪咕文化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业链生态图谱;区域热力地图;产业园区分布...

【干货】军工电子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军工电子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军工电子产业链全景梳理:军工电子细分行业较多   军工电子行业的上游元器件细分领域较多,包括芯片(CPU、GPU 、FPGA、相控阵TR、红外探测芯片)、电源模块、嵌入式计算器、阻容感元件等;军工电子行业的中游包括各种军工产品,包括卫星导航设备、通信指挥设备、测量测控设备、电子对抗设备等;下游为使用方。   中国军工电子上游代...

产业观察:我国通信卫星行业产业链全景(附重点企业、市场规模、投资建议等)

产业观察:我国通信卫星行业产业链全景(附重点企业、市场规模、投资建议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产业观察:我国通信卫星行业产业链全景(附重点企业、市场规模、投资建议等)   通信卫星是人造卫星的一种,是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信卫星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通...